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中国地方省级官员为例,实证分析了官员更替频率对经济增长和工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地方省级官员的更替频率与辖区人均GDP呈正方向作用关系,与辖区经济的短期和长期增长率、工业产能利用率呈反方向作用关系。为提升经济增长率、治理工业产能过剩现象,需要降低地方省级官员的更替频率,进一步完善地方省级官员尤其是省长的晋升考核机制,同时也要推动中国更基础性的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
汪涛  颜建国  王魁 《科研管理》2021,42(3):46-60
中国企业产能过剩的成因一直是经济学界的热门研究问题。但是,以往研究大多站在宏观行业视角或者政府视角,鲜有从企业微观视角来研究中国企业产能过剩的前因。本文基于资源基础观和制度理论的整合视角,研究了民营制造企业的政企关系如何影响其产能利用率。基于对2005年世界银行的中国营商环境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民营制造企业的政企关系与其产能利用率之间具有U型关系。研究还发现这种U型关系在地方经济增速趋势较差时期,以及企业内部治理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更加显著。本文研究丰富了有关中国企业产能过剩的研究,对微观企业与宏观政策制定者都有着较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徐升艳  邬径纬 《资源科学》2020,42(11):2224-2236
本文基于2007—2017年中国工业土地出让的微观数据和地级市行政审批中心数据,研究行政审批改革对产能过剩行业工业土地出让的影响,对地方政府执行去产能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估。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发现,①地级市设立行政审批中心后,促使地方政府显著减少了产能过剩行业的土地供应;②区分城市类型发现,行政审批中心设立对产能过剩行业土地供应的抑制作用在普通地级市比省会城市效果更大;③地区和行业间存在异质性。行政审批中心设立,显著减少中西部地区城市产能过剩行业工业用地出让,对东部地区城市影响较小;显著减少制造业产能过剩行业工业用地出让,对非制造业影响较小;在制造业内部,对制品业影响减少显著大于加工业。本文的研究结论说明,规范行政审批有助于地方政府减少产能过剩行业的土地出让,从土地供应视角为地方政府落实产能过剩行业去产能政策提供了新的微观证据。根据研究结论,未来应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改革;重点深化中西部地区的行政审批改革;采用专项政策推动国企主导的非制造业行业改革;注意制造业内部的产业差异,更多关注以中间品为主的加工品行业的去产能。  相似文献   

4.
在测度我国工业行业的技术进步偏向指数和产能过剩指数基础上,本文实证检验了技术进步偏向对工业产能过剩的影响程度及其传导机制,探究了技术进步与要素禀赋不同匹配度下二者关系的异质性。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工业技术进步方向为资本偏向型,加剧了产能过剩形成;并且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主要通过投资、需求、研发和资本配置效率等传导路径对产能过剩形成产生影响。最后发现技术适宜性下技术进步偏向会有效促进生产效率且化解过剩产能,而在技术非适宜性下技术进步偏向则会进一步加剧工业产能过剩。  相似文献   

5.
目前,各界普遍认为当前我国钢铁、水泥行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这是因为:以产能利用率为指标评价产能过剩状况,其科学性需要商讨;当前我国钢铁、水泥行业的产能过剩具有阶段性、结构性、区域性和相对性等几个特征;基于我国现存的巨大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将有效释放过剩产能的判断,得出我国现阶段的产能过剩是伪过剩。在此基础上,立足发挥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双重作用,从控制新增、消化现存、淘汰落后等几方面提出化解过剩产能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使用协整法测度了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产能过剩的程度,并通过面板模型检验了技术进步对中国产能过剩的影响以及政府干预的作用。研究显示:一是制造业中各类技术行业在近几年均呈现产能过剩趋势,且中技术行业的产能过剩较高、低技术行业更为严重。二是技术进步能够显著提升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化解产能过剩。技术进步推动中技术行业产能利用率的作用最大,对低技术行业的作用次之,而对高技术行业的作用最弱。政府干预会改变技术进步对产能利用率的作用,体制性产能过剩在技术进步角度仍然适用。三是政府干预的作用路径符合平滑转移过程,政府干预超过门槛值后,技术进步对产能利用率的正向作用将不断弱化,并会逆向转化。此外,产能过剩也会随着经济周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7.
产能严重过剩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突出矛盾和诸多问题的根源,化解产能严重过剩已刻不容缓。本文在详细阐述产能严重过剩概念和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积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建立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矛盾长效机制的主要路径,指出下一步解决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根本对策是发挥好微观市场引导和宏观调控作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陆远权  朱小会 《软科学》2016,(10):26-30
在考察中国区域环境污染的基础上,将影响因素分解为政府规制因素和产能过剩因素,利用1997~2012年省际数据建立环境污染影响因素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检验政府规制和产能过剩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正式规制强度对各区域降污减排作用不显著;提高非正式规制强度对我国环境质量的改善有显著作用,非正式规制对高度产能过剩产生的环境污染有显著的平抑作用;产能过剩是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化解产能过剩将显著改善中西部地区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9.
中国式产能过剩成为影响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阻碍.本文通过对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认为不规范的市场环境和市场本身存在的缺陷是导致中国式产能过剩形成的原因.最后提出通过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利用产业升级和有效的分工协调机制可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1—2015年分省分行业的3060个样本,运用DSBM模型考察装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的时空演变。研究发现,装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在样本时间内为74. 17%,整体上不存在产能过剩;东、中、西部分别为76. 40%、63. 53%、66. 44%,东部无产能过剩,中部和西部产能过剩严重;装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的时间演变与宏观经济走势相吻合,具有明显的顺周期特征,东部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严重,中西部则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下降明显。装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的整体差距主要源于各子行业间的差异,其本质是地区过剩与行业过剩的交叉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