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古今异写、方俗不同以及其它原因,使我国汉语中的一字一词,往往有多种写法。历代相沿,愈演愈繁。特别是由于俗文学发展到了元代,盛极一时,元曲作家把大量的人民口头语言带进作品中,使元曲语言兼收并蓄,空前丰富,复杂多样。这样,  相似文献   

2.
元曲和传统诗词端庄典雅风格不同,突出地表现为语言艺术的新颖独特,或质朴自然、或冷峭沉郁、或活泼灵动、或辛辣诙谐等等。元曲中很多作品是对丑恶的世态讽刺讥嘲,语言诙谐、幽默,有一股辛辣味;一些作品对黑暗的社会加以揭露,语言泼辣;元散曲还反映了北方少数民族豪迈泼辣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3.
《元曲选》是一部元代的杂剧选集,语言生动活泼,口语色彩浓厚,其中ABB结构丰富发达。对《元曲选》第一册中的ABB结构进行穷尽式考察,共收集到173例。按其结构形式可将其分为四类:述补式、陈述式、并列式和重叠式。探讨ABB结构中BB的性质,发现:BB的虚化程度存在差异,BB虚化程度越强,A的聚合范围越大。《元曲选》中ABB结构之所以如此丰富发达,与元曲的发达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口语是元曲语言的主要特色。元曲的口语化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孕育的结果,凝聚了特定的文化内容。本文以政治,经济为主,围绕当时城市,乡村,文人,戏团与元曲的种种关系,论述了元典口语化的成因及其衰落与演化。  相似文献   

5.
元曲中运用了很多方言俗语以及少数民族借词,它们在丰富元曲语言的同时也为我们的阅读欣赏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本文主要通过阅读《元曲选》,总结出元曲中所保留下来的河南方言语词,并在总结的过程中采用方言今证的方法对《元曲百科大辞典语词篇·语词篇》[1]的存疑之处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6.
元曲,历来和唐诗、宋词并称,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阅读元曲,会吃惊地发现,其中有许多词语仍是我区西部方言中活的语言,如:刁(抢劫)、可(病愈)、肐膝(膝盖)等等。这是因为,元曲的语言,有着和它之前的传统诗文明显不同的特点:传统诗文讲究文词的典雅、华丽,而元曲却以使用方言口语为本色。  相似文献   

7.
元曲雅俗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人们称为“通俗文学”的元曲,无论是从其题材、内容和人物方面来看,还是从其风格流派、语言特色来看,都是有雅有俗,雅俗兼备的,而不仅仅只是通俗。我们应该比较地、辩证地看待元曲中的雅和俗。与诗、词比较而言,元曲显然要通俗一些,但与诗、词依然有雅有俗一样,元曲也是既有俗又有雅的。在元曲中,散曲比杂剧更雅,杂剧比散曲更俗。在杂剧中,曲词比宾白更雅,宾白比曲词更俗。但无论是散曲或是杂剧,无论是曲词或是宾白,它们也都是有雅有俗的  相似文献   

8.
元曲生成有着特殊的社会发展背景和复杂的语汇环境,欣赏元曲要把握以下几个特点:1.元曲语言与当地风俗的关系;2.元曲语言与历史和典章制度的关系;3.元曲中的隐语和谚语;4.元曲中大量的外来词与土语方言;5.元曲语汇中特殊的通用、通假关系。  相似文献   

9.
元曲被动句的几个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5年4月,文学古籍刊行社出版、臧晋叔选编的《元曲选》,共收杂剧100种。观其曲文和宾白,可发现有些语法现象与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不尽相同。与其他近代汉语语言材料相比,《元曲选》的被动句,有着明显的特点。本文特根椐语言统计学的精神,运用历史比较法,研究元曲的被动句。这是我的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10.
十二卷校注本《全元曲》是一部填补我国文学史一大空白的文化工程,其编撰体例富有创意,融作家评介、曲文校注、本事考证、版本著录于一体,突破了《全唐诗》、(《全宋词》仅以汇集校勘作家作品的体例,既可用于专家学者的学术研究,也可用于普通读者的阅读欣赏,既高深又普及,达到了一编在手元曲通融的目的,表现出二十世纪古籍整理的胸怀气魄与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1.
元曲是我国文学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素来与“唐诗”“宋词”并称。元曲的主体是元代杂剧。现存的元杂剧不过一百五六十种,绝大部分从明代臧懋循编选的《元曲选》中流传下来。元曲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汉语发展的历史中有着独特的价值。汉语自六朝以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不少新的词语和语法成份,尤其是宋元以降,汉语正从近代向现代逐渐过渡,各种语言要素此消彼长,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元曲尤其是其中  相似文献   

12.
《商洛学院学报》2017,(1):36-42
《元曲选》作为元明时期的语料,既反映元代的语言特征,又有明代的语言成分,判定《元曲选》宾白语言是元代语言成分还是反映明代语言特征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以《元曲选》宾白出现的52例"好不X"语法格式为考察对象,结合文献考证与统计比较方法,鉴别其时代特点,发现《元曲选》宾白13例"好不X"格式是明代语言成分,39例"好不X"格式出现次数及否定式与肯定式比例接近于时代相近的语料《西游记》与《古今小说》。  相似文献   

13.
徐帅 《文教资料》2006,(15):51-52
王实甫不在元曲四大家之列,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周德清的言之无意,又有后人的借题发挥,比如像何良俊、沈德符等人的人为炒作;当然,除了这些人为的因素以外,还存在着一些客观因素,如王实甫较之关、郑、白、马,作品数量要少得多。同时,《西厢记》的作者到底是谁,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争议。还有,作品的确有一些情色描写。所有这些,都是阻碍王实甫入围元曲四大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一读元曲就被她简约朴实的风格所吸引,被她洞察现实社会的智慧所折服,被她表达的充沛情感所吸引,自己的心灵也随元曲飞扬,陶醉。一、烈烈草原风吹奏元曲生——元曲的诞生与发展。当性格剽悍粗犷的少数民族挟带着大漠寒冷干燥的北风,唱着"壮伟狠戾"的军歌入主中原之后,他们在马背上弹奏的胡乐,与燕赵地区慷慨悲歌的民间曲调相  相似文献   

15.
元曲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语料,也是《汉语大词典》的重要词语来源。元曲词语的考释,可以校正《汉语大词典》对元曲中个别词语释义的不确和补充漏收的义项。  相似文献   

16.
元曲与唐诗、宋词并称,一般兼指杂剧和散曲,是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内容之一。把握元曲与诗、词的区别将有助于提高鉴赏能力和准确答题。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鉴赏元曲时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鼎足对是元曲小令中特有的一种对偶形式,鼎足对的运用是元曲有别于诗词的创新,呈现出特殊的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18.
元曲中的不少古语词在内蒙古西部方言中仍在使用,我们重点观察了其中一部分仅见于元曲和始见于元曲的词语在内蒙古西部方言中的使用情况,发现这部分词语大部分发生了义项增加、减少或语义分化的现象,语义未发生变化的也在语用上更加俚俗生动。整体而言,我们认为,内蒙古西部方言中的元曲词汇呈现出三个特点:传承与变化并存,生动形象、浅露直白,浓烈的草原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化是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在元代,传统的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草原文化相互碰撞交融,形成新的复合型文化体系,在这一文化体系中最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便是元曲.元曲作为一代之文学,具有鲜明的文化融合的印迹.传统农耕文化的道德观念、政治理想、价值取向固然对汉族知识分子有根深蒂固的影响,但已夺取统治权的蒙古族文化--草原文化的代表,对汉文化的冲击力也是难以抵挡的.特别是在政权更迭过程中,草原文化所表现出的抒情、自由、奔放、粗犷、多元的文化特质对汉族知识分子具有强大吸引力,并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文学创作,尤其是使元曲创作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剧曲在表达上更注重以现实的人物、抒情的方式表达作者的爱恨情仇,感情强烈恣肆、酣畅淋漓;散曲也不同于传统的诗、词、赋,追求委婉含蓄之美,而是以方言、俚语入曲,本色泼辣、嬉笑怒骂,充满"蛤蜊风味"和"蒜酪味",从而使元曲浑身散发出浓郁的阳刚豪放、多元包容、鲜活灵动、率性任真、通俗质朴的草原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20.
《元曲选》宾白的选择问句以使用关联词为主要形式,由“是、可是、也是、还是、也、却是”等关联词构成不同的选择问格式。我们通过对《元曲选》宾白的穷尽性调查分析,认为其选择问句具有如下特点:关联词比现代汉语丰富,其中“是、可是”出现频率较高;选择问句的格式比现代汉语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