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框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检验绿色创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个体绿色创新意愿的作用关系,同时在绿色创新意愿与绿色创新行为间引入知识共享调节变量。研究结果显示:(1)绿色创新行为内生态度、外生态度、指令性规范、绿色创新控制力对个体绿色创新意愿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而示范性规范、自我效能感对绿色创新意愿未表现出显著的影响作用;(2)知识共享对绿色创新意愿向个体绿色创新行为转化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隐性知识共享,而且当隐性知识共享的水平较高时,对个体绿色创新意愿向绿色创新行为转化具有较强的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框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检验绿色创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个体绿色创新意愿的作用关系,同时在绿色创新意愿与绿色创新行为间引入知识共享调节变量.研究结果显示:(1)绿色创新行为内生态度、外生态度、指令性规范、绿色创新控制力对个体绿色创新意愿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2)隐性知识共享对绿色创新意愿向个体绿色创新行为转化具有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可为企业、政府管理科研人员绿色创新行为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制度信任对农民参与环境治理决策意愿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科学》2019,(7):111-115
将环境风险感知和制度信任引入计划行为理论框架,构建农民参与环境治理决策意愿的扩展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以四川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周边农民为样本对象,对环境风险感知、制度信任、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与参与意愿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环境风险感知、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参与意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关系;行为态度在环境风险感知与参与意愿之间存在中介作用;制度信任不仅正向调节行为态度与参与意愿之间的关系,还增强了行为态度的中介效应,存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4.
李龙一  王琼 《现代情报》2014,34(5):17-23
本文以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从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的行为决策角度出发,来分析用户决策是否参与众包网站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构建了影响用户参与众包的认知过程模型,并用273份有效样本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外部激励和自我提升正向影响感知利益,执行成本正向影响感知风险,而用户对参与众包的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的权衡决定了其最终的参与行为。  相似文献   

5.
张洁梅  王昊 《科研管理》2022,43(8):90-99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社交媒体吸引顾客参与企业社会责任,虚拟企业社会责任共创已成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形式。本研究以顾客心理授权(选择权、知情权、影响力)为中介变量,探讨企业社会责任感知(利益感知、情感感知、期望一致性)对参与意愿的作用机理,并由实证分析得出利益感知通过选择权、知情权、影响力对参与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情感感知通过选择权、知情权对参与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期望一致性通过选择权、知情权、影响力对参与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声誉在利益感知与选择权、知情权中起到正向调节的作用;企业声誉仅在情感感知与选择权中起到正向调节的作用;企业声誉在期望一致性与选择权、知情权、影响力中起到正向调节的作用。本研究拓展了顾客心理授权理论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探索了企业社会责任感知到参与意愿的“黑箱”,并为虚拟企业社会责任共创的有效开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科技人员创新行为产生机理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本研究对科技人员创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的内涵进行界定,进而将其分别细分为内生态度与外生态度、指令性规范与示范性规范、自我效能和控制力,验证了它们通过创新意愿的中介作用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其次,探索了上述关键变量对创新行为的直接影响作用;最后,检验了在创新意愿向创新行为转化过程中组织支持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行为态度的内生态度通过创新意愿的完全中介作用对创新行为产生正向作用,主观规范的示范性规范与知觉行为控制的两个维度(自我效能和控制力)通过创新意愿的部分中介作用对创新行为产生正向作用;行为态度的外生态度和主观规范的指令性规范对创新意愿没有影响,但可以直接正向影响创新行为;组织支持在创新意愿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该作用主要体现在上级工具性支持上。  相似文献   

7.
服务主导逻辑经济环境中,吸引顾客参与价值共创是企业创新制胜之道。然而,顾客并非天然具有价值共创意愿。从顾客视角出发,探讨了顾企互动激发顾客价值共创意愿的过程机理。选取科技型企业的顾客展开调研,结果表明,顾客与企业整体的"面"互动能提升顾客品牌体验,但是不能对顾客价值共创意愿产生直接影响;顾客与企业员工的"点"互动、顾客与顾客的"交集"互动都可以对顾客品牌体验和价值共创意愿产生直接影响。品牌体验在3类顾企互动对价值共创意愿的影响中均具有中介作用。价值主张契合正向调节了顾企互动对价值共创意愿的影响。企业需要努力实现顾客价值主张契合,依托品牌导向的顾企互动提升顾客品牌体验,进而吸引更多顾客产生主动参与价值共创的意愿。  相似文献   

8.
吴菊华  程小燕  李太儒 《软科学》2016,(10):141-144
基于社会支持理论,构建品牌社区中用户内容创建行为与价值共创体验的关系模型,并以魅族社区用户为调查对象,收集用户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社会支持正向影响用户内容创建行为;用户内容创建行为正向影响价值共创体验;社会支持通过用户内容创建行为的中介作用影响价值共创体验。  相似文献   

9.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借助组织公民行为的优质特性,构建中小企业合作创新行为形成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使用结构方程和层次回归分析法分析中小企业合作创新行为的形成机理,实证结果表明:中小企业合作创新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通过合作创新意愿的完全中介作用对合作创新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合作创新的指令性规范和示范性规范对合作创新态度有正向影响;组织公民行为对合作创新行为意愿与行为间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如何将个体的客观嵌入性和主观利他、利己动机整合到共享参与决策当中的系统分析不足问题,基于资源基础观和社会嵌入理论剖析创客成员在众包社区中的结构嵌入对其创意领地行为形成的影响,并检验利他主义、虚拟声誉关注对以上影响的联合调节作用,以揭示众包创客的众创参与决策过程.结果 显示:(1)众包社区结构嵌入负向影响创客成员的创意领地行为;(2)利他主义和虚拟声誉关注均显著负向调节结构嵌入与创意领地行为的关系;(3)利他主义和虚拟声誉关注在结构嵌入与创意领地行为关系中的联合调节作用显著.研究结论为众包社区的创意资源共享解决以及创客众创参与管理提供如下启示:首先,可以通过多元化渠道和途径加强创客成员的众包社区结构嵌入性;其次,有针对性地了解众包创新目标客户的需求偏好,提供创客创新技术与工具,优化社区创新体验,以有效推动社会创意资源配置效能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网络和媒体两类社交媒体应用对提升众包个体知识贡献意愿发挥着不同功能,本文基于嵌入理论和卷入理论,探讨众包个体嵌入、卷入与其知识贡献意愿之间的关系。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和最优尺度回归方法对389份来自我国众包虚拟社区的有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众包个体的网络嵌入和媒体嵌入都对其知识贡献意愿有正向影响,网络嵌入通过个体卷入(企业卷入和社群卷入)对知识贡献意愿产生正向影响,而媒体嵌入对知识贡献意愿的影响存在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既可以直接影响,也可以通过个体卷入间接发挥效应。  相似文献   

12.
宾厚  谢国杰  赵凤  王欢芳 《软科学》2020,34(2):137-144
以组织嵌入和承诺—信任理论为基础,构建众包物流接包方持续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研究组织内部嵌入、组织外部嵌入、信任和接包方持续参与意愿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组织内部嵌入正向影响信任和接包方的持续参与意愿;信任正向影响接包方的参与意愿并在组织内部嵌入对接包方参与意愿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据此,从加强组织内部嵌入、提升信任、增强风险识别意识三个方面得出研究启示。  相似文献   

13.
基于动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和Triandis模型,建立一个集成的理论分析框架,系统分析知识共享态度、意愿和行为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并对282份有效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结构方程建模,研究结果表明,内部动机因素对员工知识共享态度的影响大于外部动机;知识共享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的行为控制三者均正向影响知识共享意愿;知识共享意愿和便利条件均正向影响知识共享行为;不同组织情境下个体动机因素对知识共享态度的影响强度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魏洁  王琳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246-251
以新型的再生资源回收模式——"互联网+"回收为研究对象,将技术接受模型、计划行为理论和任务技术适配模型相结合,构建居民参与再生资源"互联网+"回收意愿影响因素的技术接受模型-计划行为理论-任务技术匹配模型(TAM-TPB-TTF)整合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互联网+"回收平台的使用意愿,使用态度和主观规范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任务技术适配和知觉行为控制则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互联网+"回收平台的使用态度,感知有用性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感知易用性则不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杜沐暄  刘汕  张星 《预测》2023,(3):29-36
在线健康平台用户常常通过信息分享和情感支持等行为共同创造价值,但是其用户构成(如患者)和价值(如健康价值)共创与一般平台相比具有独特性。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本文提出了在线健康平台功能可供性通过感知社会支持和感知健康风险影响价值共创意愿的假设,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278份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类功能可供性(交互性、黏性和口碑)均能提升用户的感知社会支持并减少其感知健康风险,进而促进用户的价值共创意愿。同时,用户健康状况正向调节感知社会支持与价值共创意愿的正向关系以及感知健康风险与价值共创意愿的负向关系。研究揭示了在线健康平台可供性对用户价值共创意愿的影响机制,帮助管理者科学设计平台功能并改进用户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6.
为了深入理解制造企业接受和采用工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显著影响因素,基于整合技术接受和采用理论(UTAUT),并引入价值共创理论和感知风险理论,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理论模型。以来自珠三角地区的245份制造企业的问卷调研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绩效期望、社会影响、价值共创功能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对工业互联网平台使用意愿,感知风险显著负向影响企业对工业互联网平台使用意愿,便利条件及努力期望对企业对工业互联网平台使用意愿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企业管理者在企业是否开展数字化战略变革中扮演着决定因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整合管理者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数字化转型意愿—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于一个理论框架,根据263家传统制造业企业有效问卷调查,探索传统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企业管理者的预期收益(行为态度)、竞争压力(主观规范)、组织敏捷性(知觉行为控制)通过数字化转型意愿的中介作用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正向影响;设置数字官职位的企业,更能提升数字化转型意愿;冗余资源和组织学习分别正向地调节了数字化转型意愿与数字化转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理解制造企业接受和采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显著影响因素,基于整合技术接受和采用理论(UTAUT),并引入价值共创理论和感知风险理论,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理论模型。以来自珠三角地区的245份制造企业的问卷调研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绩效期望、社会影响、价值共创功能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对工业互联网平台使用意愿,感知风险显著负向影响企业对工业互联网平台使用意愿,便利条件及努力期望对企业对工业互联网平台使用意愿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基于光伏企业的大样本调查数据,分析了观念叠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探讨价值共创行为的中介作用与政策支持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观念叠加对价值共创行为和企业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价值共创行为在观念叠加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政策支持正向调节观念叠加与价值共创行为之间的关系,也正向调节价值共创行为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华中地区56家科技型小微企业的358套顾客–员工配对数据为样本,基于服务主导逻辑和计划行为理论,探索顾客契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考察价值共创行为和创新氛围在其中起到的中介和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顾客契合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价值共创行为在顾客契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创新氛围在顾客契合和价值共创行为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即当企业创新氛围较高时,顾客契合对价值共创行为的促进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