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忠敏  杨小辉  王玉 《科研管理》2019,40(5):193-202
外向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在发展中国家从高速增长到迅速下滑,中国加快“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以应对外部严峻的经济形势。目前已有研究涉及知识产权制度距离与外向对外直接投资关系的很少,本文研究了知识产权制度距离在发展中国家对OFDI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的特殊规律。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只有向知识产权制度距离相近且为负的发展中国家投资时,知识产权制度距离才会起到吸引作用;而向知识产权制度距离为正的其他发展中国家、落后国家及发达国家投资时,知识产权制度距离都会对发展中国家外向对外直接投资起到阻碍作用。中国向“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在不同地区各影响因素表现出不同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发展中国家以及中国对“一带一路”地区投资两个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2008—2017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数据,通过构建各国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CA指数以及商业服务业的TC指数,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56个国家(地区)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东道国产业竞争力受中国直接投资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商业服务业。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初级产品产业竞争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对西亚和中东的正向作用最大;对工业制成品的产业竞争力有显著负向影响,其中对东南亚的正向效应和对中亚、蒙、俄与西亚、中东的负向效应影响程度接近,远远超过对其他27国的负向效应;在商业服务业中,只对东南亚和中亚、蒙、俄起到显著正向影响,且对中亚、蒙、俄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等事件的冲击下,全球市场对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同度大幅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以下简称"沿线国家")面临着共同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文章基于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和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提出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沿线国家碳排放影响的测算模型。测算结果显示中国对沿线国家绿色发展发挥了积极减排效应,助推了沿线国家绿色投资,并基于测算结果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提出了4条政策建议:在重点行业开展低碳技术转型;建立连贯的绿色发展政策;建立多边绿色合作;重点发展气候金融。  相似文献   

4.
加强产能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重点合作内容。本文运用分位数引力模型方法,研究中国对欧亚区域国家的直接投资是否促进了能源的进口贸易。研究发现,随着中国对欧亚区域国家的直接投资的增加,从欧亚区域国家进口的能源产品的负面弹性呈现增加趋势,表明中国对欧亚区域国家的直接投资与能源进口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同时,经济规模、地理距离对中国能源进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也佐证了理论的正确性。最后,对加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能源贸易良性互动,推进与欧亚区域一带一路的产能合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2013-2017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从东道国特征视角研究了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可以通过多种逆向创新溢出渠道促进中国企业创新,其中外围技术剥离渠道的影响程度最大,研发成本分摊渠道次之,研发成果反馈渠道的影响程度最小。“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这种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东道国特征对企业逆向创新溢出渠道具有重要影响,不同特征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进一步检验的结果表明,不同东道国特征对企业创新原始创新能力和模仿创新能力的影响也存在显著差异。最后,本文还发现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具有持续性,但影响程度呈现“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研究结论为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科技创新合作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宋勇超 《软科学》2017,(5):66-69
从嵌入位置和附加值两个维度,测算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指出不同类型的企业在投资过程中的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设计出了多样化的投资模式,即:市场渗透模式、纵向整合模式、多元发展模式和共同价值模式.基于2005~2014年中国跨国公司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79次直接投资活动,通过多元Logit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不同投资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给出了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构建"一带一路"倡议对OFDI的影响效应模型,实证部分采用2003—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别数据和政治风险集团发布的ICRG风险数据,利用加入交互项的普通最小二乘法和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效应.结论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在沿线国家的OFDI有显著促进作用;"一带一路"倡议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
在回顾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影响中国在中亚地区直接投资的各项经济因素和制度因素。以中亚国家2003年至2012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就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与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在中亚的直接投资首先是为了寻求低成本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规模,其次才是获取中亚丰富的油气资源;此外,中国企业倾向于在与中国监管质量、法律制度以及遏制腐败力度方面相类似的国家进行投资。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推动企业"走出去"的政策背景下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如何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从理论上阐述了负向的国际化效应和正向的竞争效应,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当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较小时会减少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只有当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较大时才能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引进来"才能推动"走出去"。最后,提出了在推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政策的同时也应推行外商直接投资引进政策,以更进一步促进对外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国家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仪,在此背景下,国家会计国际趋同战略也是积极响应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国家会计向国际化方向靠拢,有利于国家经济地位得到国际认可,从而促进企业对外投资,便于一些跨国公司利用国外资本市场拉动国家经济发展,落实对国际业务的科学管理。国家需积极推动会计国际化发展,提高制度权威性,制定更加合理的商业规则。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的产能存在着结构性严重过剩,而对外直接投资有助于将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过剩产能转移到国外.文章梳理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状况,通过历年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地、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以及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等,发现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主体仍以国有企业为主,投资的目的地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和避税天堂,投资的行业并没有集中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等.通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建设是新时期我国贸易发展的新趋势,是中国与相关国家形成双多边机制和经济应用平台的重要举措。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社会文化机构的职能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对"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全球贡献持续加大,这在带动相关产能、装备、技术和服务输出的同时,也对国内企业产生深刻影响。利用2003—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统计数据库与商务部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名录的匹配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其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对企业生产率进步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企业生产率在实施对外直接投资的来年得到明显提升,随后呈现边际递减的趋势。企业吸收能力、投资动机和东道国技术水平是影响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发挥的重要因素。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中西部地区而言,东部地区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对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大;相比于包含外资的企业,内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对其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大。为中国企业更好地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运用分位数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中亚区域对外直接投资的能源进口贸易效应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中国与中亚区域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与能源进口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人均收入水平对能源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呈"U"型特征,能源进口产品从初级产品规模扩张向高附加值产品提质转变;地理距离对能源进口的负面影响随着条件分位点的提高呈现下降趋势,贸易投资便利化将弱化距离成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科技合作越来越频繁。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梳理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论文的特征,研究发现: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论文和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合作论文的数量、研究领域等方面差异很大。而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合作论文的数量、研究方向、被引频次差异也较大。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科技合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应鼓励三国和多国科技合作,并且要关注不同国家的特色学科。  相似文献   

16.
《学会》2020,(1)
随着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高校科技社团发展提供了发展机遇和挑战。该文通过对"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科技社团的SWOT分析,提出新时代背景下要把握住"一带一路"倡议的机遇,认真总结高校科技社团改革发展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坚持走中国特色的高校科技社团发展道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建强社团,更好地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我国高等教育非常重视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来华留学。2016年,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留学生的增幅超过了各国平均增速;中国政府奖学金也向"一带一路"国家的留学生倾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通过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学生来华留学的现状,以《Management》教学为例探讨"一带一路"沿线国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研究案例教学法在《Management》教学中的优势和实施状况,最终得到了"一带一路"背景下案例教学法在留学生《Management》教学实践中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05—2014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西藏和港澳台除外)的面板数据,对环境规制条件下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进口和出口贸易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从区域角度来看,环境规制条件下的FDI、OFDI、进出口贸易对全国、东部和中部的绿色技术创新存在正向影响,对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从影响程度来看,这一影响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因此,为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各区域应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度并分析“一带一路”沿线57个国家的研发效率和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国家研发效率的空间异质性和俱乐部收敛性。研究发现:(1)研发人员对研发效率的影响大于研发资本;(2)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结构、人力资本、健康人力资本是影响研发效率的重要因素,且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替代效应;(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域)研发效率存在空间异质性,且研发效率整体不存在收敛性,但分组区域专利生产效率存在俱乐部收敛。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研究外国研发资本存量溢出效应的B-K模型,选取12个研发投入较多的国家作为国外研发主体,对1985—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与国内研发和吸引外资两种渠道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国内研发,对外直接投资,吸引外资对于我国技术进步都有一定促进作用,国家应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进一步健全境外投资促进体系,提高企业对外投资便利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