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 要:金融科技已成为当今热点,科技创新是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金融发展水平?文章选取长江经济带11 省市1998~2016年的面板数据,基于Hansen门槛回归模型,以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为门槛变量进行实证分析,检验了科技创新对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以经济增长为门槛时,科技创新会降低金融发展减缓的速度;以产业结构为门槛时,科技创新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关系为“倒N”型。同时发现下游地区科技已成为金融发展新动能,中游地区科技创新对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整体呈“倒U”形,上游地区科技对金融的驱动力疲软。进一步指出,科技赋能金融,金融服务科技是实现可持续金融发展和普惠金融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将科技创新过程分为技术创新和经济产出两个阶段,选取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9-2019年的面板数据,基于超效率DEA-Tobit对该区域测度两阶段科技创新效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总体上有所提升,但各省市之间技术创新效率和经济产出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区域间差异随时间演进逐渐减...  相似文献   

3.
基于长江经济带109个城市2004—2015年的专利授权量,利用泰尔指数、变异系数、探索性空间分析及面板数据门槛模型等方法,研究其创新速度的空间集聚及其门槛效应,得出结论:长江经济带创新速度的区域差异呈现"四升四降"的双M型波动下降形态;城市间有显著的正空间作用且有增强趋势;冷热点空间分布随时间变化,热点区向长江中上游地区转移,冷点区向下游地区集聚;趋势面平缓,区域间的空间差异不明显,南方向上的城市实现了对北方向上城市的赶超;资本投入和信息化水平对创新速度的影响均具有显著的三门槛效应。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将科技创新过程分为技术创新和经济产出两个阶段,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科技创新两阶段的效率水平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面板随机Tobit模型分析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总体上有所提升,但各省市之间技术创新效率和经济产出效率存在地区差异,整体呈现“东西高,中部低”的空间格局,区域间差异随时间演进逐渐减少。②政府支持、人力资本水平对技术创新效率呈显著正向影响,对经济产出效率影响不显著;地区开放程度、产业现代化程度对技术创新效率影响不显著,地区开放程度对经济产出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产业现代化程度对经济产出效率有显著负面影响;城镇化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对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负面影响,对经济产出效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Super-SBM模型对各省份2008—2015年工业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运用门槛回归模型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呈现双门槛特征,两者存在显著的倒"U"型正向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低端生产性服务业在工业发展水平中等时对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较强,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在工业发展水平较高时对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超效率SBM-DEA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对2004—2018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和空间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前期呈“倒V型”发展趋势,金融危机后呈缓慢的波动上升状态,纯技术效率是影响绿色创新效率的关键因素;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的绿色创新效率存在差异,其中下游区域的效率水平最高,上游和中游城市的绿色创新效率均值在各年份期间交替领先;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格局由上游和下游高于中游的“U型分布”特征逐渐转变为“多中心分布”特征;随着时间的推进,城市间绿色创新效率的正向空间相关性愈发显著,但低效率城市聚集的规模大于高效率城市,局部两级分化现象加剧。  相似文献   

7.
选取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面板数据,基于超效率SBM模型与Dagum基尼系数,对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情况进行评价,并对其科技创新均衡发展路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并未实现整体上各省市DEA有效,存在着非均衡的发展趋势;其上、中、下游区域科技创新效率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现象,存在着空间集聚性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造成非均衡发展趋势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区域之间科技创新发展的差距,且上游与中游区域间创新发展差距最大。因此,提出构建跨区域协同创新系统,以期实现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协调发展,进而促进长江经济带形成整体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9.
从细化城市层面及动态演化视角研究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采用超效率SBM-DEA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研究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4-2018年绿色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和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前期呈倒"V"型发展趋势,全球金融危机后呈缓慢波动上升状态,纯技术效率是影响绿色...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至关重要,随着以科技金融、科技咨询为代表的新兴科技服务不断发展,科技发展得以较快进行。在201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长江经济带战略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针对长江经济带区域科技金融发展效率评价意义重大。选取2009—2012年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样本科技金融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并据此提出相关发展建议,为长江经济带区域科技金融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1.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模型测算长江经济带各地区高技术产业近6年的创新效率,发现其整体创新效率水平较高,各省(市)之间的差距较大。利用Malmquist指数对创新效率进行动态分析,发现除云南外,各省(市)在最近6年TFP增长率都大于1,且技术进步是推动创新效率增长的主要动力。建立基于面板数据的Tob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政府资金支出、企业规模、所有制、外商直接投资等4个因素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有显著影响。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网络主体间联系不紧密,东部地区网络主体间联系好于西部和中部。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采用超效率EBM模型对2013 - 2019年长江经济带36个城市的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度,通过构建修正引力模型得到城市间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关联矩阵,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QAP分析法从网络化视角探索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网络关联特征和形成机理。研究表明:①研究期间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空间关联强度处于下降趋势,等级结构特征比较明显;②长江经济带下游城市在空间网络中处于相对中心的位置,而中上游城市处于相对劣势地位。③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创新效率集聚板块特征:板块内集聚,板块之间存在一定空间关联。④城市环保、科研投入差异有利于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空间网络的形成,城市距离、开放、创新水平差异则对其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16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并结合相应的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和专利申请授权总量进行关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情况呈现东部较好,中部次之,西部较弱的特点;各省市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跟科技创新水平存在较好相关性,表明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可以推动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并对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范斐  张雪蓉  连欢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5):191-196
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长江经济带沿线102个城市2004-2018年绿色创新效率,构建中介模型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在环境规制对沿线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影响下的中介效应,并基于门槛回归模型考察环境规制在不同FDI发展水平下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的绿色创新效率存在空间非均衡性;加强...  相似文献   

15.
考虑技术异质性,将长江经济带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大群组,利用共同前沿理论和两阶段关联DEA模型,将创新活动分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两阶段,测度分析2010—2014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创新效率,结合技术落差率,衡量三大群组与区域整体潜在最优水平的差距,最后对无效率原因进行分解。研究显示: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两阶段创新效率偏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效率主要损失在成果转化阶段,医药制造业两阶段效率值均低。群组间存在技术差距且行业间差异明显,技术研发阶段,下游地区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拥有技术优势,上游地区最接近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前沿。中游地区在两行业的成果转化阶段均与区域最优水平最为接近。从总体上看,企业内部管理是导致两阶段创新无效率的主要因素。各地区应根据子阶段情况,采取差异化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6.
骆灿  陆菊春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4):195-203
采用超效率EBM模型对2013—2019年长江经济带36个城市的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度,通过构建修正引力模型得到城市间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关联矩阵,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QAP分析法从网络化视角探索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网络关联特征和形成机理.研究表明:(1)研究期间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空间关联强度处于下降趋势,等级结构特征比较明显,下游城市在空间网络中处于相对中心的位置,而中上游城市处于相对劣势地位;(2)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创新效率集聚板块特征呈现板块内集聚、板块之间存在一定空间关联;(3)城市环保、科研投入差异有利于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空间网络的形成,城市距离、开放、创新水平差异则对其有负向影响.为促进长江经济带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出将长江经济带城市看作一个整体,在提升绿色创新效率时注重城市间的协同关系和联动效应;打破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的马太效应,优化整体格局;进一步完善各城市的交通设施,推进路网规划设施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本文围绕九江打造长江经济带创新资源高效流动和配置的重要节点开展研究,探讨了九江在科技创新领域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路径。在14个沿长江中游地级市中,九江的人口和产业基础具有较大优势,但其科技创新领域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对区域创新发展态势进行研究,本文认为九江打造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重要节点的布局关键在于引领共建赣鄂湘皖四省毗邻区创新发展合作体系,合力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积极推动赣鄂科创大走廊落子布局。最后,本文提出了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集聚多层次创新人才,培育壮大企业创新集群,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融入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重点关注"科技创新合作"指标和科技创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指标的基础上重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选取长江经济带作为研究对象,对带内11个省市2013—2015年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发展变化研究。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均衡,两级分化严重;各省市科技创新的驱动因素不同,各有优势;各省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变化较平稳,没有大起大落的现象。建议充分发挥带内领先省市的示范作用,各省市在发挥自身创新优势的前提下大力加强带内科技合作,进而实现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9.
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行动,论文运用DEA方法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8-2018年的绿色发展效率进行综合测度与评价.从综合效率来看,十年间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效率增长缓慢,从省域看其效率主要由技术效率决定;从上中下游区域发展来看,其效率主要由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共同决定;从投入冗余率与产出不足率来看,固废>财政预算>劳动力>资本>废气>废水>能源>GDP;因此,必须严格控制三废尤其是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将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作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两大抓手,倡导技术创新扩散绿色创新成果,推进体制创新保障绿色发展效果,采用差别战略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一体化进程促成联防联控联治,将长江经济带打造成水清地绿天蓝的绿色生态长廊.  相似文献   

20.
采用超效率EBM模型测算纳入能源要素的区域绿色创新效率,并从空间相关角度,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分析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时空差异。以长江经济带制造业为例,运用2008—2019年有关面板数据构建绿色创新效率测算指标体系,实证结果发现:(1)各年份内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值均小于1,未实现有效生产,其中下游地区的创新效率最高,中上游地区的创新效率较低;(2)各省市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空间差异明显,且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格局表现出协调一致性;(3)各省市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在空间上表现出正的自相关性,存在空间集聚特征。根据研究结论,分别从提升绿色创新水平、强化空间集聚效应和推动区域趋同化发展3个角度提出促进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