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过往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无法持续,改善经济发展模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已经成为当今中国亟需解决的关键。一般而言,依赖要素推动的经济增长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依靠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会并不会带来负面影响,反而会更好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主要依靠技术的进步。科技金融是科技与金融的有机结合,是一种产业金融,能够有效的提高金融企业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从而有利于技术的进步,不仅如此,科技金融的发展还会为当地的企业融资支持其技术研发,还会搜索好的项目,支持其他地区的技术研发,因而科技金融的发展还具有一定的空间外溢性。在这一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科技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质量以及可能存在得空间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科技金融不仅能够促进本地的经济增长质量提高,还有利于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当地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提高还能提高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  相似文献   

2.
运用2001~2013年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我国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进行测度,分别利用空间地理权重和空间经济权重下的空间杜宾计量模型(SDM),实证检验了我国科技金融能否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和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是否受其他地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在空间上并非随机分布,而是呈现出明显的空间相关性,科技金融发展能够显著地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空间上的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对各省市区科技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作用,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受其地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研究旨在探析科技人才集聚能否产生空间溢出效应,进而促进区域技术创新。在对其影响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国2000—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三种空间权重形式,并通过构建多样化的空间计量分析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区域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依赖性;在三种不同的空间权重形式下,科技人才集聚对技术创新均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区域内和区域间的溢出效应均为正。其中,在经济空间权重形式下,区域内与区域间溢出效应最大,在邻接空间权重形式下,区域内与区域间溢出效应最小。  相似文献   

4.
基于西北五省区2000-2016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基于地理邻近和经济距离两种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杜宾模型对该区域金融集聚对科技创新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西北五省区金融集聚和科技创新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整体金融业集聚对区域科技创新有明显正向影响;分行业来看,银行业集聚和保险业集聚对区域科技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证券业集聚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则显著为负。此外,经济发展、政府科技投入以及人力资本对区域科技创新的影响显著为正,对外开放度对区域科技创新则有负向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分析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要素和科技金融发展现状,以我国29个省份作为研究样本并分为东北、东南、西北、中部和南部5个区域,建立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复合系统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协同度模型计算区域复合系统的有序度和协同度,结果显示:东南地区的协同状况最好,其次是中部和南部地区,东北和西北地区呈非协同状态,发展水平最低。进而建立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复合系统协同度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引入空间因素探究各因素对区域复合系统协同的影响,结果表明:科技创新支持、资本市场回报、财政科技支出强度和高新市场竞争力对区域复合系统协同度有正反馈效应,而开放程度的影响不显著。最后提出促进区域复合系统协同度提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软科学》2018,(4)
采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对我国空间知识溢出全域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并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其局域效应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专利授权量和R&D投入对相邻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知识溢出效应;空间知识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呈现由东向西逐渐递减的规律,但随着经济发展,区域间知识溢出效应的差距正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7.
对于FDI引致的国际RD知识溢出的研究,通常主要基于OLS方法构建的线性模型,忽视了知识溢出的空间时滞性和空间局限性。利用中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以C-H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国际RD知识溢出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模型。考虑到不可测度的隐性知识资本所具有的空间属性,将其作为遗漏变量,扩展为空间杜宾模型。将知识溢出效应按照空间邻接矩阵的阶数进行分解,用于分析知识溢出的空间滞后性。分析结果表明国际RD知识溢出对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效应,但由于空间局限性的作用,知识累积的溢出效果对区域创新的作用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空间衰减趋势。  相似文献   

8.
9.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美丽广东建设背景下,发展绿色金融成为广东实现经济转型和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借助ArcGIS、GeoDa以及Matlab2016软件,基于2010-2016年广东21个地级市的城市经济数据,建立固定效应空间库宾模型,实证分析广东省绿色金融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广东省绿色金融发展具有较强的聚集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发展水平呈现区域不平衡特征;(2)地区生产总值、金融发展程度、空气质量和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广东省绿色金融发展空间格局演变的主要因素,并且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3)金融发展程度和空气质量抑制区域间的绿色金融发展;(4)地区生产总值和受教育程度相对于金融发展程度和空气质量而言,无论是在区域内部还是在区域间,其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作用都是非常明显的。最后,据此提出了推动广东省绿色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软科学》2019,(8)
利用2007~2016年中国大陆地区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分析了两类环境规制对工业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范围看,两类环境规制不仅直接优化就业技能结构,还会通过工业企业研发间接优化就业技能结构。此外,正式环境规制对工业就业技能结构的空间溢出效应为负,而非正式环境规制的空间溢出效应为正。分区域看,正式环境规制对工业就业技能结构的直接优化作用和间接优化作用在东、中、西部均成立;非正式环境规制对工业就业技能结构的直接优化作用和间接优化作用在东、中部成立,而在西部地区均不成立。  相似文献   

11.
制造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中具有战略性作用,但制造业资源错配却已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掣肘。本文分析了互联网发展纠正制造业资源错配的理论机制,并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互联网发展对制造业资源错配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互联网发展明显纠正了本地区和周边地区制造业资源错配,并且该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区域异质性的结果表明,互联网发展对东部地区的制造业资源错配存在明显的纠正作用,而对中西部地区制造业资源错配的影响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互联网发展对周边地区的制造业资源错配仍存在显著的纠正作用;中介效应的结果表明,互联网发展可以通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升级来纠正制造业的资源错配程度,但互联网发展却不利于出口扩张,并且出口扩张在一定程度上还加剧了制造业资源错配程度。研究结论进一步佐证了“互联网+”发展战略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尤其为利用互联网来纠正制造业资源错配提供了可行思路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2.
13.
基于2009—2014年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社会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但整个空间呈现不均衡的阶梯状分布格局;(2)社会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并非完全线性相关,结构社会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不显著,而认知社会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正效应;(3)RD人力投入、RD资金投入和教育环境对区域创新能力均呈现显著正效应,其中教育环境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最突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中国2004-2018年24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结合SBM模型测度的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标,通过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中国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效应与溢出效应,探讨该空间效应的异质性特征并揭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地区绿色发展的具体路径。本文发现,知识产权保护能够同时提升本地区和邻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且对邻区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远高于本地;对位于东部地区、城市规模大以及交易市场正常运行的城市而言,知识产权保护的绿色发展促进效应更为显著;地区知识产权保护主要通过促进技术进步以达到提升地区绿色经济增长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区域知识产权保护的空间关联性视角出发,基于2004—2018年24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SBM模型测度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标,通过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中国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效应与溢出效应,探讨该空间效应的异质性特征并揭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地区绿色发展的具体路径。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能够同时提升本地区和邻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且对邻区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远高于本地;对位于东部地区、规模大以及交易市场正常运行的城市而言,知识产权保护的绿色发展促进效应更为显著;地区知识产权保护主要通过促进技术进步以达到提升地区绿色经济增长的效果。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东部地区以及城市规模大的地方政府应营造良好的研发创新环境并保障知识技术创造者的合理合法权益;中西部地区以及规模较小的城市则应积极建立与大城市之间的技术帮扶关联,强化地区间的技术交流和信息流动。  相似文献   

16.
从技术创新、知识溢出的角度实证分析了我国市场潜能的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结果表明:技术创新、知识溢出对地区市场潜能的变化具有显著影响,其中,人力资本溢出、企业R&D溢出和新产品价值溢出是影响地区市场潜能的主要因素;知识溢出对市场潜能的影响作用在东部地区表现最强,在中西部地区表现相对较弱;不同区域市场潜能的驱动要素存在一定的差异,东部地区的市场潜能受技术创新和投资因素的双重驱动,而中西部地区主要受投资因素的驱动.  相似文献   

17.
姜磊  季民河 《软科学》2011,25(12):86-90
通过空间自相关性指标量测分析发现,中国创新活动呈区域化状态,有明显的空间集群现象,并且主要集中在城市化水平较高的环渤海湾和长三角城市群。基于截面数据所建立的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发现:城市化、研发投入和市场化均有助于知识的空间溢出;空间误差模型(SEM)中城市化变量的估计非常显著,明显高于普通最小二乘估计(OLS)的结果;并且参数λ显著为正,相邻地区的创新产出对本地区创新产出有正向影响,存在知识在空间上的溢出现象。  相似文献   

18.
黄明凤  姚栋梅 《科研管理》2022,43(4):149-157
    创新现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研究研发要素区际流动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对提升区域创新效率意义重大。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01—2016年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和改进引力模型分别测算各地区创新效率和研发要素流动量,并建立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不同研发要素流动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对创新效率的作用差异。研究发现:我国创新效率整体在不断提升,但区域差距较大,创新效率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R&D人员流入会直接促进本区域创新效率提升,其流出会减弱区域创新效率,R&D人员流出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对于提高周边地区创新效率效果显著;R&D资本流入主要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提升创新效率,其流出会从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两方面综合削弱区域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31个省域单元为研究区域,采用空间面板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省域创新差异演化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1997—2013年间,我国省域创新的空间集聚程度在不断增加,空间邻近效应在不断增强,总体空间差异呈现出扩大趋势;区域创新的核心地区较为稳定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核心区域在东部沿海有所收缩的同时在中西部地区有扩张趋势。通过构建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对省域单元创新产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 R&D 人员全时当量、R&D 经费支出、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对创新提高的正向效应显著;而相邻空间单元的 GDP 对该省域单元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技术市场成交额对本省域的创新具有正向效应,但溢出效应不显著。最后提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差异性创新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赵金金 《软科学》2016,(10):53-57
综合经济增长理论和旅游经济自身特性,运用空间杜宾面板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空间依赖性,空间杜宾面板模型是最佳研究模型;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增长是典型的生产要素、内生技术、制度质量驱动型;旅游资源禀赋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显著。旅游从业人员数、地区环境氛围的"截流效应"显著;旅游从业人员数、地区环境氛围、旅游企业固定资产的负向扩散效应远大于其直接效应。旅游专利数、地区价格水平的作用均不显著。据此,提出实现旅游经济持续、高效增长,以及区域旅游协调、联动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