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彝-汉语四方方位词的理据同中有异,其理据性的差异与参照物的选择密切相关。汉语四方方位词是一个自足而完整的造词系统。"东"的主要理据是"日、木",而"日、木"的取象则准确全面地表达了汉语四方方位词系统而整体的原始理据。在理据上,彝-汉语"东、西"方位词的差异性相对较小,而"南、北"方位词的差异性较大,并且彝语四方方位词的理据性参照物之间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不如汉语强。  相似文献   

2.
汉语"马"词群是汉语词汇系统中非常丰富的一个词群,对其进行造词理据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剖析"马"词群的造词法。在这些造词理据中,单纯词使用的是同源性造词理据和模拟性造词理据;合成词表现出来的是直接性理据、相似性理据和相关性理据;熟语中,成语的造词理据是典故性,惯用语的造词理据是相似性,歇后语的造词理据是相似性,谚语的造词理据是相似性和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形象色彩词语充分体现了汉民族“具象思维”的特点,在构成形式上有其自身的聚合规律,包括视觉形象、听觉形象、味觉形象、触觉形象等类别。在表达功能上也独具匠心,尤其在增强词义的明晰性.扩大词义的适用范围,突出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等方面更是功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5.
"在+名+方位词"结构有多元意义,多元意义的产生过程遵循了隐喻的规律,即从具体的空间处所义到抽象目标域的映射。文章从隐喻的角度分析了这一现象,通过描绘"在+名+方位词"的结构意象图式,力求对这一结构多元义的产生做出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方位词的使用与人类对空间领域的认知密切相关,缑瑞隆先生发表在《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第4期上的《方位词“上”、“下”的语义认知基础与对外汉语教学》(以下简称“缑文”)举例说明了方位词“上”、“下”语义构成的差别及其与认知的关系,并运用原型理论、意象理论来揭示导致它们用法不同的认知因素,笔者读后颇受启发.  相似文献   

7.
单音方位词进入"不A不B"结构时有一定限制,要受到严格的空间条件制约。由方位词构成的"不A不B"结构表"中间状态"义,这是由"不…不…"这一平衡结构影响所致。同时,受该结构影响,方位词在其中也削弱了空间义的表达,更多表现为引申义。方位词独特的空间特征也使得"不A不B"结构在否定形式上区别其他词类,呈现出双重对应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方位词的语义和功能丰富多变。方位词是汉语研究的重点,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选取“上”和“下”这一组常用方位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认知语义的角度入手,结合意象图式、概念隐喻等理论,对“上、下”基本义、隐喻义的演变及隐现的不对称表现和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英文字母“S”在汉语中有两种用法,一是以某汉语词拼音首字母的身份代替该汉语词出现于句中;二是直接以词的身份出现于句中。本文所讨论的字母词“S”指后一种用法。字母词“S”在汉语中用作名词和形容词,其形容词功能是由名词功能转变而来的。“S”成为汉语中的一个语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语言经济机制的作用贯穿始终。“S”的这种由字母成词的理据决定了它是颇具汉语特色的一个新词,是现代汉语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而创造出的一个新的字母词。  相似文献   

10.
11.
本研究试图解决三个问题:汉语状语何以能够提升,状语提升所产生的语义特点变化的认知理据是什么,状语提升的句法语义限制是什么。研究表明,认知语言学为汉语语法中一些难以解释的语言现象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依据。典型事件模型的能量传递能够充分解释状语提升的原因;(兰盖克)Langacker基于心理学而提出的组合理论则可解释由于状语提升所造成的有别于"正常语序"更丰富的语义内涵;"有界"与"无界"理论则能解释部分状语提升的句法语义限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陈敏 《文教资料》2012,(10):27-29
方位词是人类语言中的基本词汇。本文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对汉语方位词"上"和英语方位词over进行了语义对比研究,发现两者在语义范畴的体系、原型语义成员和边缘语义成员上既有相似又有不同,这些异同点是中西方民族的认知体验和文化思维的特点决定的,体现了英汉方位词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3.
喻述君 《现代语文》2007,(1):122-122,121
研究古文字的学者谁都不否认这样一个方法:那就是古文字的研究必须紧紧联系古代社会的历史、文化、生活状况,否则对文字形义的解释就是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14.
徐建玲 《考试周刊》2011,(75):125-126
在日常生活中,方位词"上"、"下"被广泛运用,但因为用法简单,一直得不到研究者的重视。在日语中,"上"、"下"也被广泛运用。本文从日本现在最具有权威性的《俗信故事ことわざ大辞典》中选出了部分包含"上"、"下"的谚语,着重从它们的语法角度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移就的结构模式与认知心理学理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华松 《现代语文》2006,(10):71-72
汉语辞格“移就”是“将原描写的乙事物性状,通常是把形容人的修饰语移用于物”。英语辞格“Transferred Epithet”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hen two impres—sions are associated together in the mind,an epithet that properly belongs to oneonly is transferred to the other.”(当转移到另一事物上。)  相似文献   

16.
"××门"新词结构大量涌现,已成为一种新兴的修辞结构。本文从"××门"结构的认知修辞动因出发,以"××门"意义演变的过程为线索,挖掘此语言现象背后的转喻理据,即以外延内涵传承说为理论基础,分析了转喻在"××门"结构中为什么可能。旨在对语言现象到语言思维,语言表层到语言深层的认知过程作尝试性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佛教、道教中,用来婉称僧侣、道士的死的词语是相当丰富的。但这些词为什么要这样说,它们的理据何在。本文力求弄清楚这些"死"的同义词的理据。  相似文献   

18.
3500常用字"人"部字理据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3500个常用字的“人”部作为分析对象,探析“人”部的现行汉字的字形与意符、音符以及记号的关系。运用新六书的理论进行剖析,把“人”部的字分析为五种情况,寻求现行汉字形、音、义的对应规律,以便给汉字学习带来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死亡"类词语指的是表达"死亡"概念的固定语言单位。由于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导致了人们对"死亡"概念直接表达的忌讳,从而产生了丰富的表述"死亡"概念的别称。我们统计后,发现大量表达"死亡"概念的词语都使用了修辞式造词,委婉地呈现了"死亡"的表述。本文通过对修辞式"死亡"类词语造词类型的梳理、特征的描写及其在语用中的修辞信息使用态势的分析,反映人们对"死亡"的态度和评价,揭示生者与逝者的对话方式。  相似文献   

20.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认知理据及其修辞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中,"非常中国"之类的"程度副词+名词"结构已司空见惯,对这种超常规有标记结构存在的合理性的解释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阐释其存在理据,并从语用修辞学的角度探讨其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