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荣军 《现代语文》2006,(1):125-125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雨霖铃》中有这样一句:“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教材将“经年”注释为“一年”,笔者认为这种解释不妥,原因有二:一、林申请的《宋词三百首词典》将“经年”注释为“年复一年”,  相似文献   

2.
心窗 《中学生(作文版)》2011,(11):F0003-F0003
①秋瑾(1875-1907),原名秋闺瑾,字璿卿,又字竞雄;号旦吾,又号鉴湖女侠。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出生于福建厦门。秋瑾性格豪爽,习文练武,喜男装,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②1896年,秋瑾依父母之命嫁湘潭富绅子弟王廷钧。秋瑾婚后过着生儿育女的家庭主妇生活。这一时期,秋瑾的诗词风格婉约,有别于后期。  相似文献   

3.
阁夜(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杜甫的<阁夜>向来被推为七言律诗的典范之作,收入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在教授该诗时,笔者发现教材与教参中的个别地方,要么语焉不详,要么含混晦涩,令人费解.现就以下三个问题,谈一点管窥之见,同时就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4.
杜甫是盛唐诗坛的双子星之一,其以当之无愧的诗圣之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无与伦比的重要地位。数千年来,沉郁顿挫成为了杜甫诗风无可替代的最佳概括。作为杜诗代表作之一的《旅夜书怀》,就是沉郁顿挫诗风的典型体现。《旅夜书怀》在沉郁顿挫方面的体现,主要表现为宏阔苍凉的景象氛围,起伏回旋的感情变化以及迂折含蓄的表达技巧。  相似文献   

5.
王利平 《语文知识》2003,(12):32-32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175页《闺塾》一文中有这样一句:“素妆才罢,缓步书堂下,对净几明窗潇洒。”教材把“潇洒”释为“整洁”。这种解释实不多见,笔者查阅了大量资料之后,发现此注有误。  相似文献   

6.
鲁教版高语第五册第二单元选取了汉乐府名篇《孔雀东南飞》,其中对“寡妇起彷徨”一句并没有相应的课文注释。对此,有些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解释为:“死了丈夫的妇人独自彷徨。”这样理解很明显是受现代汉语对“寡妇”一词解释的影响。很多教师对这一解释存有疑惑,笔者也认为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选了郁达夫先生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文章写的真是美,不仅使人感受到北国之秋的独特意蕴,也使人深刻体味到这位沉醉于故都之秋的作家率真而感伤之情怀。  相似文献   

8.
2003年人教版高中《语》第五册,选用了《孔孟》一。中有些不妥之处,应提出来商榷。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归园田居》中有“嗳嗳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之句.课本将“依依”一词注释为“轻柔而缓慢地飘升”.笔者认为此注释欠妥。  相似文献   

10.
李爱华  张安成 《现代语文》2006,(11):110-110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选入了唐代柳宗元的诗作《渔翁》,其三四句为“烟销日出不见人,歙乃一声山水绿。”其中“歙乃”注为“ǎi nǎi,摇橹声”。过去“乃”字的读音常被人忽略,词典注音也不统一。我们的看法是应读“ǎr”。依据如下。  相似文献   

11.
娄玉玮 《学语文》2007,(1):7-17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选编了杜甫的诗歌名篇《兵车行》。《兵车行》确是描写战争的名篇,诗歌融感情于描写和叙述之中,展现出士卒被迫出征,亲人拦道哭阻的惨绝人寰的场面,揭示出连年战争造成的严重灾难:前方死亡惨重.边庭白骨遍地;后方田园荒芜,人心凄苦异常。在描写和叙述客观事物当中,树起了诗人自身忧心如焚的形象,深含着诗人反对穷兵黩武、同情苦难人民的强烈感情。“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鲜明地表现了诗人反对战争的思想。如果在讲授这一课,我们到此即止,就诗论诗,也未尝不可,但很容易让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杜甫是反对战争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一,都选人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当我们读到这首诗时,我们惊叹诗人敏锐的触觉,细腻的感受,新奇的比喻,惊叹诗人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在感叹之余,我们不妨参照他的诗,写别样文章。  相似文献   

13.
章年卿 《现代语文》2006,(12):16-17
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材八年级下册和人教版高中语文读本第五册都选了李白的《行路难(其一)》。首句“金樽清酒斗十干”中的“清酒”,初中语文实验教材八年级下册注释为:“(斗十千),一斗值十干钱(万钱),形容酒美价贵”。高中语文读本第五册教材上的注释是:“(金樽清酒斗十千)这是夸说宴会上有极名贵的酒。详见《将进酒》注”,在高中语文第五册教材《将进酒》中的注释是:“(斗酒十干恣(zi)欢谑(xue))喝着名贵的酒,纵情地欢乐。斗酒十干,一斗酒价值十干钱,意即名贵。恣,放纵、无拘束。谑,玩笑。”两书的解释如出一辙,重点放在“斗十千”,认为是形容酒之名贵。这种解释还是说的通的,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印证:一是从本句结构及与下旬“玉盘珍馐值万钱”对应关系;二是本句的化用渊源:先有曹植《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句,次有王维《少年行》“新丰美酒斗十千”之辞。但这种解释忽略了一个关键字——“清”!  相似文献   

14.
朱润 《文教资料》2014,(16):9-10
杜甫的《旅夜书怀》中,颔联“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向来为人所称道,而同为唐朝著名诗人的李白,其五律诗《渡荆门送别》中的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和前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两者体现出的精神面貌却有差别,很好地体现了两位诗人不同的诗歌风格。作者将两首诗进行比较,试析一二。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高语第四册《苏武传》中有:苏武“引佩刀自刺”,“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对于后一句教材是这样解释的:“苏武本来已经断了气,这样过了好半天,才重新呼吸。常惠等人哭泣着,把苏武抬回营帐。”为什么教材在这里将“舆”字解释为动词“抬”呢?我对此感到困惑。  相似文献   

16.
李冲 《语文知识》2006,(4):20-20
人教版初中《语》第五册《麦琪的礼物》一第一段中有这么一句: 这些小钱是每次一个两个向杂货店、菜贩和肉店的老板硬扣下来的;人家虽然没有明说.自己总觉得这种掂斤拨两的交易未免落个吝啬的恶名,当时羞得脸红。  相似文献   

17.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收录了文天祥的名作《指南录后序》,课文的注释在介绍该文时是这样说的:“作者写这篇序之前,已经为诗集写了《自序》,故本篇称为‘后序’。”(配套教参也有类似表述。)虽然只是简单的三句话,笔者读后却疑窦丛生。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文写孙富巧言诱骗李甲时说过这样几句话:“尊大人位居方面,必严帷薄之嫌,平时既怪兄游此非礼之地,今日岂容兄娶不节之人?”对其中的“必严帷薄之嫌”一句,教材的注释为:“意思是说,一定严防家中妇女有不好的名声。帷薄,帐子、帘子,指内室。”这一注释很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9.
近日,笔者在教学高语第五册《百年孤独》时,对文中的成语“胼手胝足”的注音颇觉困惑。该书122页对“胼手胝足”的注音是:胼(pian)手胝(di)足,意思是手和脚都磨出了老茧,形容极其辛苦。我认为此处的“胝”应读为“zhi”,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十七课杜甫的《阁夜》一诗,颈联后半句“夷歌数处起渔樵”,课本注解为“有好几个地方,渔人、樵夫们唱起了民歌。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教师教学用书》理解为“显示了地方风情”。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