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福建省高考作文题目一个人去买咖啡,又苦又涩;第二个去买矿泉水,味道很淡;第三个买饮料,甜的。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校招生》2009,(2):109-109
三个人走进商店,各自买了果汁,咖啡以及矿泉水,原因是他们分别喜欢甜味,又苦又甜的滋味,以及淡淡的感觉。  相似文献   

3.
让我们记住共同走过的岁月,记住爱,记住时光。——题记独自坐在空荡荡的庭院里,于滚烫的开水中我闻到一阵卡布奇诺的香气。我爱极了咖啡,这又苦又甜的滋味,恍若一段长远的人生旅途。故人对我说,要有最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梦想,话语在我轻轻搅拌咖啡时传入耳中。  相似文献   

4.
生命的思考     
郑崟 《宣武教育》2006,(4):30-32
对于十五、六岁,刚刚步入高中的学生来说,谈论生命、生死的问题似乎过于沉重。这学期,我们要学习残疾作家史铁生的一篇文章((我与地坛》。作者“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然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出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其悲苦、绝望自不待言。阅历尚浅、几乎没有人生经验可言的学生如何去理解作者的意图,进而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这的确是个难题。  相似文献   

5.
表哥很喜欢喝咖啡,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咖啡的味道是人生的味道。”一直弄不懂他这句话的意思。什么叫做“咖啡的味道是人生的味道”?人生是怎样的一种味道?  相似文献   

6.
表哥很喜欢喝咖啡,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咖啡的味道是人生的味道。”一直弄不懂他这句话的意思。什么叫做“咖啡的味道是人生的味道”?人生是怎样的一种味道?  相似文献   

7.
看了2003年第6期《语文教学与研究》上陈君堂先生的《论〈我与地坛〉的人生感悟》(以下简称《论》文),笔者有些不同意见略述于下。陈先生在文中称:“有一点美中不足,那就是作者在人生感悟中刻意流露的宿命论思想”,并分三个标题展开论述:“一、特意安排的宿命论框架”,“二、特意表达的宿命论思想”,“三、与宿命论思想矛盾的碰撞”。笔者恰恰以为《我与地坛》特意安排的框架所流露的并非宿命论思想,而是独到深刻的人生思考,当然也没有所谓“与宿命论思想矛盾的碰撞”;不是美中不足,而是大美之极。《论》文以《我与地坛》中“宿命”“上帝”…  相似文献   

8.
节选第一部分是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作者在自己“最狂妄的年龄”,生命之花刚刚开放的时候便遭重创——双腿残疾。作者苦闷过,消沉过,在地坛这个荒芜冷落的古园中,作者有了同病相怜的感觉。古园映照了作者的生活,但更给作者提供了一个可以思考人生命运的环境,最终使作者在苦闷和消沉之后是对生命的全新认识,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笑对人生。史铁生以心灵之笔将自己最真实的灵魂抗争展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9.
曾几何时,我知道了“个性”这个词.于是手执稚嫩的笔在日记中悄悄写下:“有时,我像身上穿的T恤衫一样随便;有时,我像头上扎的马尾辫一样洒脱……”虽然我并没育善感的气质、奇谲的想像和多情的笔,但写出的是我自己的心声,是真实而富有个性的我。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后期的中国文坛.许多作家以不同的视角引领着文学发展的潮流。在这些作家中.有一位与众不同。虽然他身体残疾.但却以并不残缺的心去承受苦难.感悟生命,他就是史铁生。  相似文献   

11.
毛涛 《同学少年》2008,(3):37-37
花开花落,时过境迁。我曾无数次做着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静静地品尝一杯咖啡的梦。在梦里我可以经常在咖啡屋里,端一杯浓浓的咖啡,坐在松软的沙发上,慢慢地品味,慢慢地享受。而我,是一个出生在农村的普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要开始学做家务,承担力所能及的事。我时常叮咛自己:不要只贪图遥不可及的享  相似文献   

12.
林杨 《留学生》2010,(12):64-64
挥之不去的萦绕醇香…… 无论在家或在办公室,只需一个精致的越式滴漏咖啡壶.每天都能享受卡卡诺南洋鲜焙咖啡的新鲜香纯回味.让忙碌的身心得到休憩,浑然忘却周遭的喧嚣与烦恼……  相似文献   

13.
《我与地坛》是作家史铁生的得力之作,也是文学界公认不可多得的优秀散文,其中描写地坛与母亲的两个片段也被选人高中语文课本。由于作者独特的人生经历,以及作品中展现出来的深刻的人生感悟和深沉的感情,打动着一个个读者的心,因而这篇课文也成了各级各类公开课的首选篇目。综观所有的公开课,  相似文献   

14.
有生物学家说:整个地球,应视为一个整体的生命,就像一个人。人有五脏六腑,地球有江河林莽、原野山峦。人有七情六欲,地球有风花雪月、海啸山崩。人之欲壑难填,地球永动不息。那生物学家又说:譬如蚁群,也是一个整体的生命,每一只蚂蚁不过是它的一个细胞。那生物学家还说:人的大脑就像蚁群,是脑细胞的集群。  相似文献   

15.
正作文说到底是同学们对生活、社会、人生的观察、体验和思考的结果。不少同学往往只注重观察和体验,而忽视了思考,因而写出的作文常常显得肤浅、不耐读。其实,理性之于人生,是时时相随、事事蕴涵、处处显现的。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是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助其形成正确的“三观”。高中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目都是“生命教育”的资源,史铁生的散文名篇《我与地坛》便是其中之一。文章挖掘出该散文中浓郁的“生命内蕴”,并提炼出开展“生命教育”的着力点,以期更好地引领学生走进文字和作者内心世界,提升学生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读书,就像听音乐一样,能够唤起我们内心一种高尚、朴素而宁静的情感。当我从喧嚣嘈杂的市区,回到宿舍尺方的宁静,静静品味着书的妙趣时,觉得生活还是很可爱的:从梁实秋的《雅舍菁华》到房龙的《人类的艺术》;从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到王  相似文献   

18.
近来写字不流畅,思想有点儿空,便主动与一位作家闲聊,想从他那儿找点灵感。而这位作家诚挚地向我推荐柴静新出版的《看见》这本书!作家对我说:"看看吧,绝对是一本‘正能量’的书籍。"柴静现在是名人,虽说我从来对名人的书并不太敏感,但因作家朋友那句"正能量的书籍"的话,我毅然将这本《看见》买家来。当把这本带着油墨香的《看见》捧在手心儿里时,首先,书的封面让我一看便亲切得不能自己,作者那恬静的笑容被一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更是个体独特生命感悟的外现。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千差万别,人们的心灵世界又是如此的丰富多彩。作文的语言只有融入作者真切的生活体验.凝聚作者容智的人生思考,结晶作者丰厚的文化素养,展现作者的真性情,方可显出创新的亮色、个性的光芒。本文拟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探索语言创新的技法。  相似文献   

20.
转折     
人生的旅程就好像走迷宫,无穷无尽又精彩纷呈——你永远不知道在下一个转弯处等待你的是什么。只能转过去,然后看见——命运给你安排下无数的惊喜、挫折、重逢、别离、高潮、低谷……每转折一次,你的生命轨迹就有了变化;每转折一次.你的人生阅历就更充盈,你的人生感悟就越深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