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教指南》2005,(12):34-35
日前《新快报》做了一项关于“学会对孩子说‘不’”的亲子调查中,65%以上的家长表示,对孩子的要求“偶尔”或“很少”会说“不”,只有15%的家长会经常对孩子说“不”。“我也很想对孩子的一些行为说‘不’,但我做不到。”一位家长表示,一看到孩子的眼泪或歇斯底里的样子,就不由得让步。  相似文献   

2.
杜永道 《现代语文》2006,(9):111-111
问:有时候听别人说“不尽人意”,有时候又听人说“不尽如人意”,究竟应当怎样说呢? 答:应当说“不尽如人意”。这里的“尽”是“都,完全”的意思,“如”是“符合”的意思。“尽如人意’’就是“完全合乎人们的心意”。在前面加一个“不”,说成“不尽如人意”,意思是“不完全合乎人们的心意”,也就是“仍有让人不满意之处”的意思。其中的“如(符合)’’不能省略,说成“不尽人意”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3.
剃头匠     
头发不说“剃”,而说“理”,好比不说“烹调”而说“料理”;不说善做生意而说善“理财”;不说“惩办”,而说“处理”,都是“新”文化浸润的结果。我想,假如现在还保留砍头的刑法,一定不叫“斩首”而称“理头”吧。  相似文献   

4.
郭铁成 《学习之友》2011,(11):23-24
“民主”并不是“好”或“坏”、“有用”或“没用”的问题,它是我们生命的一种渴望,一种需求。正如吃喝拉撒睡,正如人的“七情六欲”,你说它们“好”还是“坏”,“有用”还是“没用”?我们需要它们,是我们的生命离不开它们,一旦离开,生命就要受到致命的阻遏。反过来也可以说,如果不是我们的生命需要它,它就是再“好”、再“有用”也与我们不相干。  相似文献   

5.
朱熹曾说过:“读书有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起初,我对这句话不太理解,并且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要先说“心”,再说“眼”,最后说“口”呢?  相似文献   

6.
在叙述过程中,“第二人称”的“你”和“你们”,是客观存在的。只承认“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而不承认“第二人称”叙述是不妥的!不承认“第二人称”叙述存在,原因何在?有人认为当说到“你”或“你们”时,是以“我”为立足点。仍是“第一人称”叙述;(朱伯石主编《写作概论》第69页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6月)如果按此推断,那么,“第三人称”叙述也就不存在了!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学校教育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教育环境,现实中学生的称呼也多起来.如“留守学生”“学团生”“腺形儿童”……一些老师们在今天把很多学习表现不佳的学生说成“问题学生”。他们或疏懒,或学习习惯差,  相似文献   

8.
说到言句子省略,一般只讲主语、谓语或谓语中心词、宾语、兼语以及介词“于”“以”省略.而不论及定语中心词省略。其实,定语中心词省略在言中并不鲜见。例如:[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听”和“读”同为语言的输入.但“听”明显先于“读”而发展,两者在发展水平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普遍会“听”.但不一定会“读”.或者说“读”的理解不如“听”的理解透彻。同样。不同年级的学生普遍会“说”,但不一定会“写”.或者说“写”的没有“说”的生动和深刻。  相似文献   

10.
汤国荣 《江苏教育》2005,(1B):46-46
时下的语课堂“感悟”“体验”渐成一种时尚。语课上,学生往往还没读几遍书,教师便迫不及待地让学生“说说你的体会”、“谈谈你的感受”,有时还一阵穷追猛问:“你还有什么与别人不一样的体会或感受?”笔并非否定“说体会”的重要性,也无意于排斥新课改,只是觉得语课上“说体会”不必强人所难,应适可而止。  相似文献   

11.
在汉语里.反义词堪称丰富.它的运用也颇有讲究。如今使用频繁的“硬”和“软”这一对反义词。说起来不失趣味性。比如有“硬件”就有“软件”.有“硬化”又有“软化”.可是我们只说“硬气”却不说“软气”,只有“硬说”却没有“软说”。  相似文献   

12.
文喆 《教师》2011,(11):1-1
有人说,“学习”一词本来就包含应用的意思,“学”是接受知识,“习”是“实习”,是应用知识,所以“学”与“用”不可分。  相似文献   

13.
小茵 《中国德育》2007,2(1):1-1
中医把药材分为“热”“寒”“温”三种,听一位老医生说,人对应着可以分为“好人”“坏人”“性中人”。他还说,性中的人实际上是没有的,没有谁身上没有毒性。所以,正常的人一定会藏着些“小毒”、犯些小病,那些终年不得病的人一旦发病往往就是顽疾,很难救治。人的身体如此,人心又何尝不是?  相似文献   

14.
一向“戏化”活动教学说“不” 活动教学“戏化”,就是人们常说的教学“做秀”“演戏”。  相似文献   

15.
有学生问,为什么能说“不三不四”,不能说“不五不六”。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但三言两语又无法说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一)在“听”的基础上发展“说”的能力。“听”是“说”的前提和基础。发展中学生“说”的能力必须从练习听力开始,只有在听清楚、听懂的基础上才可能说得正确、流利。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听不懂老师的问题,时间久了,学生便会产生不敢或  相似文献   

17.
“说道”和“说到”是两个读音虽然相同,意义却大不相同的词语。“说道”中的“说”和“道”都是“说”的意思,是个同义复词,意思就是“说”;而“说到”,严格地说则不是一个词而是两个词,是“说”和“到”的组合,意思是指把话讲到了什么地步或当话讲到什么内容的时候,说话内容后面往往要跟上“的时候”之类表示时间的词语。但是,正因为它...  相似文献   

18.
在清乾隆以前文物被称之为“古董”或“骨董”。“骨董”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开元年间(713-741) 张萱写的《疑耀·卷五》:“骨董二字乃方言,初无定字。”至南宋朱熹《语类》乃作“汩董”。明代董其昌在《骨董十三说》总曰:“杂古器物之不类者为类,名骨董。”这一叫法一直沿用到清代初。一说“骨”,取肉腐而骨存之义,意思是保存过去之精华;所谓“董”,即知道、了解。“骨董”即明晓古人所遗之精华也。另有一说,“骨董”,就是杂碎的意思。以前江南人好作“骨董羹”,即将各种食物混杂在一起烹烧,肉类烧的烂化。而骨头还完好的存在。骨董之“骨”就…  相似文献   

19.
“扬一益二”说起于中晚唐,多种史籍及近人论著对此均有阐释。但大多史论或对此说存在的时间说明不清楚,或对此说指代的政治、经济或文化意义交代不准确,造成后人的一些歧我。本文详校诸史,以为“扬一益二”是一种带有文化生活意义的城市商业经济繁荣的现象。“扬一益二”时期唐代的政治,军事重心仍在长安和洛阳。  相似文献   

20.
判断话语或言语的“真”与“假”有两条标准:一是依据客观事实;二是说写者意欲表达的信息。以此为主要依据,可以看出英语语法中的主谓一致、否定和时态所展示的不一致。主谓的不一致表现在谓语动词的数与结构的不一致和与意义的不一致;否定的“真”与“假”包含了否定的转移、形式的否定与意义的肯定以及结构的肯定与意义的否定;时态的讨论含盖了一般现在时表过去和将来时间,一般过去时表现在和将来时间以及SINCE从句、“假”主动态和“假”被动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