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荷之三味     
近来翻看杂志,偶然看到一篇文章属名十万残荷。转动手中的茶杯,不由得呆了,怔怔地想,十万之众,该是多少呢?扳着指头,根本数不过来。季羡林先生在《清塘荷韵》中说,楼前有清塘数亩。每年秋,可有残荷十万?  相似文献   

2.
黄玲玲 《教育》2014,(12):75-75
《清塘荷韵》选自苏教版《语文读本》必修二,作者季羡林是著名国学大师,还是文学家、佛学家、史学家.因季羡林对我国古典散文的熟稔、对散文艺术性的重视以及对“真情”的强调,使其散文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本文选自其同名散文集《清塘荷韵》.文章表面上是写景状物的散文,以荷的生长过程为线索,描写荷花从无到有、从弱小到繁茂的生长过程;实际上,作者融入了自己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并在文章字句间渗透出淡淡的禅意.  相似文献   

3.
荷之美     
此文写荷.颇有独到之处。 荷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戴河之南的荷,重写荷花,概述其妖娆宁静的气质:避暑山庄的荷,重写荷叶,用工笔写出了它动态的美;杭州西湖的荷,是残荷。三处写荷,角度各异,侧重不同,可谓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4.
季羡林先生是散文大家,读他的散文是一种享受。开怀释卷,典雅清丽的文字拂面而来,纯朴而不乏味,情浓而不矫作,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充满着趣味或韵味。《清塘荷韵》可是季先生的经典名篇、代表之作。“荷韵”二字无疑是这篇散文的“主题词”。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当代文坛,季羡林老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作家,他的作品和人品都足以令人称道和尊重,笔者即众多景仰季羡林老先生中的一员,本文仅就赏析季羡林老先生的散文《清塘荷韵》来抒发景仰之情。  相似文献   

6.
《清塘荷韵》是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散文,文风朴实,情韵宜人,读之如闻大师謦款,恍见大师容颜。单从季先生娴熟的艺术手法来看,我们就从中获得诸多教益。  相似文献   

7.
《清塘荷韵》是季羡林的散文名篇。叙述的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一个十分平常的故事:朋友从湖北洪湖捎来几颗莲子,作者把它投入池塘里,在一年复一年的焦急等待中,莲  相似文献   

8.
陈宏亮 《现代语文》2009,(9):110-110
来自清的《荷塘月色》与季羡林的《清塘荷韵》,同是写荷塘,但却有着不同的妙处。文章的主旨不同,结构不同,意境不同,给读者的感受也不同。读文章重要的不是眼观,而是心品。  相似文献   

9.
文学泰斗季羡林先生,为人正直,为文率真,在当代文化界享有崇高的声誉。季羡林先生的散文既有朴素真挚的情感之美,又有清新自然、淳朴清纯的语言韵味。读其散文,如同品尝陈年佳酿,醇意浓且又芳香四溢,让人回昧,令人叹服。现就季羡林先生在86岁高龄时写的《清塘荷韵》一文略加分析,以求窥其一斑。  相似文献   

10.
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的《清塘荷韵》[见人教社高中《语文读本》(试验修订本·必读)第三册],不仅抒发了对荷花的喜爱之情,而且表现了对荷强大生命力的赞美,用朴素、活泼的语言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情理交融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1.
一、解题目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清塘荷韵》. (师板书“荷”.) 师:荷花大家太熟悉了吧? (生点头,微笑.) 师:美丽的夏日之花,一到夏天,我们学校就被荷花所围绕,荷花朵朵,荷香脉脉.荷还有另外的名字,大家知道吗? 生:莲. 师:对,莲,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相似文献   

12.
清塘荷韵     
第三组 本组选录的《清塘荷韵》《潭柘寺戒坛寺》《雪》和《西湖的绿》四篇文章,都是现当代名家描写风光景物的美文,说其“美”,并不单指文字本身,而更多的是用朴实平淡的“景语”表达了厚重深邃的“情语”。当我们细细品读之后就会发现。每位作者的个性特点都恰好融入到原本毫无相干的文字中,可谓是“人如其文,文如其人!”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 1.理清行文思路,找出文中四幅“荷画”图。2.朗读品味语言,品味荷之韵,感受作者对荷的生命力的赞美之情。3.学习文中情景交融、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理清行文思路,找出文中四幅"荷画"图。2.朗读品味语言,品味荷之韵,感受作者对荷的生命力的赞美之情。3.学习文中情景交融、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教学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应该是世界上最了解“荷”的民族,单单对于荷的称呼就不知有多少。荷的叶叫“荷”,荷的苞叶叫“菡菡”,荷的柄叫“茄”,荷的实叫“莲”,荷的茎叫“藕”,荷的花叫“芙蓉”,至于那咏荷的诗篇文章,写荷的丹青绘画,更是不计其数了。  相似文献   

16.
《清塘荷韵》是季羡林先生86岁高龄时写下的一篇精湛美文,叙述的是他亲身经历的一个十分平常的故事:友人从湖北洪湖捎来几颗莲子,作者把它投入池塘里,在年复一年的焦急等待中,蛰伏的莲子终于破土而出,其形其色蔚为大观,让人们在阅  相似文献   

17.
翻开中国文化史,扑面而来的是淡淡的清香,让人默默地感动。《诗经·郑风》有“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之佳句,周敦颐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更成为咏荷的千古绝唱。从诗歌源头《诗经》,再到现代散文,莲以清丽的容颜、高洁的情操,深植于中国文1人的血脉中。《清塘荷韵》选自苏教版《语文读本》必修二,  相似文献   

18.
写荷     
因一湾碧水,我便开始写荷。在水之湄,荷婷婷如盖。一叶平静碧绿地铺开,从水面缓缓地升起,水在荷叶的上面,亦在荷叶的下面,荷涌动,水便涌动。自池边往河心漫去。于是想起伞,对天撑着,一束束的阳光收集在伞下,没有风,没有雨,荷便显得格外地幽远、明丽。目光踏着一片的荷叶,一寸寸地远去,小小的荷塘,竟无边地开阔。荷是水中的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纤尘。画荷是一种意境;唱荷也是一种意境;写荷仍是一种意境。平静的池面,荷叶慢慢升起,像一只张开翅膀的水鸟,又像一只小小的船,横于水面。阳光只是一片金黄色的落叶,与荷轻轻的摩擦,继而又被一阵风吹走…  相似文献   

19.
《荷在水中站了》是一首抒情色彩非常浓郁的散文诗。诗歌写得情趣盎然,文采飞扬。全诗共分三层。第一层,介绍背景,引出抒情主体,展示荷的美丽。诗开篇扣题,交代荷生长的背景:“清清浅浅的五月之水”,“坦坦荡荡的村庄之  相似文献   

20.
伍尔芙说:“散文理应给人以乐趣:促使我们从书架上取下它来的愿望纯粹是为了获得乐趣。”安静安详地读完季羡林先生八十六岁时写下的《清塘荷韵》,忍不住盘点自己获得的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