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则徐是我国清末著名的民族英雄,他在虎门海滩一举销毁了危害中国社会的鸦片---N多万斤,打击了西方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维护了中垦人的尊严。  相似文献   

2.
叶娟 《作文大王》2010,(12):2-3
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不仅是民族英雄,还是有名的大才子。在私塾读书时,一次,老师带他到风景优美的郊外游玩。  相似文献   

3.
林则徐因查禁鸦片被道光皇帝于1841年5月充军到新疆伊犁。10年后(咸丰元年),65岁的林则徐被重新起用为钦差大臣,带着三个儿子和幕僚刘存仁日夜兼程,去广西上任。走到广东普宁时,林则徐突然患病不能成行,刘存仁差人飞骑到湖州,请名医诊治。  相似文献   

4.
英国人包令与林则徐是同时代的人,他曾任港督,懂汉语,还会说广东方言,号称“中国通”。这个殖民主义者与林则徐是敌对关系.但他却对林则徐佩服得五体投地。1851—1852年合刊的英国《皇家亚洲协会中国分会会刊》上,包令发表了《钦差大臣林则徐生平及著述》一文,其中说林则徐“忠诚地、,汗不同断地为他的国家服务了36年。在社会生活中,他以廉洁、睿智、行为正直和不敛钱财著称”。[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100多年前,林则徐因禁烟被遣戍伊犁。这是他在离开西安时,给家人留下的诗句。如今,这两句诗已经成为官员最常引用的诗句,最有名的莫过于温家宝总理在一次答记者问中的引用。今年是林则徐诞辰225周年,我国也正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重温那段激变动荡的历史,林则徐的气节与志向依旧令人动容,而在这背后更具意义的是他对今人的激励与启迪。  相似文献   

6.
巴洛察 《家庭教育》2011,(11):46-46
在我国近代史上,民族英雄林则徐以禁烟抗英的壮举震惊世界,也因治家严谨、教子有方、重视德育而被人称道。他为官常匹马上任,把妻子儿女留在家乡,平时教育子女只能通过鸿雁传书。封建社会,人们把读书看得很重,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林则徐却是一方面教育子女要“敬师勤读”;另一方面教育子女要学种庄稼,向儿子灌输“农民为世间第一等最高之人”的思想,督促他们“黎明即起,勤学稼穑”,可谓用心良苦。  相似文献   

7.
林则徐是力禁鸦片和抵御帝国主义入侵的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家国情怀是世人的典范. 林则徐留给世人和后代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的担当精神.  相似文献   

8.
对联拾趣     
钱联明代,浙江海宁县城内有南安知府张津写的一副楹(yíng)联:宽一分则民可受一分赐;取一文则官不值一文钱。林则徐有一副谈钱的对联,很值得玩味。上联是:子孙若如我,留钱作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下联是:子孙不如我,留钱作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相似文献   

9.
李弗不 《高中生》2013,(10):58-58
有些中国人外语说得比外国人还好,同样,有些外国人汉语说得比中国人还棒。中国有很多独特的文化,令一些外国人求知若渴,爱不释手,对联就是其中之一。你别看人家是外国人,可写起对联来。也不见得逊色于中国人。不信?咱们一睹为快。  相似文献   

10.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的卓著政绩来源于他比较先进的从政思想.他的以民惟邦本、经世致用、清廉狷介为主要内容的从政思想是值得学习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1.
林则徐在长期的荒政实践中,以“以事功取人”,“以才取人”为指导,相当注重人才的选拔、使用,他不拘一格奖掖后学,寄予厚望,为自己荒政事业的“薪尽火传”创造条件。其独特的用人、育人及识人并委以重任的思想,不仅为他创下辉煌的政绩,而且对当今社会灾救工作的顺利进展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从七个方面归纳、分析了林则徐被派往广州后,针对禁烟行动所采取的社会治理策略,以揭示林则徐在广州期间的功过得失。  相似文献   

14.
林则徐在新疆的遣戍生活中 ,为各族人民办了许多好事。他关心东南时局 ,加强西北塞防 ,捐资垦荒 ,兴修水利 ,发展生产 ,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为新疆的经济、文化发展和边防的巩固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试谈近代史上禁烟抗英的英雄林则徐和他的诗,以这位伟人的人格和精神启迪后人。有关他的诗论及文章不多,此文浅探尝识,识其人,见其精神。读之,使人进一步认识这位近代史上爱国诗人,而受到一定教育。  相似文献   

16.
林则徐一生与书有关的实践活动可分为读书、藏书、用书、译书,这位近代中国历史上“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少年时期的家庭环境促使其养成了坚毅向上的品德及读书爱书的情结,鳌峰书院的教育形成他经世致用的人生观和海纳百川的胸怀,并奠定了其出仕后藏书、用书的习惯.在探索西方事务过程中,林则徐成为我国近代介绍西方图书馆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7.
杨国翰与林则徐相知相交十四年。两人谈励经常、书信往来 ,触及了吸食鸦片这一当时严重的社会问题。杨国翰去世后 ,林则徐撰写了墓联和墓志铭 ,对他作出了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林则徐作为清末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抗英派首领,他在鸦片战争时期的主张和活动,彪炳千秋,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官僚士大夫中最早一批开眼看世界的人。他既在抵抗帝国主义侵略、捍卫祖国主权的斗争中英勇无畏,同时又能清醒地认识到应该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增强国力。在对子弟家人的教诲训示中,这种爱国主义、民族气节和经世济用思想都有一定的反映。林则徐的家训思想集中在他的家书中。在给家人子弟的信函中,主要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家训教化:第一,“弃文学稼”的自立教育。林则徐是中国家训史上除郑板桥外又一个…  相似文献   

19.
对联,兴起于唐宋之间,盛行于明清之际,千百年来,已经深入人心,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成为我们民俗的一部分。尽管它作为一种文学样式,还不能与唐诗、宋词、元曲等相提并论,但是,如林则徐等名家撰写的名联,丝毫不比诗词曲逊色。况且,对联比诗词曲等文学样式更普及,更实用,至今还活跃  相似文献   

20.
受父母、恩师、最高统治者以及社会氛围的影响,林则徐虔诚地信仰观音菩萨。出于对观音法门真谛的参悟,慈悲为怀、救苦救难,成了林则徐信仰观音的最力修持。就儒教信仰而言,民为邦本,救难济困是治国平天下的需要,是一种社会使命,一种外在的要求;就观音信仰而言,慈悲为怀,救苦救难是信徒们修行的需要,是一种个人愿职,一种内在的需求;观音信仰与民本主义的内外统一,塑造出了百姓心目中的“林青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