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教师生命的全部意义有两大要义,即:读书和教书。显然,教师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读书是为了教书,要教书必须要读书,读书与教书两件大事构成了教师生命的主旋律,这最起码的常识每一位教师是最清楚不过的了。然而在现实教育教学生活中,出现了一种与教师生命主旋律极不和谐的音符——休止符,即教师不读书。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教师生命的全部意义有两大要义,即:读书和教书。显然,教师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读书是为了教书,要教书必须要读书,读书与教书两件大事构成了教师生命的主旋律,这最起码的常识每一位教师是最清楚不过的了。然而在现实教育教学生活中,出现了一种与教师生命主旋律极不和谐的音符———休止符,即教师不读书。据《中国教育报》在全国部分城市中小学教师阅读调查报告中显示,在教师阅读书籍种类排序中,教学参考书籍居第一位,其他调查也都得到同样的结论,教参(包括教辅书)已成为中小学教师阅读的重要书籍。…  相似文献   

3.
读书,是我的生活习惯。用阅读来滋润心灵,与智者为友,与经典交流,生命由此变得丰富。我找到了我的人生方向——读书并进行最真实、最草根化的教育科研,从关注学生的心灵开始,不断省思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学生一起成长。可以说,读书己成为我的教育行走方式。  相似文献   

4.
一、读书宣言——我以读书支撑教育乃至生命  相似文献   

5.
老师以教书为自己的职业生命的话.读书就是支撑老师生命永不凋谢的脊梁.是唤醒教师专业化的内在尊严与欢乐的源泉,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攀越阶梯,也是汲取精神力量的不竭源泉!是在教育信仰实践文化方面的深度建设。  相似文献   

6.
读书     
《现代教学》2007,(5):63-63
本书由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它梳理了近三十年我国的语文教育理论发展脉络。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王晓春老师在阅读中联系语文教育现状,阐述了自己对于语文教育的理解。[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读书是心灵的洗礼,是灵魂的升华,更像是阿拉伯神话中的指明灯,永远带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阅读赋予了我们一双慧眼,让我们对课堂、对孩子看得“真真切切”,对教育有更深切的理解。有人说,生命是一束纯净的火焰,我们依靠自己内心看不见的太阳而生存。文字,就是阅读者心中不落的太阳。  相似文献   

8.
谢凯 《广西教育》2008,(31):13-1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所构建的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都较之以前有很大突破和创新,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做课程的实施者,更要做课程的研究者和发展者,它要求学校不仅仅是“教育机构”,更应该是师生员工的“生命生存的场所”,是“生命的乐园”。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于是,滨湖路小学把目光锁定在阅读上。在“快乐读书,点亮梦想”这一理念的引领下,滨湖路小学随着新课改的层层深入而发生质的飞跃,凸显办学特色,体现优质教育,形成教育品牌,走出一条新课程改革校本化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9.
读书     
<正>书名:《对生命的敬畏》作者:陈泽环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8月阿尔贝特·施韦泽是法国著名思想家。在《对生命的敬畏》一书中,他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人应当敬畏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包括动物和植物。史怀泽提出,如果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开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样我们才是有道德的真正的人。书名:《最后一头战象》作者:沈石溪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12年8月沈石溪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动物小说作家,创作了大量以动物为主角的小说。在沈石溪的笔下,动物都是有高贵的思想和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所构建的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都较之以前有很大突破和创新,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做课程的实施者,更要做课程的研究者和发展者,它要求学校不仅仅是“教育机构”,更应该是师生员工的“生命生存的场所”,是“生命的乐园”。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巫新秋 《江苏教育》2007,(19):59-61
书籍是人类文明的延续。读书,不仅能够延长生命的长度.而且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可见。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读书,读书对人的一生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12.
读书偶感     
读书于我.是一种诗意的生存状态,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一种温暖的生命体验。一天不读书,就会有饥饿感、寒冷感、窒息感、憔悴感、孤独感。读书就是打通精神经脉的良药。一日不读书.自惭形秽:三日不读书,怅然若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读书之乐     
孙颖 《山东教育》2005,(25):63-63
作为一名女性,经历了结婚生育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品味到了生命的几多愉悦与艰辛,甜蜜与焦灼,生活又归于平静,我又捧起了昔日的密友——书。进入书的世界,那种怦然心动的感觉。那种不能言喻的感动,那种豁然开朗的敞亮……往往不期而至,读书就像品尝甘甜的酒浆,让人陶陶然如痴如醉!  相似文献   

14.
<正>阅读是教育的延伸,是生命的扩展,是思想进步、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之一。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国内外母语教育的实践证明:阅读是母语教育的核心环节。整本书阅读教学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读书的境界     
书籍,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赋形,心灵的钟声。莎士比亚说得好:“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读书,尤其是读优秀的书,我们得到的不仅是增加知识,还有生存的自信,做人必备的才智和勇气。启迪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对生命的存在肃然起敬。读书是一种精神沐浴。孟德斯鸠说:“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命中寂寞的时间,变成巨大享受的辰光。”一本好书,就是一个美妙的去处,它那纯粹的智慧和美,使人视野开阔,思想成熟,胸怀宽广,精神充实。读书要勤于思考。古人的读书妙语发人深省。有一种引领和校正作用,细细品味,受益良多。仅一句,几乎把读…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2010,(7):36-39
太原市杏花岭区新建路小学,书香浓郁,书声琅琅。校长郭惠卿这样寄语“读书”—— 读书,可以使你“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营造一道至真至荧的亮丽风景。你可以仰视日月星展,  相似文献   

17.
读书 感悟     
我国古代语文教育思想就十分强调感悟,诵读体味是感悟文章的基本策略,古人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感悟的经验,其核心是重读、重思。例如,古人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苟子在《劝学》中指出,读书应“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可以说,读和思是两种最基本的感悟方式。在教学《人物描写一组》时,我深刻体会到了诵读感悟之妙用。从上课伊始,我就从读与思着手。  相似文献   

18.
读书随笔     
最近,我又重读一遍南怀瑾先生的"孟子傍通"."孟子傍通"里面有一章介绍青年时的苏秦,在"游说"秦惠王遭受失败后,遭遇到世俗家人的冷遇、羞辱时,所表现出的宽厚胸怀,忍辱负重,反求诸己,发愤图强的精神,深有所感,故顺手写来.  相似文献   

19.
读书     
<正>阅读百书,品尝百味,历经百事,便格外喜欢一段话:"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不是每个人的童年都生活在无忧无虑之中,或许学会成长,学会担当,学会承受,也是童年别样的  相似文献   

20.
陈世滨 《教育文汇》2005,(7):48-48,47
高尔基曾言:“书和人一样,也是有生命的一种现象,它也是活的,会说话的东西。”读书本质上是人的精神灵魂与书的思想生命的一种不期而遇。这种人与书在生活这片绿地的“相遇”,呈现出不同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