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英 《今日教育》2009,(8):44-45
零食是指非正餐时间所吃的各种少量的食物或饮料(不包括水)。《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将孩子喜欢的零食按“可经常食用”、“适当食用”、“限制食用”三个级别来推荐,这为家长如何为孩子选择零食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零食泛指正餐之外零零星星少量进食的食物。贪吃零食是许多孩子的天性,但许多家长对待零食的态度却截然不同:有些家长只是一味地顺从孩子的要求;有些家长则认为吃零食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因而断然拒绝。事实上,对于一个正在长身体的儿童来说,每日三餐并不能完全满足其能量和营养素的需求,零食是一种重要而有益的补充途径。美国科学家曾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孩子从零食中获得的热量达到总热量的20%、维生素占总摄入量的15%、矿物质占20%、铁质占15%;三餐之间加吃零食的儿童,比只吃三餐的同龄儿童更易获得营养平衡。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儿童…  相似文献   

3.
几乎每个幼儿都喜欢吃零食。吃零食对幼儿身体健康有没有影响,该不该吃零食,吃什么,怎么吃,这里是有学问的。 首先应当弄明白什么是零食。 零食,指的是在一日三顿正餐以外所吃的食物。 幼儿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于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量相对较多,所以,幼儿在一日三餐之外吃些有益的零食,可为身体补充一些营养素,对身体的发育成长  相似文献   

4.
述丽 《家长》2011,(12):6-8
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状况调查显示,我国城乡儿童青少年的零食消费与日俱增,7~16岁的中小学生每天吃零食的超过60%,而且大多数是自己购买零食,而他们通常只考虑是否好吃,并不关注质量和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零食主张     
YES一方: 孩子喜欢吃零食,是天性。而且我们有时在逗孩子时也会不自觉地拿出一些零食来,所以我想,适当地吃一点零食也不为过。 NO一方: 吃零食是不好的生活习惯,会影响到正餐,进而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所以正餐之外我们应避免给孩子吃零食。  相似文献   

6.
吃零食,胃和肠就要不停地工作,日子一长,会引起消化不良。零食吃多,正餐吃不下,天长日久,营养不良,影响发育和成长。由于吃零食有诸多问题,人们厌吃零食。其实吃零食只要认真选择和合理进食,还是有很多益处的。  相似文献   

7.
正零食在家长和孩子心里占据着完全不同的位置,它不太受家长的待见,却是孩子的心头好。于是,吃不吃零食成了家长和孩子斗智斗勇、谈条件的一件事情,孩子吃零食似乎也不那么光明正大了。家长之所以纠结孩子吃零食的问题,一方面是担心孩子吃零食影响正餐,另一方面也担心零食属于高糖、高  相似文献   

8.
盛晓阳 《父母必读》2022,(3):92-100
零食是正餐的补充,适量吃些健康零食可以补充正餐的不足,帮助孩子达到饮食平衡。所以,孩子吃零食应该是被允许的,只不过,零食的种类要选好。回忆起小时候吃过的零食,爸爸妈妈们都会如数家珍,回味无穷。然而,对于自家孩子吃零食,父母却会多加阻止,顾虑多多,不想让孩子吃,而理由无非是零食不卫生、不健康。其实,零食种类繁多,不同年代都有伴随孩子成长的零食。  相似文献   

9.
零食应是儿童合理膳食的组成部分。但是必须认识到吃零食有诸多危害,经常吃零食会影响胃肠规律性活动,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一般来说,零食口感较浓厚,常吃零食,会使孩子的味觉敏感度下降,造成味觉迟钝,食欲下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但大多数孩子都喜欢吃零食,禁不住花花绿绿的零食的诱惑。所以,要让零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并避免对孩子的危害,零食的科学管制很重要。保证正常进餐果果的妈妈是保险代理人,工作时间不固定,  相似文献   

10.
凡是非正餐时间所吃的各种食物称之为零食。在世界各国,学龄儿童几乎都有吃零食的习惯。随着我国食品种类的增加.加上广告的大力宣传,我国学龄儿童吃零食的比例日渐增加。据一项最近对学生营养与健康的调查研究显示,70%以上的学生经常吃零食。为此,家长们常担忧自己的孩子偏爱吃零食会造成营养不良.影响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零食 零食是指除水和一日三餐之外所吃的所有固体或液体食物. 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与营养需求 经过婴儿期膳食模式的过渡和转变,学前儿童摄入的食物种类和膳食结构已开始接近成人.同时,他们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依然有限,各种食物的摄入量均应小于成人.但由于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所以学前儿童必须注意...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爱吃零食,这是个普遍现象,究其实质,方面是因为这段时期的儿童,膳食结构和组成正逐渐向成年人靠拢,其脑力活动大大增强,平时又爱玩好动,每天的热能消耗量很大,但其胃容量仍然很小,胃中一次既容纳不了很多的食物,食物的排空时间又较快,所以时时常会有饥饿感;另一面,现在的小孩多是独生子女,许多家长对这些“小皇帝”是百依百顺,要吃啥就给买啥,有时甚至主动买回一大堆零食硬塞给孩子吃,生怕其饿坏了身体。这几方面的原因使得不少孩子从小就养成嗜好零食的习惯。但常吃零食,小孩就会因此缺乏饥饿感及食欲,使胃肠道的消化液分泌  相似文献   

13.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吃零食是孩子生理和心理的需要,不让孩子吃零食的做法并不科学。因为孩子的胃容量小,吃一餐不足以维持到下一餐,而在正餐外吃一两次点心,就可以补充一些热量和营养,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父母可以选择牛奶、豆浆、面包、水果、核桃、葡萄干等较富营养的食物作为  相似文献   

14.
编辑王维自然食物、均衡膳食是营养的第一原则,也是永远不变的原则。自然食物,指没经过防腐和加工处理、贴近自然的食物;均衡膳食,指食物品种广泛。肌体在这样良好的营养状态下,代谢能力加强,抗病能力也随之增强。父母对营养常有一些误解,如广告上说缺锌就补锌,说缺钙又补钙。其实,要让孩子的肌体处于良好的营养状态,不是靠某一种营养素就能解决。这就是我们强调自然食物,均衡膳食的道理。在均衡膳食基础上再谈补充就对了。该不该给孩子吃零食?答案是:零食可吃,但要会吃。孩子胃容量较小,又好动消耗多,容易饿。两餐之间补充零食是必要的,但…  相似文献   

15.
正在从辅食逐渐向正餐过渡的过程中,妈妈们突然发现,零食是个绕不开的话题。你知道吗?中国营养学会认为零食是儿童饮食中的重要内容呢。其实,学会选择,零食并不那么可怕。  相似文献   

16.
欲望的树     
正一向觉得零食有碍儿童健康成长,所以,严禁孩子在正餐以外乱吃零食。然而,没有料到,孩子的食欲受到压制,心中竟会长出一棵欲望的树。这树,一尺一尺地向上蹿长,盘根错节,枝茂叶盛。16岁那一年,儿子去美国留学。没有亲人管束的自由像阳光雨露,使他心中这棵树蓬蓬  相似文献   

17.
⒌大声谈论健康饮食不管孩子能不能理解,您都有必要大声谈论健康饮食。您可以把他带到市场,让他捏捏香瓜,闻闻桃子,把喜欢吃的苹果放到购物车里。您也可以利用全家人一起去果园郊游的机会,把健康饮食的知识讲给孩子听。⒍遵守进餐时间如果孩子整天玩耍,没有固定的进餐时间,他可能不会感觉到饿,也不会感觉到饱,由此所带来的后果就是饮食过量和营养失衡。1岁的孩子应该每天吃3顿正餐,吃2次零食,正餐和零食的间隔时间为3~4个小时。孩子容易养成习惯,所以每天的进餐和吃零食时间最好保持一致。不要因为怕孩子饿着,就在平时给他少量的食物充饥,…  相似文献   

18.
乐伟国 《双语学习》2013,(2):F0002-F0002
为促进我国青少年健康(health)成长,最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编制了《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其中对儿童零食(snack)作了“可经常食用”、“适当食用”、“限制食用”三个等级(grade)的划分,以此来引导儿童健康的饮食习惯(habit)。请同学们遵循建议,合理饮食,做健康活泼的好少年。第一等级为“可经常食用”。这些零食是营养素含量丰富,同时多为含有或添加低油、低盐、低糖的食品和饮料,如水煮蛋(boiled egg)、烤黄豆(baked beans)、地瓜(sweet potatoes),每天应该食用。  相似文献   

19.
谈谈吃零食     
吃零食是青少年儿童中普遍的一种饮食习惯。儿童爱吃零食,是因为他们胃容纳量小,三顿主食不能满足需要,于是糕点、糖果、水果以及蜜饯等就成为常见的零食。女青少年爱吃零食,也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情况,原因有多种:从生理上讲,女的胃容纳量比男的小,每餐食量就相对较少,因此,未到下顿吃饭时间,就产生饥饿感,很想吃些零食来“点点饥”;也有些女青年,每当月经前后,往往感到身体不适,胃口不好,想吃些酸、甜、香、辣刺激性较强的食品,这应该说是一种正常现象。另外,几个爱吃零食的同伴在一起,相互请吃或介绍食品,也会促进吃零食的食欲,并且具备经济条件和  相似文献   

20.
张成喜 《甘肃教育》2010,(17):36-36
在农村初级中学,由于学生对膳食知识的欠缺,营养意识淡薄,同时家长的饮食观念陈旧,对学生的饮食不够重视,社会和学校也缺少必要的指导与引导,再加上各种小食品的引诱,使一些学生出现了根据自己的喜好而盲目饮食的现象。表现为:不重视早餐;挑食、偏食、爱吃甜食;主食加零食无节制取食;主食单一又无副食;贪图口味吃零食吃个没完,影响正餐等。其结果是:有的学生面黄肌瘦,有的学生成为“小胖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