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风骨”是刘勰《文心雕龙》中最为重要的文学批评理论之一。学者们对它的解释是莫衷一是。本文对其主要的几种解释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2.
意大利汉学家尚德乐对《文心雕龙》中"文"的出现次数及意思作了解说,另外也有学者对"文心"或"文"作过相关阐述。以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为底本进行研读,刘勰《文心雕龙》中的"文"为参考,联系其他文学现象展开具体分析,比如:"文"与自然、"文"与"雕画"等。  相似文献   

3.
刘勰《文心雕龙》认为“露布”和“檄”是同一种军事文书,这种说法显然有失察之处。“露布”在汉代尚未作为独立文体出现,直到后魏,才开始把“露布”作为一种报捷文书。“露布”和“檄”无论内容、风格还是写作目的,都是大不相同的。随着时代的发展,“露布”逐渐成为一种有着固定规范的常用文体,甚至作为科举考试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敏感又博感的诗人,莫不多情,更且“自作多情”。正因“自作多情”,才会“误会”、“幻觉”万物皆有情,不但领诗人的情,更且以情报情,有所回应。一般诗人能赋万物以人性,已属不易,但真正“自作多情”的诗人,才能更进一步,使万物受而知报,领而知还。李白的“举杯向天笑,天回日西照”之所以伟大,正因诗人将自身提高到“与自然莫逆,作造物知己”的博爱与自信。  相似文献   

5.
《文心雕龙·杂文》篇末提到的“汉来杂文”,涉及了四种汉代以来出现过的不同的“杂文”观。“典诰誓问”是先秦古老文体,在汉代以来已经失去生命力,在《文心雕龙》中附入《史传》和《诸子》。“览略篇章”与一般的文体有明显的性质差别,属于类文体,附入《附会》和《练字》。“曲操弄引”指琴曲歌辞,是琴曲的陪衬,附入《乐府》。“吟讽谣咏”泛指富于情采的诗赋,在西汉被视为小道,《文心雕龙》附入《明诗》《乐府》和《诠赋》。它们都是曾被边缘化的文体。正确认识《文心雕龙》所称“汉来杂文”,对于我们理解汉代至南朝齐的文体价值观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骚”是一种处于“诗”、“赋”之间的诗体。与“经”比较,“骚”体的整体特征表现为“奇丽”,“奇丽”的本质特性是变易适度性。以“经”为准,“经”、“纬”与“骚”三者之间互动着“正-伪-奇”辩证思维的内在态势。“骚”体的变易适度性和辩证的思维方法,对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当代中国文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文学史上,刘勰最早对三礼的文学价值和文学意义进行了开掘和甄别。刘勰认为三礼树立了文学创作的体势和法则,并以自身的实践为文体、语言、修辞的运用提供了具体范例,昭示了具体的文章创作方法。立体和剬范,是《文心雕龙》三礼批评的基本意义旨归。  相似文献   

8.
重“徵”求“验”是刘勰《文心雕龙》的批评方法之一 ,刘勰重“徵”求“验”的做法有二 :一是以具体验证、例证具体 ,在“文之枢纽”诸篇中是这样做的 ,如以自然现象验证人文现象 ,以经书验证其他作品等 ;二是以具体验证理论 ,在文体论中 ,以圣人文辞验证诸文体源出五经 ,在创作论与批评论中 ,以作家、文论家、圣人文辞、前辈作家、自然现象、事物本身等验证他提出的理论。如此两方面的结合 ,完成了其重“徵”求“验”批评方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9.
黄侃作《文心雕龙札记》,依傍《文心雕龙》原义,对"位体定势"之术进行了深掘,虽囿于个别篇章而未成体系,但其对"体"与"势"的具体阐释,已颇具灼见:论"文之体",以"大体合六义"而言明写作有一定之规;以"八体并陈"言明风格作为一种文坛现象并陈,并无轻重高下之分;论"文之势",辨析了"势即法度",举"文有三势",从"体势相...  相似文献   

10.
研究余光中散文的文章很多,但专论他写绘画或画家的论文,在笔者的阅读范围内没有发现,这是个遗憾。余光中论画或画家的文章,无论是量还是质,都相当可观,不应被忽视。论文以余光中在1990年3月至10月间所写的,有关梵谷的四篇散文作为研究对象,指出余光中对梵谷的情有独钟,对百年前那个受苦受难的伟大心灵的感动和感恩。  相似文献   

11.
论作品之丰富、思想之深广、技巧之超卓、风格之多变、影响之深远,余光中无疑是当代诗坛成就最大者之一.他是中国当代大诗人之一.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一种情不自禁的文化孺慕和历史归属感,余光中以特定的视角,在《湘逝》、《不忍开灯的缘故》与《草堂祭杜甫》中,为杜甫塑造形象。余光中造像时,特重杜甫的内心世界;其《湘逝》一诗,更以第一人称的"独白"方式叙述,与咏写其他诗人用示现呼告——以"你"直呼——的"谈心"方式不同。这种更贴近余氏自我的手法,隐约有说杜甫就是谈自己的意涵,更显示杜甫对余光中的意义非凡。余光中用杜甫最脍炙人口的诗句,加以点染转化,为诗圣塑像,因为这些诗句就是杜甫的"符号",最切合杜甫本人。杜甫暮年栖栖遑遑往来于山城、泽国间,余光中从情、理两端,设身处地去揣摩杜甫的心境,刻画非常细腻。他凭一样"向北的心情"(就是北望中原的思归之情),以"安史之乱最憔悴的难民"与"历史成就最辉煌的诗圣"之强烈对比为主轴,咏写杜甫,与一般添彩附丽的颂歌不同。  相似文献   

13.
“喻”的思想根植于我国教育思想史,明晰“喻”的基本内涵与教育学理定位,挖掘其所蕴含的整体方法论意蕴,对于溯源、重建和确立当代中国教育教学方法论系统和历史图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生成论教学哲学视域下,教学之“喻”具有建构关系性存在、凝聚和彰显中华文化教育之道的内在精粹、引导教学走向至善等独特教育学理定位,进而具有以教学生成性、超越知识观、人文化成取向为核心的教学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等多方面的教学哲学意蕴。“喻”的当代研究与转化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4.
为准确评估当代中国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界不能忽视于光远先生的贡献。教育学界理当表达对这位学者的感念之情。他对当代中国教育学有三大贡献:在思想上,他对改革开放后教育学界具有重大的启蒙意义;在理论上,他展示了一种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构方式,提出了他对若干教育(学)问题的独特思考,引发了有价值的问题;在实践上,他积极推动教育学的建设和传播。  相似文献   

15.
画赞、像赞是绘画与文学结合的产物,主要用于称颂人物的功绩。《文心雕龙》以郭璞的《尔雅图赞》作为画赞、像赞系列的代表。画赞、像赞源于图赞或颂。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画赞、像赞的早期形态,东汉初年形成风气和规范。画赞与像赞具有传播、教化、纪实的功能。汉代早期画赞的作者是由官方指定的;东汉末年创作渐趋个人化;魏晋时期,人们既可为同时代人作赞,亦可为帝王、隐士、佛教徒作赞。受到来自佛经翻译和史赞两方面的影响,此时出现了较为长篇的序赞,以补充说明传主的生平。六朝画赞、像赞的表现力增强,人物形象越来越丰满。由于功能过于单一,唐代画赞、像赞日渐式微,逐渐被其它题画文学形式取代。  相似文献   

16.
“于丹现象”是一个新起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评议。文章着重从它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根基、争议焦点、与主流意识的关系等方面,用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加以阐述,以期对新时期如何看待新起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如何更有效地传承和普及中华文化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元刊全相平话五种》中介词“与”的全部功能,并与它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功能加以比较,进而探讨了它在该书中功能复杂多样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1980年上映的电影《庐山恋》和2010年上映的同名电影《庐山恋2010》,两者虽然名称相同、题材相似,但故事内容上却相去甚远:在爱情模式上,由单纯的两情相悦改变为复杂的三角恋;在爱情的表达方式上,从欲说还羞改变为激情狂放;在爱情阻力因素的设置上,由政治因素置换为经济因素,折射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们爱情观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铁凝通过对作品中的人性意识开掘 ,认为社会环境对人性有着重要影响 ,人性对于社会环境要主动协调 ,在这个协调过程中 ,人性才能得以健康地发展和正常的存在 ,并逐渐从小“我”走向大“我”。  相似文献   

20.
党政“一把手”要积极参加“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率先“严以修身”,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应始终坚持“心中有党”:做到心中有党的理想信念、奋斗目标和党的事业;要自觉维护党中央的权威,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决贯彻落实“四个全面”。应始终坚持“心中有民”: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执政为民,“要有担当”,正确处理权力与利益的关系。应始终坚持“心中有责”:坚持科学发展观,善于把握大局,坚持不断改善民生,重视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应始终坚持“心中有戒”: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要模范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