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解无理方程容易产生增根,在验根时要注意一个问题:所求到的解既要使方程中每一个根式有意义,又要使方程两边的值相等,这样的值才是原方程的解。目前,在学生中似乎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验根时只考虑根式有无意义,较少考虑方程左右两边的值是否相等,认为求出的解能使各根式有意义就一定是原方程的解,其实否也。如:方程(2x~2-3x+2)~1/2-(2x~2+x-1)~1/2=1经过移项、两边乘方,可求得x_1=1/2或x_2=2.  相似文献   

2.
1 问题的提出及引申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代数》(第三册)P_(57)上有这样一道习题:解关于 x 的方程(a-x)~(1/2) (x-b)~(1/2)=(a-b)~(1/2)(1)为了求得这个方程的根,我们往往是采用“平方法”,这也是教学参考书中对这题的解法,解得这个方程的根是 x_1=a,x_2=b,却忽视了对这个方程更深层的研究.事实上,由二次根式  相似文献   

3.
一九七七年中国科技大学招生有这样一道试题,解方程(5+x)~(1/3)+(5-x)~(1/3)=5~(1/3)学生不难求出方程的二根是:x=±(10)/9 (21)~(1/2)。但把这两个根代入原方程验算,却要花很大的气力。这里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解这类根式方程时,把方程两边立方会不会产生增根?如果有增根,又是怎样产生的?  相似文献   

4.
对于二次根式的化简不少同学感到棘手难解,本文以课本题为例,针对题目的特征,选用恰当的化简技巧,供同学们参考。 1.变换已知,以简驭繁 例1 已知x=1/2(7~(1/2) 5~(1/2)),y=1/2(7~(1/2)-5~(1/2))求x~2-xy y~2的值(P200第7题) 解:∵x-y=5~(1/2) x·y=1/2 ∴原式=(x-y)~2 xy  相似文献   

5.
不少同学对于二次根式的化简感到棘手难解,本文以课本习题为例,针对题目的特征,选用恰当的化简技巧,供参考. 一、变换已知,以简驭繁例1 已知x=1/2(7~(1/2)+5~(1/2)),y=1/2(7~(1/2)-5~(1/2)),求x~2-xy=y~2的值.(P_(216)第7题)  相似文献   

6.
老师:(4a~2)~(2/1)是不是二次根式?为什么?小明:不是!因为(4a~2)~(2/1)=2a,而2a是整式而不是二次根式,所以(4a~2)~(2/1)不是二次根式.老师:谁有不同意见?王刚:我认为(4a~2)~(2/1)是二次根式.老师:为什么呢?能说说你的理由吗?王刚:为什么我说不上,但我认为(4a~2)~(2/1)一定是二次根式.老师:赞成王刚同学意见的请举手,哦,差不多有一半的同学,谁能说说理由?李玲:因为根据二次根式的定义:在a~(2/1)中,  相似文献   

7.
初等数学解无理方程及超越方程是在实数集合中进行。教材中常用方法,将方程两边进行同次乘方或依性质进行若干次变形。最后变形为易解的新方程或方程组。据方程变形定律该方程有可能产生增根或遗根。所以必需一一代入原方程验根,决定取舍。有时验根过程的计算量大容易出错。也有通过观察直接得解。在《中学数学解题研究》书中,规定“使方程两边都有意义的未知量值的集合,称为方程的允许值集合。最后的解,一定要注意得在原方程的允许值范围内”。这种先求允许值集并用它判根的方法未必正确。例如,(x-1)~(1/2)=3-x,允许值集为(1,∞),两边平方得x~2-7x十10=0,解为x_1=5,x_2=2,都属于允许值集合。由验根知道x_2是原方程根,x_1是增根。这是因为允许值集规定方程两边有意义。而根式的性质只有对算术根才成立,从而得不等  相似文献   

8.
中学教材中,解根式方程的常用方法是通过方程两边乘方使方程有理化。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根式方程,如果盲目乘方,往往会招致繁琐的计算,甚至达不到化为有理方程的目的。这就需要注意题中所隐含的一些特殊条件,用以达到简化解题过程的目的。举例于下: 例1 解方程(2x+3)~(1/2)-(x+1)~(1/2)++(3x-5)~(1/2)-(4x-3)~(1/2)=0。解本题如盲目地移项乘方,,可能招致繁琐运算。若注意到第一、三项的平方和等于第二、四项的平方和这一隐含条件,将二、四项移至右边,方程两边平方后,消去  相似文献   

9.
一、同次根式大小的比较 1.比较被开方数:把根号外的因式移入根式内,比较被开方数,从而判断根式的大小. 例1 比较35~(1/2)与2(11)~(1/2)的大小. 解 35~(1/2)=(3~2×5)~(1/2),2(11)~(1/2)=(2~2×11)~(1/2)=(44)~(1/2).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部分地市的数学中考命题中出现了如下试题:若(4b)~(1/a b)与(3a b)~(1/2)是同类二次根式,则 a,b 的值是( )。A.a=0,b=2B.a=1,b=1C.a=0,b=2或 a=1,b=1D.a=2,b=0此题所给的答案是 A 据此,其解法为:因(4b)~(1/a b)=2(b)~(1/a b),由a b=2,b=3a b,解得 a=0,b=2.选 A.解法的依据显然是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  相似文献   

11.
统编《代数》第三册,通过分数指数,求解 n 次根式运算问题,学生困难很大。困难来自于教材159页的规定:“在本章内根式的字母所取的值凡不作特殊说明都必须使被开方式取正值。”为突破这一关,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组织讨论:对于第28页例2_1化简(4a~2b~3)~(1/2)(a>3),化简(x~4 x~2y~2)~(1/2)(x>0);第30页例1:计算((25x~4)/(81y~2))~(1/2)(y>0)等题,可让学生在明确算术根概念的基础上,充分认识条件的作用。然后讨论如果没有这些条件,如何化简?并可用第32页第三题:“(a/b)~(1/2)=1/b(ab)~(1/2)  相似文献   

12.
统编初中《代数》第三册习题十第16(2)题:解方程x~(1/3) (x~2)~(1/3)=2,《教学参考书》的答案是:x_1■—8,x_2=2。表面看来,答案是正确的。但从教材的有关规定和参考书对其他习题的处理方法来看,解答存不在妥之处。教材在第三章指出:我们规定在本章内根式内的字母所取的值凡不作特殊的说明的都必须使被开方式取正值。参考书对教材中习题的解答,也是遵循这条规定的。如,((-5)~4a~4b~2)~(1/3)=(25a~2|b|)~(1/3);(a~4b=)~(1/3)a|(|a|·b)~(1/3)。同时,在介绍根式运算公式(a~(1/n))~m=(a~m)~(1/n)(a≥0),指出了这个公式的前提条件是a≥0。  相似文献   

13.
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以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就叫做同类二次根式.例如a~(1/a),-a~(1/a)是同类二次根式,2~(1/2)和5×50~(1/50)也能化成同类二次根式.它的最简形式是a×b~(1/b)(b≥0),其中b是不含分母,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式(数).几个二次根式是同类二次根式,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它们都是最简二次根式;(2)它们的被开方数相同,而与各根式根号外的因式(数)无关.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根式?根式与无理式的关系是什么?从各种资料看,对这个问题主要有下述三种不同的认识: 1.认为根式是含有根号的代数式,无理式集合是根式集合的真子集.如曹才翰、沈伯英编著的《初等代数教程》(北师大出版社,1986年第1版)是这样叙述的:“含有根号的代数式叫做根式.”还认为“根式与前面定义的无理式(含有字母开方运算的代数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关系是无理式是根式的一种,根式不一定是无理式.如x+2~(1/2)(x≥-2)是无理式,又是根式,2~(1/2)只是根式,不是无理式.”无疑,按照这种认识,3~(1/3)+2~(1/2)应为根式. 2.认为根式是表示方根的代数式,又泛指一般的含有根号的代数式。无理式集合是根式集合的真  相似文献   

15.
2 案例2:两种解法中的逻辑矛盾现象2.1 案例的呈现2001年 TI 杯全国初中数学竞赛第15题是:题目已知关于 x 的方程(a~2-1)(x/(x-1))~2-(2a 7)(x/(x-1)) 1=0 ①有实数根.(1)求 a 的取值范围;(2)略(本文只讨论第(1)问).2.1.1 解法文[16]P.24所提供的标准答案如下,记为解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在解根式方程时,为了去掉方程里含有未知数的根式,把根式方程化为有理方程,必须将方程的两边乘方相同的次数。如解方程(2x~2+7x)~(1/2)-x-2=0 解:移项,得(2x~2+7x)(1/2)=x+2两边平方,得2x~2+7x=x~2+4x+4,整理得  相似文献   

17.
在各地方编写的练习册及各种参考资料中,常常出现有关根式大小的比较的习题,而课本中又没有相应的例题供参考,因此这类习题使不少学生感到头痛,现介绍一些方法,供大家参考。一寻找中间置法:对两个根式,如果找到一个数介于两者之间的,那么大小关系立明,例如比较1 2~(1/2)和3~(1/2)的大小, ∵ 1 2~(1/2)>2,3~(1/2)<2,∴ 1 2~(1/2)>3~(1/2)。二比较被开方数法:如两个根式的根号外有因式,可先移入根号内再比较,例如,比较211~(1/2)和3(5~(1/2))的大小。∵ 2(11~(1/2))=44~(1/2),3(5~(1/2))=45~(1/2) ∴ 2(11~(1/2))<3(5~(1/2))。三分母有理化法:如两个根式的分母中有根式,可先分母有理化后,再比较,例如,比较  相似文献   

18.
这道题不妥     
《全日制十年制校学初中数学课本》代数第四册第199页第26题是: 证明:若方程mx~2-2(m+2)x+(m+5)=0没有实数根,则二次方程(m-5)x~2-2(m+2)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这题有欠妥之处,从证明过程可以看出。先从第一个方程没有实数根得出m的取值范围。 4(m+2)~2-4m(m+5)〈0,m〉4。再计算第二方程的判别式  相似文献   

19.
题方程(2(x+1)~(1/5)+1-1)~4+(2(x+1)~(1/5)-3)~4=16所有实数根的和是( )(A)(121)/(16) (B)0 (C)-(45)/8 (D)(45)/8(1996年荆沙市初中数学竞赛题) 解法一此方程中的2(x+1)~(1/5)-1与2(x+1)~(1/5)-3相差2,  相似文献   

20.
定理若e+f~(1/2)(e,f∈Q,且f>0)是方程ax~2+bx+c=0(其中a,b,c∈Q且a≠0)的一个无理根,则e-f~(1/2)也为此方程的根。 (该定理容易证明,在此从略) 下面利用这一结论解决1990年四川省初中数学联合竞赛第一试第一大题的第5小题,题目如下:设(28)~(1/2)-10 3~(1/2)是方程x~2+ax+b=0的一个根(其中a,b∈Q),则ab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