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效课堂是技术与艺术构成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技术——课堂技艺——课堂艺术"勾勒出了高效课堂建构的线路图。高效课堂创建始于一系列技术性的课改思路、模式与方案,课堂技术是浓缩课改经验、集成课改理念、固化课改智慧、型构课堂形态的物质依托。课堂技艺是在课改实践中适用现成课堂技术的结果,是公共理念与具体情境、课堂模式与个人创造、稳态课堂与变革课堂的双向互生实践。高效课堂艺术是赋予高效课堂以张力的课改理想,它始终以"可望而不可即"的方式引领高效课堂不断超越技术的层面与限度。  相似文献   

2.
反技术是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流,在技术性与艺术性间寻求理念的平衡是高效课堂改革顺利推进的要求。课堂技术是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那些固定化、程式化、结构化、可控性的思维与举措,课堂格式化、课堂操作化、课堂图式化、课堂流程化、课堂管理数字化是高效课堂中的技术性表现。在高效课堂改革中,课改成果的固化、课改精神的提取、课改的深化都需要课堂技术的介入,提高课堂的技术含量是高效课堂改革的另一半使命。任何盲目去技术化的行动与倾向都只会给高效课堂改革带来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3.
课堂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关键:课堂新则教育新,课堂减负则师生减负,课堂高效则教育高效,课堂快乐则学习快乐。课改必“改课”,“改课”必走高效课堂之路。  相似文献   

4.
王云岳 《教师》2012,(28):60-61
新课程改革(以下简称"课改")已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其理念在课堂的实现,是本阶段最吸引人的看点。如何兑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和"把课堂还给学生"的课改诺言,构建高效生本课堂,是当前课改的迫切课题。本文尝试从四个方面对上述问题作出粗浅的分析和回答,以描述、引导和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和高效课堂构建。  相似文献   

5.
课改顺应时代潮流已经进化到了第三代,第三代课改的核心要义是从改变教学的意义走向改变教育的意义。从研究课堂走向研究教室,从教学走向教育,从课堂自学走向自主学习,从启迪思维走向点化生命,从传承知识走向创新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构建、实施高效课堂背景下的新的教育学、管理学、学习学、文化学。笔者认为第三代课改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对传统高效课堂进行改良——核心理念有所突破。从传统技术层面的高效课堂向借助现代技术改造的高效  相似文献   

6.
课改无论是回归还是借鉴,都要符合师生发展的客观要求,只有贴近课堂生命的课改,才是有效的课改。语文课堂上,从教者的思想高度决定了育人的高度,教育的进步在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进而使课堂实现高效教学。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第一次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并亲自参与高效课堂建设,笔者感触颇深,受益匪浅。现将笔者个人对高效课堂的认识总结如下,望同仁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随着第八次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对课改人们褒贬不一。最近,高效课堂的呼声此起彼伏,加上一线教师原本对课改和高效课堂的不同声音,导致现在人们对新课改条件下构建高效课堂这一命题无从下手。这里,仅就个人理解谈谈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追求。在课改进入内涵发展的今天,“全力聚焦课堂,打造高效课堂”已成为我们教学工作的主题曲。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演奏出高效的乐曲。学生有效的预习是高效课堂的前奏,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高效课堂的主旋律,而精心的练习设计是高效课堂的尾声,即为高效课堂的三部曲。  相似文献   

10.
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育改革给我们带来的契机,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改变。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教师才能适应课改,保证课改的有效实施。同时,在教师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时,必须要彻底转变教师角色,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一、高效课堂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相结合1.了解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指的是语文高效型课堂,是学生在进行语文课程学习时,教师通过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方式使得教师在有限课程的基础上,完成自身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从而使得学生在成绩上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1.
当前,全国各地城乡中学的课改浪潮中,大都打着创建高效课堂的旗号。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课改的确给课堂带来了一些令人欣喜的新变化,但不少课堂离"高效"的目标还有差距。怎样才能构建真正高效的思想品德课堂呢?笔者认为,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做到:简单、有序、深刻。  相似文献   

12.
先进理念与有力技术的完美结合是缔造现代课堂典范形态的两大支撑点。当代高效课堂改革的内在线路之一是寻求一条高效课堂理念与现代技术文化之间更为完美的结合方式。技术是"形而上"的思想与"形而下"的工具组成的有机体,高效课堂理念在技术文化的技术思维、技术手段、技术工艺等层面都能找到相应的结合点。高效课堂理念技术化过程的实质是先进课改理念与技术文化全面融合的立体化过程,是先进课改理念借技术思维、技术手段、技术工艺来付诸实践的过程。这一过程有三个关键环节:课改理念的精确化、课堂手段的现代化与教学过程的工艺化,构成了高效课改理念技术化的"三部曲"。如何在技术与艺术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努力实现理念与实践在技术条件中的完美耦合与整合匹配,是当代高效课堂改革的重要思路。这一平衡的实现需要重点解决三大平衡:有形模式与无形变革间的平衡、理念创新与技术配合间的平衡、学习环境与教学控制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林亦芬 《考试周刊》2012,(87):45-45
利用有限的时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构建高效课堂,是课改的中心环节,是教研的成败关键。有效教研是高效课堂的基石.因此,组织有效教研.才能打造高效课堂。有效课堂来源于科学有效的教研模式和教研方法,和谐、高效课堂必须从和谐、高效教研做起,和谐、高效教研是有效课堂的前提.所以要组建高效运作的教研组。  相似文献   

14.
当前,全国各地城乡中学的课改浪潮中,大都打着创建高效课堂的旗号。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课改的确给课堂带来了一些令人欣喜的新变化,但不少课堂离“高效”的目标还有差距。怎样才能构建真正高效的思想品德课堂呢?笔者认为,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做到:简单、有序、深刻。  相似文献   

15.
高效课堂是开放的课堂,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发展。那么,高效课堂的未来究竟是怎样的,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拓展创新路径呢?从理念走向行动"我们学校的升学率在全省是最高的,如果课改,升学率降低了怎么办?"许多学校面对课改都会提出这类问题,进而就是"不敢改""不愿改"。所有的改革都是艰难的、痛苦的,甚至是残酷的。我们曾经多少次寄托于所谓"循序渐进"的改良?但结果往往是"夜郎自大"和"故步自封"。实际上,课改最重要的不是创新,而是回归。课改要回归教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是课改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实施为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提供了契机;新课程理念为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指明了方向。多年来课改的实践与研究表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质效,可以通过优化教学策略来实现。一、创设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激发学生学习兴  相似文献   

17.
丰都县课改工作在行政手段的强力支持下,全力由“有效课堂”向“高效课堂”推进,并向“卓越课堂”迈进.结合这两年的课改和我镇中小学走过的路,我进行了详细的反思:我们的课堂都“有效”了吗?我们的课堂都达到“高效”了吗?我们的课堂和“卓越”还差多远?我认为,这两年的课改工作,给学校带来了生机,给科研工作者和教育管理者带来了挑战.我们应该理清思路,弄清“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和“卓越课堂”的基本内涵,以便于更好地实施课改.  相似文献   

18.
改变学习方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而小组合作学习是课改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高效课堂的高效关键在于学习小组高效,建设、培训好了一个小组,也就把握住了高效课堂的灵魂。  相似文献   

19.
在新一轮课改大潮中,追求高效课堂成为学校和教师追求的共同目标,构建历史高效课堂,我们必须科学认识高效课堂,准确把握其操作方法,个性化建构模式特色。  相似文献   

20.
正高效课堂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高效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高效率,是指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益,是指高效课堂改革带动教育改革所产生的高效能。高效取决于教师对课堂的把握和理解,取决于教师在立足有效的基础上,在理性、有效的目标指引下,不偏不激,把握适度,从真正意义上研究高效,践行高效,实现高效。高效课堂是课改理念与教学实践的融合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