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叶圣陶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么好,不调动学习的学习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无论如何是学不好的。”本拟对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具体措施作一肤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宋丽娟 《山东教育》2007,(11):37-37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认为:任何学问都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能力比起知识来要重要得多,因此“学校的目的应该是发展学生本身的内涵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在各种能力中自学能力是最为重要的能力,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也是说自学能力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自学能力呢?自学能力就是学习者运用已有知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李强 《教育探索》2002,(10):50-51
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里,把“学会学习”作为未来社会教育的四大主题之一。提高自学能力和“学会学习”,是学生学好功课、掌握知识的需要,也是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适应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小学时期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关键期。自学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不仅有脑力劳动,也包含身体和心理的承受力;不仅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其中的情感、意志、学习的责任感、积极性和自信心是重要的动力因素,对自学能力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家长要对孩子自学能力的培养有一个整体的、…  相似文献   

4.
在竞争更加激烈的 21世纪,应该把能力培养作为教学工作的中心。而自学能力,则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是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力”。〖 1〗近年来,我们围绕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开展学习指导实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转变教育观念,把课堂教学重在“传授知识”变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针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提出了“教是为了不教”、重在能力培养的论断。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强调:“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5.
王珏 《教育探索》2001,(2):35-35
早在六十年代初,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提出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观点:“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归纳为一句话就是:学生自己能学习,会学习。九十年代,素质教育成为诸多教育家和全体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的课题。培养自学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现自觉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条件。   一、提高学生对自学目的的认识,培养学习兴趣   1.引导学生认识应试教育的弊端要改革一种旧的教法,必须明确它的利弊,只有看清这种教法弊大于利时,人们才能乐于寻求更完善的…  相似文献   

6.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进步的教育偏重在自得。为其自得,最为可靠,可以终生受用不尽。”那么,如何在教师指导下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笔者认为,只有真正调动起学生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乐”中学习,才能切实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英语学习效益低下的原因之一是学生没有自学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是学生继续深造的需要,也是学生步入社会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一般不太重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老师一般采取“高压”政策,跟的太紧,学生的学习被动,不得已才学,而且学生依赖性太强,没有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到了高中:由于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许多教师往往也会忽视这个问题,以至于有些学生进入高中、乃至大学仍缺乏自学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十分重要,特别是在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更是如此。针对这一情况,我对新一届高中学生进行了旨在培养学生英语自学能力的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育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而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在于对其能力的培养。著名教育家埃德家·富尔说过:“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已经成为现代人和未来人的一种重要素质特征。根据这一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使他们从“学会”到“会学” 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保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课本无非是例子,教是为了不教”。耍想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进而培养学习能力。 第一,注重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学好课本…  相似文献   

9.
学习能力是未来社会的基本能力,高等教育要从未来社会需要的高度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一是要转变观念,把“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贯穿于教学始终;二是遵循认知规律,注重学习策略、信息素养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三是深化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尽快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提高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生前提出:“教育是什么?”简而言之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是什么?习惯是经过反复实践和训练的一种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1.
教育家布鲁姆曾说:“教师只有在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有了自学能力时,方算完成任务。”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多年来,山西省晋城一中对课堂教学改革孜孜以求、苦苦探索、大胆实践,把课堂教学改革定位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上,让学生学会思维、学会学习,并取得了成效。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推动学生探求真知与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曾说过:“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学要逐渐培养学生一定的自学能力 ,为学生以后的自我教育、自我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自学能力的形成需要循序渐进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也一定要有一个周密的计划 ,不但要有一个培养目的的“序” ,还要有一个如何培养的“序”。在教学中 ,教师只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教学实际 ,按照自己制定的“序” ,一步一步地循序渐进地去实践和运用 ,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能逐渐得到提高。一、从单项的目标训练入手 ,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教育家叶圣陶指出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在教学中我首先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并根据教学…  相似文献   

14.
严金环 《教师》2012,(3):72-72
一、培养学生提前预习的习惯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说过:“学生通过资料能弄懂教材的百分之九十九,教师只起到百分之一的作用。”这个比例也许夸张了点,但至少说明了一个道理:学生是有能力自己解决遇见的难题的。因此,作为教师,要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著名教育家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联系。”我们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要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6.
赵先果 《考试周刊》2012,(82):36-36
很长时间以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不好.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要原因之一。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很早就认识到语文教学的这一弊端,极力主张语文教学“教是为了不教”,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才能把初中生自学语文的能力落到实处,让学生拥有主动的学习热情,在五彩斑斓的语文世界里任意驰骋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以下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7.
自学能力顾名思义就是自主学习的能力。它是能力结构的一种特殊能力。论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意义,一般有两种最基本的理解:一是认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学习主人这一角色彰显了出来,学生的学习在教学中从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变成了积极主动地自我探究,从“学会”变成了“会学”。二是认为学生有了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家华罗庚曾经倡导学生“要学会自学”,他指出:“任何一个人如果养成自修的习惯,都是终身受用不尽的。”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长期的重要目标。那么,什么是数学自学能力呢?数学自学能力是在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与技能的前提下,通过自学数学教材等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立获取数学知识、技能的能力;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阅读数学课本或有关的参考书、资料。深入理解和领会其精神实质,解答相应的练习或问题等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笔者在培养学生数学自学能力方面做了如下探索:  相似文献   

19.
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贝尔在论述数学教科书的作用及如何有效地使用数学教科书时,提出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材料的来源,而不能仅作为教师自己讲课材料的来源。因此,教会学生学习的重头戏就是教会学生阅读。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而自学能力是终身学习的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20.
一、遨游网络世界,激发探究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好一切知识、发展一切能力的前提条件,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强大内驱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