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敦煌太守云中裴岑纪功碑,系清雍正七年大将军岳钟琪远征西塞,在巴尔库尔城西五十里石人子地方发掘,移置敦煌。碑文: 惟汉永和二年八月敦煌太守云中裴岑将郡兵三千人逐呼衍王等斩首部众克敌全师除西域之灾蠲四郡之害边境艾安振武到此立海祠以表万世按上述碑文所载年月敦煌太守云中裴岑西征一事,史书中未见有相同的记载。《后汉书·西域传》卷七十八末段云:“顺帝阳嘉四年春,北匈奴呼衍王侵后部,帝以车师六  相似文献   

2.
初中《中国历史》课本第一册提到班超出使西域,至鄯善,夜袭匈奴营帐。班超对部属36人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辞海》“不”字条持同样说法。但查《后汉书·班超传》和《资治通鉴·汉纪》,班超原话均为“不入虎穴,不得虎子。”那么,“焉”字从何而来?近查新出版的《汉语大词典》一卷,  相似文献   

3.
关于东汉经营西域的过程,《后汉书·西域传》载: “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王莽篡位,贬易候王,由是西域怨叛,与中国遂绝。……十六年(73年)明帝乃命将帅北征匈奴,取伊吾庐地,置宜禾校尉以屯田,遂通西域,……。明年,始置都护、戊已校尉。……建初元年(76年)春,……章帝不欲疲敝中国以事夷狄,乃迎还戊已校尉,不复遣都护。……和  相似文献   

4.
务涂谷今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务涂谷今地考戴良佐汉车师后国务涂谷之名始见于《汉书》卷九六西域传下:“车师后国王治务涂谷。去长安八千九百五十里,户五百九十五,口四千七百七十四、胜兵千八百九十人。”①再见于《后汉书》卷八八西域传:“后王居务涂谷。去长安所居五百里,去洛阳九千六百二十里...  相似文献   

5.
敦煌写本钢和泰藏卷所述帕德克城考林梅材一问题的提出关于敦煌以西丝绸之路南道,《汉书·西域传》说:“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傍南山北,渡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后汉书·西域传》对敦煌与莎车之间丝绸之路沿线城邦的分...  相似文献   

6.
论匈奴僮仆都尉“领西域”“赋税诸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汉王朝政治文化影响进入西域之前,匈奴曾经施行对"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的控制。《汉书》卷九六上《西域传上》记载,"匈奴西边日逐王置僮仆都尉,使领西域","赋税诸国,取富给焉"。所谓"赋税",应体现制度化经济关系"。赋税诸国"的征收内容,除畜产、农产外,亦包括矿产、手工业制品和其他物产。匈奴向"乌桓民"征收"皮布税"的情形,可以在讨论匈奴于西域"赋税诸国"时参考。匈奴以此取得经济利益,有地域的限定。可能主要是"匈奴西边日逐王"以及东蒲类王、南犁汙王、呼衍王、伊蠡王等匈奴诸王所统领部族控制的地区。  相似文献   

7.
中国于汉、魏、晋、南北朝时称日本为倭。《汉书·地理志》:“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一些学者认为,古之称日本为“倭”,可能同“匈奴”、“鲜卑”一样,只是一种音译,因为日本民族称“和”,“和”为“倭”的谐音字。另一种说法是,日本人长得个矮,所以称“倭”。《后汉书·光武帝本纪》和《后汉书·东夷传》记录建武中元二年(57年)汉光武帝赐印给倭国。这是中国史书对日本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中元二年(公元57午)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赐以印绶。”当时的日本尚属于国家林立的状态,并无国名。其国王遣使入汉,愿为…  相似文献   

8.
释“行国”——游牧国家的一些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国之名最初见于《史记·大宛传》。所谓行国,就是“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匈奴而外,乌孙、康居、奄蔡、大月氏都是行国,即是说,它们都是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所谓行国,依裴骃《集解》引徐广的话,就是“不土著”。“不土著”的行国与“土著耕田”、“有城屋”、  相似文献   

9.
汉代训诂专著应当首推《毛诗诂训传》。据《四库全书总目·毛诗正义四十卷》云:“案《汉书·艺文志》:《毛诗二十九卷》,《毛诗故训传三十卷》。然但称毛公,不著其名。《后汉书·儒林传》始云赵人毛长传诗,是为毛诗。其字不从艸。《隋书·经籍志》载:《毛诗二十卷》,河间太守毛苌传,郑氏笺。于是诗  相似文献   

10.
库车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北缘,古称龟兹,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镇。《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班超给汉章帝的奏折中说:“若得龟兹,则西域未服者百分之一耳。”《太平御览》卷八九五记载前秦吕光在讨平西域后上疏符坚说:“惟龟兹据三十六国之中,制彼王侯之命。”可见其历史地位之重要。从公元一、二世纪佛教传入龟兹,到公元十三、四世纪伊斯兰教统治龟兹为止,在这一千多年,龟兹一直是一个佛教兴盛的地方。《晋书·四夷传》记载:龟兹“俗有城郭,其城三重,中有佛塔庙千所。”《出三藏记集》卷十一记载:“拘夷(即龟兹)国,寺甚多,修饰至丽,王宫雕镂立佛形象,与寺无异。”此书还具体介绍了龟兹的佛寺与僧尼数目:“达慕蓝(百七十僧),北山寺名致隶剑蓝(六十僧),剑慕王新蓝(五十僧),  相似文献   

11.
一、妻后母、报寡嫂是游牧民族普遍盛行的婚俗古代欧亚草原上的各游牧民族,都盛行一种妻后母报寡嫂的风俗.司马迁说,在匈奴人那里,普遍流行"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史记·匈奴传》)的风俗.从汉族出嫁匈奴的姑娘也得照此风俗行事.《汉书·匈奴传》说汉元帝时,王昭君先嫁给呼韩邪单于.呼韩邪死后,又嫁给其前妻子复株絫若鞮单于为妻.和匈奴同时的乌孙人同  相似文献   

12.
令居何在之我见赵鹏翥今永登县境内最早建立的县治当为西汉时的令居县。《后汉书·西羌传》:元狩二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出陇西,“北却匈奴,西逐诸羌,乃渡河湟,筑令居塞”。《水经注·河水》:令居县“汉武帝元鼎二年置”。由此可知,令居在公元前121年建立了塞,...  相似文献   

13.
一、高车国建立经过高车族是我国北方古老民族之一。历史文献上最早出现“高车”是东晋哀帝隆和二年,即拓跋代国昭成皇帝二十六年(363年)。其族源则可追溯到公元前的丁零。在公元以后的数百年间,活动踪迹不绝于史乘,并与同时期的汉、鲜卑、柔然及西域各族人民发生了密切关系。据《魏书·高车传》说:“高车,盖  相似文献   

14.
1987年,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宋衍申主编、苗泼、王景周副主编编写的、标明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材”的《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全书一册,不到40万字。我粗略地选读了其中的《尚书·牧誓》、《诗经·七月》、《左传·晋楚城濮之战》、《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货殖列传》、《汉书·武帝纪》、《汉书·张骞传》、《汉书·食货志上》、《后汉书·党锢列传序》、《后汉书·华佗列传》、《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国志注·让县自明本志令》等十二篇文选,觉得有的注释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5.
西域、敦煌文献所见回鹘之佛经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域、敦煌文献所见回鹘之佛经翻译杨富学回鹘与佛教的接触,始自漠北时代。《旧唐书·回纥传》载:初,有时健俟斤,死,有子曰菩萨,部落以为贤而立之。这里的"菩萨"在佛教中是指"觉有情"的仁人。时在唐武德至贞观年间(618~646年),说明早在7世纪上半叶,...  相似文献   

16.
《汉书·匈奴传》与《史记·匈奴列传》对校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汉书·匈奴传》与《史记·匈奴列传》的对校,可以发现班固较之司马迁在民族关系史料的处理上,有一定的补正之功,但其间更为明显地存在着以改字、移句、删节等手法来损伤史料,斥责匈奴的欠妥之举。笔者认为班固成段地补入征服异族以显中兴之业的载记,其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史家撰写意向不一所致,主要是由于以实力对比为基础的汉朝对匈奴的基本政策发生了根本变化所使然。文章再次强调史载要真实,史家应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17.
佛教是前六世纪至前五世纪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王子悉达多·乔答摩所创立的宗教,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号。西汉末年佛教开始传人我国。《三国志·魏志》卷三十注引《魏略·西戎传》说:“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支王使伊存口授浮屠(佛)经”。东汉光武帝的儿子,楚王刘英信奉佛教,《后汉书·楚王英传》说他“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佛)之仁祠”。与沙门和佛徒们共作斋戒祭祀。相传明帝刘庄也曾派遣使臣前往西域求取佛经,佛教徒称之为“汉明求法”。  相似文献   

18.
一、妻后母、报寡嫂是游牧民族普遍盛行的婚俗古代欧亚草原上的各游牧民族,都盛行一种妻后母报寡嫂的风俗。司马迁说,在匈奴人那里,普遍流行“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史记·匈奴传》)的风俗。从汉族出嫁匈奴的姑娘也得照此风俗行事。《汉书·匈奴传》说汉元帝时,王昭君先嫁给呼韩邪单于。呼韩邪死后,又嫁给其前妻子复株桑若鞮单于为妻。和匈奴向时的乌孙人同样有此风俗。汉解忧公主先嫁给乌孙岑陬。岑陬死,从兄弟翁归靡继王位,“复尚楚主解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姑师(车师)族就是乌古斯族、高车族,也就是后来的乌纥、乌护。他们使用的是突厥语,属突厥语族。维吾尔族的先祖—姑师(车师)族,在其历史的发展中。同化、融合了许多当地和西迁而来的其它民族的人民。文章最后对公元840年回鹘西迁的人数及当时在西域地区原有土著居民的人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钟嵘的身世与《诗品》的品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士庶天隔”的南朝社会中,钟嵘出身于士族还是出身于寒素,这是研究钟嵘身世的关键问题。过去研究者常援引《南史·钟嵘传》中“嵘虽位末名卑”(顾暠语)这句话,倾向于判定他出身于寒素。新近有人认为他是甲族和庶族之间的“士人”,“处于上下的夹攻之中。”其“社会地位亦去后门不远,仅仅略高于寒素一筹。”因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