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夜》是闻一多的诗集《死水》中的一首优秀的咏怀之作.作品艺术地揭露了旧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抒发了诗人决不沉沦于个人小家庭的安乐,关心国家命运,同情人民疾苦的爱国主义激情.《静夜》写于1925年,那时间一多已颇有名望.他年不到三十,已居于上层知识分子之列,成了蜚声国内的名诗人、名教授,过着安宁、舒适的生活,然而,他没有忘记祖国的飘遥,人民的血泪.他对个人生活小圈子外的社会不能不关切.他看到疮疮满目的祖国的‘各种惨剧’:外强侵略,山河破碎,百姓涂炭,哀鸿遍野……诗人不可能在血腥、呻吟和挣扎中的祖国人民面前闭目塞听,面对这痛苦,黑暗的现实、诗人不能不激起心底的受国激情.一颗关心祖国危难和人民疾苦的赤子之心在激烈地跳动,一团喷发于黑暗的烈火在熊熊燃烧.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诗人写出了这首炽热的爱国诗篇.  相似文献   

2.
《发现》是爱国诗人闻一多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原载诗集《死水》,全诗共十二句: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我来了,因为我听兄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相似文献   

3.
闻一多的第一部诗歌集《红烛》,全部内容意蕴凝结而成“红烛”精神,具有鲜明的个性风格和时代特色,以自由体式抒写闻一多浪漫主义的情怀,艺术上最大的特征:想象奇特,感情丰富,章节和谐,辞采华美,意象鲜明,正体现了闻一多早期的诗歌艺术观,即具备“幻象,感情,音节,绘藻”这四种诗歌原素,特别是诗歌意象的营造和抒情方式的选择,表现了闻一多当时的化情感特征和个性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4.
《闻一多诗歌艺术研究》是卢惠余十年来对闻一多诗歌的艺术价值进行的研究成果。作者自1999年开始研究闻一多,整整10年中,主要研究了闻一多②诗歌艺术风格之间的关系及其诗歌与其它先驱诗歌风格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闻一多研究中较薄弱的环节杂文进行多层面的文本解读及风格论析。指出闻一多的杂文继承发扬五四反封建的精神,从对儒家思想的剖析出发,进而批判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标志其批判理性的成熟。闻一多的大部分杂文写于抗战后期——内战爆发前,是用生命写就的争民主,争自由,追求光明的诗篇,具有现实战斗意义。诗人本质的闻一多,其杂文体现了诗与政论结合的特色,是其真善美人格的集中体现,有审美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6.
著名诗人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在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时,对篇名和一些词语、句子、标点符号等作了改动,体现了作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这里把现行的课文同发表在一九八○年二月十二日《人民日报》上的原作对照比较一下,  相似文献   

7.
一、丰丰满满的骈句骈句,讲究句式整齐,声韵和谐,辞藻华丽。骈句的这些特点,方便从多角度辗转抒写,能很好地渲染气势,表情达意。《阿》文成功地运用了骈句。一写阿房宫来历,“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阿房可谓横空出世,应势而生,倾天下之财而就,作者把它作为秦王生活与秦历史的一个缩影来隆重推出。二写楼阁的构筑,“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钩心斗角”,说不尽的繁丽,道不尽的精巧;“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问中带喻,问出多少神仙幻景,喻出多少天上人间!“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  相似文献   

8.
口技,俗称隔壁戏,是我国传统的优秀曲艺形式之一。本篇描述的是一次口技表演过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我国传统曲艺的精湛技艺,从而更加热爱放射着灿烂光辉的民族文化遗产。就本篇所写的具体内容来看,社会意义并不强烈。但是,它在艺术上颇具匠心,文虽简而笔法娴熟,事虽约而技巧高超。其艺术创作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加以总结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春节前后,北京剧坛,东风阵阵,个中有郭启宏新剧作——《天之骄子》。这是一部反映曹操临终传位,曹丕、曹植昆仲争权的话剧。它体现作者审视历史的睿智眼光、对人性深邃的思考,对人生终极定位的独特见解,风靡了观众,折服了评论家。普遍认为,这部历史剧业已超过郭沫若创造的高峰——《屈原》。其中作者精湛的艺术造诣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本文拟就剧本如何让剧中人互相审视中,表现作者的思想、完成创作意图,如何将两种戏剧观有机地融合等,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欧阳修论诗,曾提出“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梅圣俞诗集》序)的著名论断。不妨说,这篇《醉翁亭记》也是“穷而后工”之作。他一贬夷陵,再贬滁州。这篇传颂千古的名篇正是写作于滁州被贬时期。此作一出,流传极广,当时有一位名叫沈遵的音乐家,看了《醉翁亭记》之后,为文中所描绘的滁  相似文献   

11.
曹愚是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剧作家之一。他的《日出》深刻地反映了三十年代中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影响下的中国社会生活。揭露了那个“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制度的不合理,预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制度的危机。作者怀着强烈的爱憎感情,以犀利的笔锋深深地插入了黑暗社会都市生活的内脏,写出了腐烂阶层的崩溃,宣告了魔鬼们的末日,表现了无辜者的牺牲,为被侮辱者被损害者鸣不平。作品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这里有:堕落而无力自拔的交际花陈白露,正直善良的下层知识分子方达生,投机倒把买空卖空沉溺于醇酒女人的银行家潘月亭,趋炎附  相似文献   

12.
王惠杰 《中学文科》2006,(12):89-89
《背影》的艺术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抓住特定环境下展示父子之间的深情厚谊。作者没有像其他文章一样去写父亲的正面,而是抓住父亲的背影,用极简练的速写笔法,抓住传神的细节描写。勾勒出一幅淡淡的、灰暗的背影轮廓,创造出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给我们以自由想像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13.
《航空港》是加拿大作家阿瑟·黑利写的一部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长篇小说。小说一出版就轰动了整个西方世界。它被列在《纽约时报》畅销书目的时间达64个星期之久,其中有30个星期名列第一。1974年该书在伦敦为作者赢得了第一枚“潘神”奖。《航空港》之所以对读者有着超乎寻常的吸引力,不仅在于整体的构思与布局,而更重要的在于其高超的思想境界与精湛的艺术手法。总括全书,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4.
《琵琶行》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描述了一位曾在唐帝国首都长安的琵琶女的沦落身世,表现了作者对封建社会女艺人的悲凉境遇的深刻同情,同时抒发了诗人政治上遭到打击后,被贬的愤慨不平。《琵琶行》能感人至深,成为千古流传的不朽名篇,不仅在于它的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更重要的在于它成功的艺术魅力。首先《琵琶行》以强烈的节奏、出色的音乐描写而引人入胜。诗中用“急雨”、“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幽咽泉流”、“冰泉冷涩”。“银瓶乍破”、“如裂帛”、“水浆进”等生动形象的比喻,使瞬息万变稍纵即逝的抽象音…  相似文献   

15.
《野草》是鲁迅创作的唯一的一部散文诗集,在鲁迅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诗集写于一九二四年九月至一九二六年四月。当时的鲁迅还不是一个阶级论者。后来鲁迅并不满意《野草》所流露出的思想情绪,认为其“心情太颓唐了”,“日在变化的时代,已不许这样的文章,甚而至于这样的感想存在”。但肯定:“我的那一本《野草》,技术并不算坏。”确实,无论是题材选择、主题表现、艺术构思和语言运用,《野草》都有独特的风格,显示出作者的匠心和才华。本文仅就其艺术特色进行一些探索,以就正于读者。  相似文献   

16.
《九歌》的艺术特色刘复初屈原的重要代表作品《九歌》是一组体制独特的抒情诗。这个组诗脱胎于楚地民间巫术祭歌,经屈原精心加工创造,达到了相当完美的艺术水准。特别是《九歌》吸收了楚地民间文学艺术的精华,格调绮丽清新,玲珑剔透,充满宗教神话色彩,弥漫着浪漫主...  相似文献   

17.
《繁星》(六年制第七册22课)是巴金赴法留学途中在海轮上写的一篇散文。作者把观察大自然的行动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融为一体,富有特色。(一)移情入景,情景交融这篇课文,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深深地打动读者的心。这不仅因为作者在课文中有传神的景物描写,更由于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注入了真挚的感情,抒发了深切的感受。作者凝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于笔端,他所描绘的星天,带有母亲的温柔和亲切。“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相似文献   

18.
一篇感人肺腑、扣人心弦的散文,往往以立意和文笔取胜。《岳阳楼记》就是这样的一篇散文。《后山诗话》称“范文正公为《重阳楼记》,用对语说时景,世以为奇”;王辟之说《岳阳楼记》、岳阳楼、苏子美的书石、邵竦的篆额“世谓之‘四绝’”。《岳阳楼记》的作者叙述事件,描写景物,抒发感情,就象画家描绘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山水画一样,有惊人的技巧。宋人林正大曾把它概括写成《水调歌头》词一首:  相似文献   

19.
2005年出版的贾平凹的《秦腔》是中国当代乡土小说的力作,被誉为“当代乡村变革的脉象,传统民间文化的挽歌”。贾平凹以其雄厚流畅的笔触为自己的故乡,也为中国乡土大地树起了一块牌子。撇开小说呈现的纷繁复杂的生活、文化脉象以及作者的矛盾和困惑不谈,单看小说的艺术手法,笔者以为,  相似文献   

20.
小学社会课是一门综合性的、有关社会知识的、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的、思想性强的新型学科。它的教学内容非常广泛,包括社会生活、历史、地理以及法律与常识。社会课第一册第十九课《中秋节》,课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美丽的两幅插图栩栩如生地勾画出了中秋月圆的美景,以著名诗句说明了月圆是团圆的象征,进而抒发了人们想念亲人、思念故乡、渴望团聚的美好愿望。根据本课特点,我在教学中从体现教学的形象性、情感性、知识性、思想性、审美性等艺术特征入手,进行了尝试,教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