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宪民 《精武》2008,(2):6-8
黄达生,是岭南著名武术家,洪拳巨子,现任广东省武术协会副主席。虽曾在各种传媒上多次见过他的大名,愧我寡闻,直到周至荔先生介绍后,才略晓其平生:黄先生1938年出生于广州,父亲是洪拳圣手黄添老前辈。黄先生初从乃父习洪拳,后又转易多师,因其天资聪颖,加上练功勤奋,习武数年,洪拳精华便已全部烂熟于胸。老前辈们夸奖他是“古贤行止,豪侠义烈,兼而有之”。黄先生为人性格豪爽,乐于助人,艺成后多次与人较技,屡战屡胜,洪拳“大波”之名遂蜚声岭南。最值得称道的是,他深谙洪拳的伟大之处在于历代师祖把武德拳规上升为人生观,成为做人的基本准则。黄先生常说:“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更强调做人的道理。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首先要做一个好人。好人就是用武德和社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的人。练拳不忘爱国,以社会利益为重。武人要不忘自己的社会责任。”这些掷地有声的话语着实令我们敬佩。近年来。黄先生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发展洪拳上,奔走呼号,孜孜不倦!这种“鞠躬尽瘁”的精神,使接近他的武林同道们,都为之感动。在这里刊出近日对他的专访,希望能使读者朋友开阔眼界,从更深层次上去了解岭南洪拳。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个拳师,他20岁迷上了鸭子,至今已有28年的历史。他能维妙维肖地模仿鸭子的各种形态、动作,还能演练一套十分罕见的“鸭拳”。这套鸭拳曾使他名噪一时,因而他得了一个“活鸭子”的绰号  相似文献   

3.
清人陈鑫在《学拳须知》中强调,“学太极拳先学读书,书理明白,学拳自然容易。”太极拳艺术大师杨禹廷说:“打拳打个理。”这是先辈拳人给我们后继学子的至理名言,不可不悟。太极拳博大精深,拳理源于老子、易学,不理解拳理,难于练好太极拳。一般健身无须过高苛求,如果深入修练必须读书,懂得拳理。笔者认为,习拳有一个公式,“认识──理解──明白──懂。”认识,可以到各公园看人练拳,这是直观认识;还可以问拳师,请都教练,这是听中求认识;读太极拳理论书、拳书、以及对名拳师专访的纪实类文章,从中体会太极拳的拳理拳法,…  相似文献   

4.
赵国仁 《中华武术》2004,(10):50-50
每个太极拳爱好者对诸如“虚灵顶劲”“松肩沉肘”“含胸拔背”等要领都非常熟悉。在一次和拳友们谈论时,某拳友言道:“这些要领我早就领悟了,不必考虑自然就能做到。”他真的“领悟”了吗?  相似文献   

5.
吴宪民 《精武》2008,(6):14-16
陈广路这个名字,在大多数读者的眼里是非常陌生的,对于哈市武术界的年轻同道来说,恐怕也不大熟悉。然而,黑龙江老一辈的武术家,如陈再实先生、张继修先生、王连成先生、孙铭九先生当年都曾经器重他,对他表示关怀和敬意。陈广路先生是怎样的人?为什么得武林前辈的器重?他在什么精神的驱动下,沉寂三十年后又奋然提笔著书弘扬中华武术的瑰宝——天罡绵掌拳?乍暖还寒的阳春三月,本刊记者对其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6.
冯社敏 《精武》2008,(4):38-39
拳学“顿悟派”、当代学者李虎先生主张“以禅为体,以拳为用,禅拳不二,拳道一如”。他的《大成拳顿悟之法门》一书,是对他的恩师王选杰先生心灵的感应沟通,是他从生命本源处流溢出的悟性灵性。  相似文献   

7.
去年末,国际乒联第五任主席徐寅生从塞浦路斯尼科西亚主持国际乒联执委会和执行局会议返京不久,即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他引用“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句中国古训,来比喻他将在国际乒联任职主席期间的工作指导思想。 徐寅生说:“国际间的事情要靠大家一齐来办。在国际乒联这个大家庭中,有不少热心人他们有很  相似文献   

8.
张大勇 《围棋天地》2004,(11):50-53
尽管日本棋院理事长是加藤正夫棋道生涯中获得的最大“头衔”,但是他最希望后人记住“名人加藤”的称号。从胜负师到棋坛政要究竞有多远?5月8日,在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的邵宏伟先生的协助下,这个集“杀星”、名人、棋院理事长于一身的传奇人物接受了本刊的专访。  相似文献   

9.
围绳困兽     
杜克 《新体育》2011,(3):72-73
“比赛没有结束” 拳怕少壮,48岁的前世界重量级拳王霍利菲尔德也许真的不该再出现在拳台了。他的密友吉姆·托玛斯忧心忡忡地说:“他是世界上唯一赢得过4次世界冠军的拳击手,但我不想骗他,不管有什么样的后果,我都要劝劝他,实际上,在2003年他被托尼击倒后,我就劝他退役,而他的反应是和我断交,现在看到他48岁还在打拳,我很伤心。”  相似文献   

10.
彭碧波 《武当》2014,(7):16-17
关于“唐手拳”的由来,在唐手拳门内有不少神奇的传说,而此拳为“鸿钧老祖所传”的说法则最为经典。鸿钧老祖便是元始天尊,而且“先有佛爷后有天,鸿钧老祖还在先”。这些传说虽然荒诞,但却朦胧地反映了唐手拳的历史非常悠久且与道教有关。关于唐手拳的命名,据说是在创立之初,人们用它搪挡御敌,故称“搪手拳”。至唐朝时期,搪手拳大为盛行。但因“搪”与“唐”同音,后辈又将“搪手拳”改称“唐手拳”,简称“唐手”。  相似文献   

11.
五祖拳是福建南拳的主要拳种之一。由于历代史料缺乏对其的文字记载,因此,关于五祖拳的源流、发展以及有关技法的理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对五祖拳的源流提出如下观点:(一)“拳有五祖”与“五祖拳”不能混淆;(二)“太祖拳”不能代替“五祖拳”;(三)蔡玉明是“五祖拳”的创始人;(四)现今“五祖拳”的不同流派。  相似文献   

12.
张源侠 《精武》2008,(1):28-28
最近武术网上有件不大不小的轰动事,某绵拳弟子与某心意拳名嘴公开比武,结果心意拳一方落败,此事起因是,那个绵拳弟子的老师在武术网上公开说:“打个比喻;心意是他中学学的课程,绵拳是他研究生专修科目。”  相似文献   

13.
吴剑锋 《武当》2013,(1):7-9
内家三拳,一般指形意拳、太极拳和八卦掌。以圆为基本特征的内家三拳,不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圆运动风格,而且形成了一套圆运动理论拳法。虽然三拳在演练风格上各有特点,但拳理拳法同出一源,总离不开一个“圆”字。布学宽先生生前常说:“太极拳划圆,八卦掌走圆,形意拳打圆。如能三拳交替习练,用心体悟圆理,对健身有益,对技击有用,千万不要忽视。”  相似文献   

14.
自从数月前英国人鲍勃·霍顿主持中国足球队后,他同时也就成了我们“足球村”的主角。我们在“追踪国脚”时,接连推出了《霍顿其人》、《霍顿的“处女作”》两篇报道。肯定是一种缘分,那么多报章媒介,霍顿对我们的杂志情有独钟。 5月末国家队第二次在上海集训,本刊又派出记者前去采访,我们原想主教练霍顿一点中文不懂,就没有把刊有以上两篇文章的第4、5期杂志送给他,而是送给了他的翻译谢强。不成想霍顿对他根本看不懂的《新体育》极感兴趣,特别是对我们写他的文章更是爱不释手,他说他一定要好好保存,并想多要两本寄给他的朋友。 第二天训练结束时,霍顿还亲自走到记者面前表达了他对《新体育》的友好和感谢。 后来,作为“交换条件”,《新体育》自然被霍顿优待了一番,他不仅接受了本刊记者马寅的独家专访,还欣然赠言祝福所有《新体育》的读者!  相似文献   

15.
绵掌拳小议     
绵掌拳又称短打拳。早在1567年明代抗倭英难戚继光所著(记效新书·学经捷要》文中有记载。该拳种主要流传河北省保定地区高阳县一带。我老家就在高阳县边渡口乡西柳沉,树。父亲杨峻岭生前回忆,他从小在武术之乡习拳练武。那时大入鼓励小孩,谁好好学拳就给谁买烧饼吃。他练过绵拳拳、燕青拳徒手拳种以及昆仑刀、沪手钩、九节鞭、春秋大刀等刀枪器械。他曾在徐州币1956年武术比赛中获奖。我会年54岁,12乡时跟父亲学过“绵掌拳”,至会未忘。早晨跑跑步,到南郊彭园或“纪念塔”国内练练此拳。绵拳拳的主要特点是:套路短小精悍,一个路有…  相似文献   

16.
从医41年的洪昭光教授是北京安贞医院高干病房的主任,是我国著名的预防医学和心脑血管病专家。他的养生讲座在本刊连载后,深受读者欢迎,反响强烈,为了对他有更多的了解,本刊特邀记者秋野对洪教授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7.
近代著名武术家孙禄堂在其《拳意述真》一书中,曾提到能达到“不见不闻”武术上乘功夫境界的,形意拳有李洛能、八卦掌有董海川、太极拳则有杨禄禅。 所谓“不见不闻”,就是当遭受敌人的突然攻击时,虽目未见到,耳未听闻,亦能本能地避开,不受攻击。李、董、杨三人是否真的具有如此功能,不得而知。但是,“可见可闻”的功夫,亦即只要目能看到,身能听到,就可以本能地作出正确的反应,克敌制胜。这在近代甚至当代的著名武术家中,是大有人在的。 “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这是对武术已达上乘功夫的写真。具有这种功夫的武术家,在对敌  相似文献   

18.
武术小百科     
△.拳术:是武术中徒手技法的总称。我国的拳术种类很多,在广大的农村、城市,到处都有各具特色的拳种。据统计,大约有几百种之多。有以地区、山脉、划分的,如“南拳”、“长拳”、“少林”、“武当”、“峨嵋”;有“内家拳”划分的形意、八卦、太极和“外家拳”的查、华、炮、红等;从创始人的姓氏命名的有:燕青拳、二郎拳、太祖拳、洪门拳、孔门拳、岳家拳、戚家拳等;也有以据其基本动作的特点划分的有劈挂拳、通臂拳、弹腿门、戳脚、绵掌、地躺拳等;象形类的拳术有:鹰爪拳、螳螂拳、猴拳、蛇拳、龙拳、鹤拳、虎拳、醉拳等。拳术,是按照不同拳种的结构,风格特点和特有的运动规律,由几十个徒手动作所组成的、整套练习,俗称“套路”,而且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各种不同风格和特点的拳种流派。△.长拳:属外家拳,一般称为是查、华、炮、红拳,戳脚、翻子、少林、六合等拳术的总称。另外,古时也有专称长拳的拳种。现代长拳是解放后发展起  相似文献   

19.
<正>出拳类拳操为布衣拳五类基础招法之首,也是布衣拳的入门套路。布衣拳谱提出:“出拳类有三招,前腿拳、后腿拳、侧腿拳,以拳面而击,拳形有掼、立、勾四法”。在布衣拳里有“武以出拳霸天下”之说,话中的“出拳”指的就是出拳类拳操,可见出拳类训练在布衣拳中具有重要地位。更多出拳类招法也在摆掌类、运肘类、抖身类和抬腿类拳操中不断被组合运用。出拳类拳操动作名称有:抱拳起势、跪步勾拳、坐步立拳、扑步撩拳、侧步掼拳、上步勾立、退步掼拳、回拳收势。  相似文献   

20.
吴宪民 《精武》2008,(5):14-16
“寻门而入.破门而出”。练大成拳最终成就了自己的拳艺面目与神韵,这是林学伟先生拳学艺术上的一大特点。他在“大成拳教父”王选杰先生的拳法基础上.苦苦研习,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终于形成了个人的拳艺风格。据其师信阳大成拳家李照山先生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