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馨家园”这个美好的字眼,其实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指我们栖息的场所;二是指我们精神寄托的港湾,心灵放飞的天空。许多小朋友的作文正是从这两方面来描写、礼赞这一片宁静的乐土。三年级小朋友黄蓉蓉的作文《爸爸的笑》是描写父亲的笑的。爸爸因工作辛苦很少有笑容,但是有一次小作者用彩画鹅卵石勤工俭学时,终于爸爸的“脸上露出了微笑”,因为孩子的懂事使他感到了由衷的欣慰。四年级小朋友陈旖旎的《黄金时间的风波》写了一件许多家庭里常见的事:双休日黄金时间里争抢电视频道。小作者要看动画片,妈妈要看电视剧。乘她们母女俩唇枪舌剑…  相似文献   

2.
每一个孩子都在成长着,成长的路上留下脚印一串串,有的深,有的浅,但都是那么可爱,那么亲切,那么值得纪念。一年级小朋友于彬的作文《自己回家》记叙了一次自己单独回家的经过,事情虽然很小,文笔也很稚嫩,但从中洋溢着的那种正在健康成长着的勃勃朝气却震撼人心。“我要做一个遇事沉着的好孩子。”这是小作者通过自己回家这件事以后发自内心的呼唤,真挚感人。二年级的小朋友程任辉的作文《捐款》则让我们看到他那金子般的心:纯真、热情、善良。通过捐款,小作者懂得了一个道理,同时,也让许许多多读过《捐款》的小读者懂得了一个道理:“其实,你…  相似文献   

3.
校园故事多。本期“校园传真”栏目刊出一组作文,真实地记录了校园里的新奇故事:学习、娱乐,矛盾、友谊,诚信、误会,题材广泛,琳琅满目,从中可以感受到校园的温馨和生机。二年级小朋友杨振欧的作文《课间小事》写的是小作者做“调解员”的经历,事情不大但“功劳”不小。三年级小朋友范麟熙的《难忘的游园会》记载了一次特殊的校园活动:它成了小朋友的盛大节日,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你看这里有“零食宝宝”馆、拍卖行,那里是网吧、气球吧,都是小朋友们自己设置的“景点”。校园活动重在参与,大家从中锻炼了才干,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四…  相似文献   

4.
看“绿野仙踪”栏目的作文,就像随着小朋友的足迹,到祖国的大江南北去旅游了一次。扑鼻而来的是春的气息,目光所见是秋的美景,耳旁回荡着的是小朋友的欢声笑语,读这样的作文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二年级小朋友孙博睿的作文《放风筝》记叙了一次放风筝的经过,文字虽稚嫩了一点,但也写得趣味盎然,童心尽显。“大金鱼”好不容易飞上了天空,这时,“从‘海’的那边飞来一条‘红鲤鱼’,它们俩摆着长长的胡须,像在亲热地打着招呼”。多么丰富的想像,多么贴切的比喻,小作者紧紧抓住了两只风筝造型上的特点来进行描写,生动而准确。三年级小朋友方东荣…  相似文献   

5.
世界五光十色,生活精彩纷呈,人生百味交集。“甜酸苦聊天室”正是大家倾诉衷肠的好地方:一句话,一件事,一书,现实与幻想,欢乐与痛苦,都是“聊天”的好话题。二年级小朋友聂鸣华的作文《种豆记》告诉我们“种瓜瓜,种豆得豆”,瓜豆之收也需付出辛勤的劳作。我们相信,作者一定是从种豆失败的经历中得到了教益。三年级小朋顾意琴的《后悔》和六年级小朋友许爽的《都是玩笑惹的》都写了自己做过的错事:前文写小作者平时学习马虎大,考试时出错吃亏,真是“后悔极了”。俗话说“少壮不努,老大徒伤悲”,后悔意味着觉悟,现在努力还来得及。后文叙比较…  相似文献   

6.
一、集束型活动作文教学的提出 现实的作文教学现状并不容人乐观。现用教材中虽有作文训练安排,但是,有的训练内容与本单元阅读教学内容没有丝毫关联,如四年级上册习作七《记一件打动我们心灵的事》、五年级上册习作五《记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有的训练内容情感、兴趣指向单一,没有面向全体学生,学生不感兴趣,无话可说,有的甚至会使儿童受伤的情感雪上加霜,如六年级上册习作二的“写一篇习作,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爱”,以及习作四的“写一篇描绘剪纸作品的习作”等等。  相似文献   

7.
小朋友写的幽默故事有着显著的特点:通常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很少有虚构的成分,真实质朴。这些事情本身具有幽默的因子,反映出了少年儿童天真稚拙的情态,引人发笑,它们不是为了幽默而幽默。本期“幽默大转盘”刊出的一组作文就是这样的。三年级小朋友宾雪的《童年趣事》的确非常有趣,自己全副武装准备对付虎虎哥哥的再一次“侵犯”,结果等来的却是大姨妈。事情本身非常富有戏剧性,让人读后忍俊不禁。四年级小朋友张继松的作文《虚惊一场》写的是:班上来了新老师,小作者既新奇,又紧张。他感到老师的“目光吓人”,生怕受到批评,所以忐忑不…  相似文献   

8.
书声朗朗,歌声嘹亮。校园好风光,校园故事多,校园是生机勃勃的地方。二年级小朋友吕泽昊的作文《下雪了》写的是校园雪景,小作者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玩得“身上全是雪”,真是“过了一把瘾”。三年级小朋友朱嘉诚的《第一次领读》写出了小作者第一次在课堂上领读英语时的情景,从紧张、害怕到最后完成任务,心理活动比较复杂,文章写得有声有色,真实感人。刘晓雨的《打野鸭》写得像一篇武侠小说:小朋友在球场上做“打野鸭”的游戏,一个个身手不凡“,灵猿上树”“、追魂夺命”这些招数着实让读者们开了眼界。吴丹嫣的《掌声》记载了小作者参加…  相似文献   

9.
一.从一道作文命题说起 1991年福建省中考作文题是《记我学作文中的一件事》,有的考生写自己学写作文过程中的一件事,有的考生则写自己学别人写的作文中的一件事(如学钓鱼)。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原来作文题本身就是一个有歧义的短语,上述的不同理解正是因为对作文题语法结构层次的不同分析而产生的: a.记我学作文中的一件事 b.记我学作文中的一件事这两种理解都合逻辑,合情理,也合乎语法规则,因此,尽管有的考生写了看来与“学作文”风马牛不相及的“学钓鱼”,也不能判为“脱题”,因为该考生看过一篇《钓鱼》  相似文献   

10.
常有人这样批评现在的孩子,说当今的独生子女只知道被爱,却不知道爱人。事实真是这样吗?读一读本栏目的几篇习作,我可以为我们的同学们骄傲地说一句:我们的同学们是懂得爱人的,他们的心中有着“大爱”!一年级小朋友汪光凯的习作《一块小蛋糕》,写了他的哥哥因为小作者的作文被当做范文,而用自己的稿费买蛋糕“庆祝一下”的事。这篇习作是他的哥哥六年级学生汪琦代他寄给我们的。汪琦在信中说,他是《作文世界》的读者“,很有幸”在《作文世界》上也发表过习作。因此,他尝试着代弟弟投稿。“投稿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他能够在同龄(人)中炫耀一番…  相似文献   

11.
万花筒,是一种我们少儿喜欢的玩具。它用硬纸做成长筒,采用玻璃镜片和一些塑料颗粒,运用光学原理让我们看到五彩纷呈而又千变万化的事物。所以,“生活万花筒”专栏是最贴近小朋友生活的,它采用多角度、多色彩,甚至变形的方式来反映光怪陆离的生活现象,从而为大家提供自我观照的窗口和自我表现的舞台。本期“生活万花筒”栏目刊出四篇作文。二年级王梦琳小朋友的作文《洗手帕》写到小手帕在轻轻地呼唤小作者,这是一种童话般变异的写法,实际上表达的是一种真实的心理活动。小作者心里有一种声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手帕应该自己洗,而不是…  相似文献   

12.
我们的校园总是那样充满活力,总是那样生机盎然,我们的校园每一天都是新的,都在发生神奇的变化。这一次的“哈哈校园”专栏又要告诉我们许多有趣、精彩的故事了。二年级小朋友章立远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写了一次难忘的主题中队会,小作者“过把瘾”做了一回“表演艺术家”,深感“看事容易做事难”,体会到艺术表演的甘苦。三年级小朋友吴梦婉的作文记叙了一堂饶有趣味的科学课。老师启发学生的科学想像,不拘一格,简单而有效,同学们的表现千姿百态,有的很成功,有的则出了洋相。这两篇作文叙事比较简单,但都写出了情趣。陆莹同学的《新同学来…  相似文献   

13.
执教者:南昌市射步亭小学徐爱萍老师 课题:《帮助小同学》 (上课铃响,教师进课堂,师生相互问好。) 师:今天我们学习运用挂图,仔细观察,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方法(板书:看图作文)。学校开展“学守则,见行动”以来,小朋友争做好事(出示挂图)。这张图所画的就是少先队员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中的一件好事。请大家仔细看一看,这张挂图绘的是一件什么事? (学生聚精会神地观察挂图。) 生:图上画的是一名少先队员热心帮助小同学的一件事。 师:这堂课的内容,就是看图写好这件事,有谁能给作文定个题目。  相似文献   

14.
捐款     
幼儿园要去儿童福利院慰问演出并让小朋友自愿捐款。有的小朋友准备捐5元,有的小朋友准备捐10元。强强的妈妈对老师说:“强强说捐的钱越多就越有爱心,所以他捐的钱要最多。”结果准备了50元钱。老师能收这50元钱吗?如果你是老师,你会如何处理这件事呢?  相似文献   

15.
《捉萤火虫》一文是江苏省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所教的四年级学生写的一篇作文。李吉林老师要求学生按照事情发生的顺序写一篇暑期记事,材料由学生自选,题目由学生自拟。捉萤火虫,这是小朋友感到有趣的事,但要写得有儿童情趣,这对四年级的孩子,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李吉林老师从事情境教学实践,在作文教学中重在  相似文献   

16.
一、着眼合理,说教材的使用《童年趣事》是人教版大修订教科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习作内容。本单元的两篇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童年的发现》以及选读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都写出了童年的精彩,都充满了童真童趣,能勾起学生对自己类似经历的回忆。本次习作要求“选择一两件最有趣的事写下来”“,写清楚事情的经过”“,还可以写写从这件事中明白了什么”。六年级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写一件事的方法,要写一个童年故事并不难,但要写出“趣”却也不大容易。因而这一次的写作指导课,我拟定以下三个教学目标:一是继续进行记事作文训练,要…  相似文献   

17.
在号称“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敖德萨,有一所学校,发生了一场由争夺中奖彩票而掀起的轩然大波。这场风波,牵涉到的人和单位,有七年级学生、少先队中队长、班主任、教师、校长、学生家长、报社、州教育局、市财政局直到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教育部、财政部,几乎囊括了苏联社会的各个部分。也许因为这件事震动的面太大了,苏联《真理报》竞不得不为这件事开动宣传机器,遮一遮丑,企图把这场风波平息下去。承担这项任务的作者先生,真可谓费尽了心机,他拐弯抹角,东拉西连,硬把这件事和剧院里上演的喜歌剧联系起来,并且把这出喜歌剧的剧名拿来作为文章的题目,叫做:《朋友们闹得不可开交》。其用心就是说:这是一场“喜剧”,只不过舞台大一点,大家看一看笑一笑也就完结了。  相似文献   

18.
本期“梦幻天空”栏目刊发的作文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小朋友们虽然采用了梦幻(童话和科幻)的形式,但所写的内容都来自现实,都是小朋友对生活的有感而发,所谓“精骛八极”而又“感物言志”。你看二年级王相小朋友的作文《云》以我们记忆犹新的麦莎台风为背景,幻想人类能像天上的白云一样,一会儿变成大象,一会儿变成骆驼,一会儿变成狐狸,一会儿变成小鸟,生活是多么的五彩缤纷。三年级徐怡颖小朋友的《多功能超级书包》题材不算新颖,但写得情真意切:现在小朋友的书包太大、太重、太繁复,所以他设计了一种太空超级书包,有红、黄、蓝三个键,分别代…  相似文献   

19.
所谓“绿野仙踪”,是小朋友探寻大自然无穷奥秘的足迹,亲近、欣赏大自然美丽风景的记录。从本期《绿野仙踪》栏目刊出5篇作文来看,小作者或者去踏勘祖国的名山大川,美不胜收;或者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尽情地游玩,野餐、钓鱼、骑骆驼,乐而忘返。他们用独特的色彩编织起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图画。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以奇险著称,而四年级小朋友刘盈盈的作文《我喜爱九华山》却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那就是幽静。小作者写道:“九华山上安静至极,在一个地方,你大叫一声,整山都听得见。”安静的气氛与佛教名山倒也吻合。在嘈杂、…  相似文献   

20.
“温馨家园”的魅力在于温馨,温馨的故事,温馨的亲情,这种温馨的故事与亲情都发生在家里,所以“我爱我家”,爱家里的每一个人。二年级小朋友李晓丹的《我给妈妈添衣裳》叙述了小作者秋夜为看书入迷的妈妈添衣服的故事。可别小瞧了这简单的事,能够关心别人是培养伟大人格的开始,由关心妈妈再去关心别人,这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意思。文章写得简朴而细腻,感情纯真,所以能感动读者。四年级小朋友葛肖肖的《放大镜》,故事更完整些,亲情也更浓烈。爷爷眼力不好,看书时书本“几乎贴到脸上”,小作者便做起了有心人,一天一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