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亮 《软科学》2011,25(3):8-12,17
以河北省为例,通过对2008年和2007年有关数据的实证分析,探究现行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政策取向,认为对地方既得利益的考虑是影响河北省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的决定性因素。在此基础上,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对人口密度低的地区、标准财政供养人口比例高的地区和民族自治县有所照顾,具有一定的均等化效应。但同时也对人均财政收入高的地区倾斜,存在非均等效应。整体呈现渐进性的改革特征,政策取向仍是维护地方既得利益,而不是均等化。由于过度地考虑既得利益,财政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财政努力产生了反向激励作用。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财政均等的中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近年来中央财政对地方转移支付的绝对额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长,但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地区间财政能力差距却日益扩大.为了缩小地区间财政差异,有必要对作为财政均等化主要手段的转移支付制度加以改进,逐步弱化目前以税收返还加专项资金配套为主的转移支付模式,构建以均等化为目标的转移支付体系.为使改革方案在政治上具有更高的可接受性,可以设定中央对地方资金返还的最小数额,并根据不同地区的财政能力加以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3.
笔者从我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试图探讨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的最佳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取得了令世人惊叹的成绩,但与此同时,我国的区域之间省与省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和财政能力差距也越来越大,这就直接导致各区域,各省份和城乡之间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差距加大.而财政均等化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力保证,因此,实现地方政府间财力均等化才能达到社会公平公正的目的,进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笔者从我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试图探讨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的最佳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的转移支付是财政制度中的一个重要制度。由于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着很多的弊病,导致该制度在调节各区域或省份的差距、社会公共产品的均等化方面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在分析了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弊端并结合国外相关发达国家转移支付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7.
蒋茜 《科协论坛》2007,(8):430-431
本文主要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探讨如何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从而实现教育资源更合理的分配。  相似文献   

8.
基于1994—2016年中国22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别采用动态面板空间、合成控制法等估计方法,本文开拓性地考察了财政转移支付对区域技术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转移支付对地区技术转移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且其对西部大开发地区的影响效果更加突出;在空间分布上,财政转移支付对技术转移的影响存在空间自相关性,财政转移支付增加会显著提高相邻地区技术转移水平。同时,为了弥补传统计量估计的缺陷,以2000年西部大开发政策为出发点,本文运用合成控制法直观地分析了财政转移支付对区域技术转移的影响。研究表明,在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之后,西部大开发9省份的技术转移较控制组省份的技术转移增长更快,且在2002年后西部大开发9省份的技术转移平均水平超过了控制组省份,说明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能够有效缓解西部大开发地区与非西部大开发地区技术发展不平衡态势,一定程度促进了西部大开发地区技术转移。西部省区的比较发现,以西部大开发政策为代表的财政转移支付对贵州省、甘肃省的技术转移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
财政转移支付是协调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手段,其目标是实现各地区间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大致均等。本文从对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现状考察入手,系统分析了现行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结构和功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既得利益”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张芳  ;陈莉  ;赵宏霞 《现代情报》2014,34(9):162-165
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使金融机构和第三方支付等支付主体纷纷抢占移动支付平台。第三方支付在移动支付市场迅猛增长,使其在移动支付中逐渐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本文主要研究金融机构和第三方支付的竞合关系,通过建立两者在完全信息条件下的静态博弈模型,对模型均衡解分析得出开展移动支付业务的约束条件,指出双方可能的运营模式和影响因素并得出最佳策略为双方合作运营共同主导移动支付平台。  相似文献   

12.
曹瑞芬 《资源科学》2014,36(6):1211-1219
耕地资源既能产生生态效益,为整个社会提供生态福利,具有正外部性,同时也会因为不合理利用而损坏人类的福利,产生负外部效应。仅仅估算耕地的正外部性价值量,可能会高估耕地保护经济补偿额,不利于耕地保护政策的实施。本文以湖北省102个县(市、区)为例,分别测算了耕地的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价值量,进而得出耕地的净外部性价值量;此外,通过测算各区域内部的外部性需求量得出耕地保护的外部性盈亏水平,并据此实施跨区域的财政转移支付,以均衡各区域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①湖北省大部分地区的耕地对外界环境均起到了正面影响,但省内耕地资源的净外部性水平差异明显;②扣除区域内部的外部性需求量,湖北省共有41个县(市、区)耕地保护的外部性有盈余,属于财政转移支付受偿区;同时,共有61个县(市、区)耕地资源的外部性处于亏损状态,属于财政转移支付支付区;③财政转移支付行为具有一定的现实可操作性。各个县(市、区)的转移支付额占当年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比例较低,约为0.007%~5.030%,均在政府可承受的范围内。研究成果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的实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协调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手段,其目标是实现各地区间社会公共产品与服务水平的大致均等化.针对我国目前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均衡地区间财力力度不足的矛盾,运用马尔柯走分析方法,构建在"用脚投票"机制下的转移支付均等模型.  相似文献   

14.
定性分析产业转移中金融支持的作用.从系统动力学视角提出产业转移中金融支持的基本分析框架,结合金融生态环境的正反馈特征,分析产业和政府资金流、人才流和金融业发展环境的因果关系,建立金融支持系统流图和系统动力学模型,应用Vensim PLE对模型进行仿真模拟,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模型对金融支持的实际演化过程具有较高的拟合程度,并能够为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国家发展战略。影响创新驱动的因素复杂多变。职务发明人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原动力,其权益保护直接关系着科技创新的成效,决定着创新驱动发展的步伐。文章从创新驱动发展的视角考察我国职务发明人权益保护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金融风险的制度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波 《软科学》2003,17(1):14-17
我国的金融风险分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风险及制度转化、摩擦、错位风险。规避风险必须分析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中国当前的金融风险有很深刻的制度性。  相似文献   

17.
冒荷芬 《科教文汇》2012,(16):205-206
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公共服务的非均等以及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不成熟是我国当前在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资金保障及合理完善的供给模式。通过建立健全公共服务机制,合理安排财政收入,构建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机制,以及时解决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更好地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  相似文献   

18.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西部地区金融业的发展远远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存在着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鉴于此,文章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符合我国实际的、具有西部特色的金融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金融集聚程度评价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23个指标,建立了金融集聚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引用主成分分析对我国31个省及直辖市的金融集聚程度进行评价,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分析提出如何通过金融集聚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