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的国家观经受着来自国内与国外、家庭人与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如何开展国家观教育,确保大学生拥有正确的国家观,是摆在我国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我国当代大学生国家观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存在着不少问题。根据时代的特点以及大学生群体的特征,我们应该为其度身订造一套行之有效的国家观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2.
自由主义以绝对的个人主义为理论前提,忽略了个人的政治义务和公共责任,导致社会公共精神的匮乏。霍布斯以"利维坦"的国家象征阐释了个人的政治义务与自由的辩证关系,对于校正极端个人主义自由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宋雅芳 《红领巾》2005,(1):28-30
在自然法的学说之中,财产权是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个人对其所有的财产拥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绝对自由,人们建立国家和置身于政府管理之下的重大的和主要的目的,便是保护他们的财产.然后,私有财产应当从属于一个更高的社会目标,即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个人应当作出必要的让步和牺牲,因此,公共利益的认定也就成为财产权保障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施蒂纳是德国个人主义哲学家,无政府主义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利己主义。他宣扬自我中心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政治上藐视一切权威,否定任何国家,经济上主张建立小生产者联盟,保留私有制。 马恩批判了施蒂纳的自我意识是历史发展动力的唯心史观;批判了他建立在利己主义基础上的国家和法权学说;批判了他想通过暴动的方式破坏国家,建立利己主义者联盟的思想及其财产观。  相似文献   

5.
朱熹的理欲观是其理学思想极为重要的部分。他的理欲观是对传统理欲观的继承和发展,他对理和欲的思想做了深入的阐发,"存天理、灭人欲"是其理欲观的基本内容。审视朱熹理欲观的得与失,对批判大学生拜金主义、极端功利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在实践上对弘扬大学生社会正义感,对建设和谐大学生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时代的人们应该拥有全球观.大学生全球观教育尤为重要,它是顺应全球化趋势的需要;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需要;有利于培养国际性人才;有利于塑造良好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7.
作为新自由主义的领军人物,格林秉承积极国家观念。这种国家观蕴含着个人积极自由与国家积极干预职能的共生共存,以个人的受教育自由与国家作为共同体的公益性的协调为旨归,强调个人自由只有在追求共同善的民主国家中才能实现。格林对教育的关注和其积极国家观的和谐互动形成其积极国家教育职能观,希望通过教育来实现社会的重建,实现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和谐发展与良性互动。国家、教育与个人三者之间关系的澄明以及国家行使怎样的教育职能来促进教育公益性的实现,对我们建构本土的积极国家教育职能观起着价值引领和理念支撑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论个人素质的积累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是指个人在社会中所具备的可以创造社会公认的成功的思维和行为能力。素质具有自然性与社会性,稳定性、可塑性及进化性,资本性。素质的提高是一个积累过程,素质拥有自身应该努力经营和管理其素质。  相似文献   

9.
尊师重教不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道德风尚,它已经由受教育者的纪律规范、道德规范、国家的政策规范上升为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   尊师重教,既是个理论问题,又是个实践问题。从理论上看,尊师重教所涉及的是教育与经济与政治与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的相互制约与功能互补的关系问题,所反映的是阶级、国家、民族、社会集团和公民个人的公益观与功利观的问题。从实践上看,尊师重教的直接指向是数以千万计的大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的问题,以及阶级、国家、民族、社会集团和公民个人对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社会意…  相似文献   

10.
财产法是直接调整商品经济关系的重要法律制度之一。它通过规范各种可作为财产来利用的“物”,以及主体对财产所享有的各种权利,实现社会对财产有秩序的使用和支配。正因如此,财产法在各国法律体系中均据有十分显要的地位。它和人身法、合同法、侵权行为法等共同构成了西方国家所谓的私法,而在社会主义国家则作为民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