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涂卫红 《江西教育》2012,(36):60-61
快乐学习是基础教育追求的学习境界。因为只有学得轻松愉快,才能学得富有成效。特别是素质教育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本文从诸多方面说明了只要我们当教师的认真践行,还是不难达到这一境界的。  相似文献   

2.
一、打造"美的课堂" 1.数学教研组活动 我校数学教研组依凭"美的课堂"思想,研究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手、脑、眼等多种感官协调参与,将枯燥的数字赋予灵性,使难懂的规律易于接受,对数学的美的感受有更独到的领悟。  相似文献   

3.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美,教学中也不缺少美,关键在于能否从中敏锐地捕捉到。化学美包括物质结构的对称美和不对称美、化学实验中的变化美、化学家故事带来的情景美等内容。笔者在化学教学中尝试让学生发现美、理解美、享受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实现化学课堂教学的优质化。一、物质结构的对称美。晶体的结构是让学生体验物质结构对称美的好素材。教材中的许多晶体,如NaCl晶体、金刚石晶体、石墨晶体、干冰晶体、金属晶体等,不仅它们…  相似文献   

4.
课堂质疑探究这个教学活动中最富于创造性的元素之一,是学生享受学习的一种主要载体。学生课堂质疑探究的基本类型包括:解惑释疑型、诘难置辩型、发展拓展型、自主特色型,教,币应该同学生一起,努力营造互动的、合作的、平等的、开放的教学情境,激发课堂质疑探究的精神,培养课堂质疑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由于偏重知识传授,在数学常态课堂上教与学的互动表现为"单车道"——只注重教而不注重学生的学。具体表现为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图省力,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讨论、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就匆匆给出数学答案,或让少数脑筋转的快的学生回答;这样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是被老师和那一小部分学生牵着走,答案往往唯一,大部分学生没有自己的思考过程,课堂也就显得呆板。在这样的课堂下,学生学的只是表面知识,无法扎实掌握,更重要的是学生没有参与体验过,不能形成自己的数学思路;教师自己也不可能改变、丰  相似文献   

6.
教育要静待花开,数学课堂在追求高效的前提下,需要放慢节奏甚至停下脚步来等待学生发现的步子。以笔者所执教的几节公开课中的片段,试论如何在学生出现错误时、进行课堂结课时,引导学生慢下脚步品味数学。  相似文献   

7.
数学是一门理性的科学学科,对于开发儿童智力,发展儿童思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数学对于生性好动的儿童来说,又缺乏了其他学科的生动形象,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自然教学效果也不会理想。那么如何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的迫切求,在数学教学的始终都应注重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数学教材在每章开头的序言、问题引入、例题、习题中都编排了大量的应用问题,应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进行应用问题的教学,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和运用,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感悟快乐.  相似文献   

9.
结束了白天的纷扰与喧嚣,我喜欢把自己藏在夜里,打开一盏灯,沏上一杯淡茶,徜徉在书海之中,把心灵放飞在自由的天空……  相似文献   

10.
杨丽娟 《考试周刊》2014,(62):67-67
<正>《数学课程标准》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参与知识探索、发现与形成的全过程,并通过体验和感受构建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因此,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主动探究和发现知识的能力。下面我将以苏教版二年级《可能性》一课为例,谈谈关于对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探究的认识。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  相似文献   

11.
探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亲自体验探究的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宰者、探究者,让单调乏味的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自从在科学课上应用探究性学习后,笔者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开始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并从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2.
享受过程     
我没有认真注视过任何一个春天,往往当我开始注意它的时候,一切都绿了,但我确信我认真注视过绿叶,那个过程,从依附到颤动,从飘摇到安宁。我相信,永恒没有结果,只有过程永恒!  相似文献   

13.
杨金林 《中小学电教》2007,(12):118-118
<正>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都在发生可喜的变化。在数学课堂中注意培育学生的合作、探究、表达等学习能力,引起广大老师的关注,数学课堂一改以往的万籁俱寂,而呈现百花齐放。一、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学会合作  相似文献   

14.
“体验”是指活动主体在活动过程中对活动本身或相关内容所产生的共鸣现象。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体验,是指学生在数学探究活动中产生真切感受的基础上,获得相关的经验,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体验数学,感悟新知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以几个教学片段为例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社会课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操作过程具体分为五步,即:发现问题、信息收集、参与实践、交流合作、激励评价。  相似文献   

16.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传统的语文教学以“告诉”扼杀了属于孩子的潜能开发,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则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主宰学生的行为。教育家钱梦龙曾给语文老师这样定位“平等中的首席”。语文学习实际上是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既然是首席,语文学习就富有引导对话方向、把握对话重点的责任,并随时给予鼓励和帮助,使对话获得最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7.
尤金田 《广西教育》2012,(33):86-86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学生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18.
龚毅 《教师》2012,(31):100-100
在数学学习中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用活用好教材,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杨汉炯 《宁夏教育》2007,(10):34-35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主要通过个体和群体的自主学习活动,主动掌握知识、培养探究能力、形成探究品格的活动,具有开放性、研究性、过程性等鲜明的特点。探究性学习的引入,彻底改变教师以往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的方  相似文献   

20.
张兵 《江苏教育》2011,(9):50-51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让学生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这是新课程的方向。经过几年的探索与研究,我们盱眙县实验小学提出了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核心的“享受学习·有效课堂‘三四五’教学模式”。全校教师正以极大的改革热情.投身到学校“享受学习·有效课堂”改革特色学校的创建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正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