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裁决作为救济链条上的一个环节,本身也需要救济,特别是诉讼救济的保障。我国关于行政裁决诉讼救济经历了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三条不同的诉讼路径,但不同路径仍然存在难以逾越的障碍。借鉴日本当事人诉讼的思路,也存在理论上和观念上的障碍。因而,从有利于行政裁决制度发展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建立一种新型的诉讼救济路径,即民事附带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教师因职业权利被侵犯往往采取行政法律救济途径解决,现有途径通常是行政申诉、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但存在着纠纷性质界定不清、申诉规定操作性欠缺、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过窄等问题。对此,应当构建、完善由行政申诉、行政调解、行政仲裁、行政裁决及行政复议组成的非诉讼解决机制为主导,同时以诉讼审判作为最终保证的行政法律救济体系。  相似文献   

3.
行政不作为诉讼救济制度之探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行政不作为的诉讼救济在我国并未得到系统的规定,仍存在较多缺憾。其中,拓展行政不作为诉讼的受案范围、厘定行政不作为诉讼的举证责任、明确行政不作为诉讼的救济形式,当为对我国行政不作为诉讼制度进行完善和系统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行政契约作为一种特殊的兵体行政行为不同于民事契约。对行政契约的规制应采取特别的规则。首先要改革行政诉讼制度。扩大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把行政契约完全纳入行政诉讼;其次可以借鉴民法的一般原理;还应赋予相对人以程序对抗权,这样才能达到救济行政相对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行政诉讼法主要是种事后权益保护,预防性的权利保护欠缺,这种权利保护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所需,故将预防性行政诉讼纳入行政诉讼救济体系是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防止司法权过度干预行政权以及诉讼滥用泛化的风险,可以将行政行为即将作出或在作出过程中、损害重大且难以恢复、原告具有特别利益、其他方式不足以提供有效救济作为预防性行政诉讼的诉讼要件,只有在同时满足这四个要件的情况下才允许提起预防性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6.
权利救济对于保障高校教师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高校教师权利救济的途径有教育行政申诉、人事争议仲裁、教育行政复议、教育行政诉讼等,在实践中教师权利救济制度仍存在一定缺陷.因此,应从构建二级教师申诉制度、界定各类教师权利救济制度的受理范围、实现各类教师权利救济制度的衔接互补以及健全教师权利救济监督体系等方面来完善我国高校教师权利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7.
教育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对于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救济与教育公平的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司法实践也通过一系列有影响的行政诉讼的判例,对教育行政纠纷的司法救济予以了回应.在今后《行政诉讼法》的修订中,要进一步拓宽教育行政诉讼的范围,建立对教育行政纠纷的司法审查制度,并构建教育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8.
我国目前普遍适用于不动产登记纠纷的相关程序性规定未能充分反映林权权属变动和登记纠纷的特殊性,对于解决林权登记纠纷的实际效用不佳.虽然行政救济与司法程序对于林权登记纠纷的解决各具价值与功能,但现阶段应当考虑优先适用行政救济的方式.在司法程序适用上,则应当充分认识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的区别,尊重当事人的选择权;两种诉讼程序相互关联时,应当协调林权登记的“公信力”与“公定力”,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并实现纠纷的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9.
在司法实践中,人们对解决高等教育合同纠纷的诉讼救济途径尚存较大分歧。实际上,高等教育合同是一种兼具民事合同与行政合同特征的双重属性合同,对于该类合同不可完全采取一种诉讼救济途径,而应根据具体情况分类处理。即对不涉及高等教育机构行使公权力的情形,宜通过民事诉讼来解决争议;对涉及高等教育机构行使公权力的情形,宜通过行政诉讼来化解纠纷;而当出现难以划分或两种诉讼途径均可的情形时,则宜采取行政诉讼来定纷止争。  相似文献   

10.
行政复议作为行政相对人重要的权利救济途径及行政机关内部监督制度,在实践操作中,遇到了内部监督困境与权利救济途径不畅等适用瓶颈。为此,有必要从扩大行政复议受案范围、突出行政复议独立的法律地位等方面,对行政复议进行路径重构。在此基础上,从构建行政复议委员会、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有效衔接机制、完善行政复议程序等方面,对行政复议制度提出了具体建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