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彦 《教育艺术》2020,(4):24-25,26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解释,其关键词是"运用",语文课程是一门语言运用课程。这里强调了在教学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学语言,积累语言,更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言,要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意识,丰富语言文字运用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2.
<正>《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着重强调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意义及作用。《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提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课程性质"部分这样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句话准确界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明确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重点在于语言文字运用。强化语言文字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运用能力,在听说读写的扎实训练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贯彻落实课标精神,阅读教学就应该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目标,把落脚点放在语言文字运用上,以语言文字运用为重点,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思的语言文字运用中提高语文能力,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本真回归。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版》对语文课程的性质进行了明确的界定:"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可见,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明确"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但是再美的文字只有与孩子的内心产生了共鸣才是真的美,有语言与精神共舞才是好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作了如下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可见,语文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长期以来,语文阅读教学总是在文字理解上兜圈子,在语言内容上费尽苦心,将语文课上成了综合课,却严重背离了语文教育的主旨和语文课程的性质.其实,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导向决不能停留在语言内容的层面,而应深入语言内部,关注语言的特点、形式和方法,关注课文是"怎样写的"而非"写了什么",从而帮助学生有效地提升语言运用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师,切勿走入语言学习的误区,影响语文阅读教学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正>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就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就是使学生获得言语的智慧,让学生在掌握"语言和言语规则"的基础上,学会"精确妥帖"、"有创意"的表达方法与艺术,让学生"心里所要  相似文献   

7.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这一表述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为"语言文字的运用"。语用价值,是文本的核心价值。学语言,用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怎样挖掘文本的语用价值,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呢?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教学的宗旨到底是什么?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给出了语文的定义:"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是对语文这门学科性质作出的明确定位,并着重强调了语言文字运用是该课程的关键内容。由此可见,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直接集中到"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上,进而表明了语文教学的实质是小学生语言能力的构建。阅读教学是语言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本身承载着各种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形式多样。那么,怎样突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呢?笔者认为,教师应树立"教语文"的意识,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角度去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确保小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言训练中,增强自己的言语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2011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颁布,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成为中小学语文老师关注的焦点。《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提到:"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1在"课程性质"中更是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  相似文献   

10.
正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首次就语文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作出了明晰的定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明确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语文学习的核心任务。强调了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必须聚焦这一核心,语文教学的举措和行  相似文献   

11.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言来自言语,言语包含语言。何为言语?指的是个人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的语言运用和表现。语文课程的任务就是学习言语。语文的性质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属性:言语实践。吴忠豪教授认为,语文课要有两个转型。第一个转型,是从理解内容来组织课程转变为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我们的教学过程,应该围绕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1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语文的课程性质作了明确的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与之前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把语文定义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表述有了很大不同。"新课标"将开展语言文字运用(以下简称"语用")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下了定义:"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实践性的课程。"这句总揽全局的话清晰地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语言文字的运用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的积累。语文教学担负着的积累语言的任务,包括语言材料、语言范例、语言知识三方面的积累。低年级虽然以识字写字为重点,可是语言积累也不可忽视。识字写字并不是孤立的,可以在积累语言的过程中进行。万丈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语文的课程性质做出了明确的说明:"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其综合性、实践性特点主要表现在阅读和写作这两种语文学习的形态上。我国的作文教学正在经历着三大范式的转换,即由"文章写作"向"过程写作"、"交际写作"的转变。这种转换是一种积极的、良性的变化,对于解决目前我国中小学作文教学低效的问题,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所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3,(A1):42-43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就告诉我们,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教师要通过开展各种扎实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但在教学中,由于训练意识不够,目标  相似文献   

16.
<正>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并强调:"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所以,语文教学就要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落实。但是,在语文教学时,如何才能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呢?我们要从儿童的发展需要入手,在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基上,才能将语言运用教学落到实处。下面,笔者就结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雅鲁藏布大峡谷》一课的教学来谈一谈。一、在解读中获取语言运用策略编入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无论是结构还是用词用句,都是经过编者精心筛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要给学生打下“语言发展的底子”,这是语文教师肩负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一直以来,语文教学到底教什么、怎样教,这样的研究在不断深入,而我们在语文教学的改革中也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再次着重阐述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把着力点放在了“运用”一词上。《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可见,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求应从帮助学生“学习语言”向“学习言语”转变。  相似文献   

18.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可以看出,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应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语用价值,是文本的核心价值。学语言,用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从语言文字入手,把握文本内容,体会情感而"得意",更要关注语言形式、表达方法而"得言"。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怎样挖掘文本的语用价值,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呢?  相似文献   

1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表述进一步指出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如何学习运用?我个人认为,语文教学要特别强调让学生经历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相统一的学习过程,从而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一、找准文本范例,深刻理解语言运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秋天的画》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  相似文献   

2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作了明确的界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与教学方向——"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它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理解语言文字内涵;二是进行语言文字的运用练习。要落实学生的语文实践,这两方面不可或缺。其中随文练笔就是落实语文实践的一种方法。一、选词造句造句是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丰富积累、培养学生语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