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教材分析 这一节是对亚洲自然环境的教学,教材先从位置和范围入手,研究地形和河流,接下来是气候的特点以及对农业的影响。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了解分析一个区域自然环境的方法,对自然要素的分析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同时教材还强调了学生识图用图能力的培养,以及从各种资料中提取相关地理信息的能力。从初中地理知识结构看,本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是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开始,因此在教学中应教会学生描述一个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丽琼 《地理教育》2013,(Z1):85-85
<正>一、教材分析"地球的圈层结构"是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第四节的内容。本节教材知识内容由"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两部分组成。1.课标分析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提出的要求是:"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主要特点"。并在活动建议中提出:"绘制示意图或利用教具、学具,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本标准有显性和隐性两方面的要求。显性要求是从宏观上了解地球的结构及特点。地球呈现的圈层结构可以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  相似文献   

3.
地理教材的微观分析是指对教材中教学单元(一章或一节)的分析,主要包括教材的单元结构及重难点分析、教材的双层系统分析. 一、微观层面的地理新教材分析 1.教材单元结构及重难点分析 (1)结构分析.即将教材章节划分为若干教学知识点的过程,为教学进程的合理安排(如明确教材内容中地理概念、规律等知识点的数量、课时分配、教学内容的详略等)提供依据.首先,在分析教材教学因子基础上,用知识结构图或框架图形式,呈现教材各节知识点之间的并列联系、主从联系、因果联系等,以明确单元教学知识体系及知识结构特征,为把握和突破单元教学重难点内容提供依据.其次,划分单元教材各节教学内容的知识点数量,合理分配单元教学课时.  相似文献   

4.
人民教育出版社A、B版高中数学教材是我国诸多学校都在使用的教材,这两本教材都注重国家的课程标准理念.现对教材中"指数函数"一节的内容结构,内容设置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并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节教材分为两部分:一、青蛙;二、两栖纲的特征和起源。通过本节教材的教学应达到以下目的: 1,使学生获得关于青蛙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基础知识,掌握青蛙适于两栖生活的形态结构上的特点;了解青蛙与人类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两栖纲的主要特征和两栖动物的起源。 3.通过解剖青蛙的实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青蛙形态结构的知识,学会解剖青蛙的方法。 现对两栖纲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6.
1教材分析 "细胞膜的结构"的知识是细胞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后面学习生物的新陈代谢、物质出入细胞、物质代谢、生物膜系统等内容的重要基础.按照新的课程标准,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课程理念.本节教材的设计正是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所以在整个教学设计上也应充分体现该新理念.  相似文献   

7.
1 教材分析1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前后的联系 “昆虫的多样性”是初中《生物》第一册 (下 )第六章第二节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蝗虫和昆虫的主要特征的基础上 ,向学生介绍蜜蜂、蜻蜓等昆虫的外部形态、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关系的有关知识。本节学习 ,又为后面学习鸟类的多样性及哺乳动物的多样性打下基础。因此 ,指导学生学习好这一节 ,对提高兴趣 ,增强信心 ,学好后面的生物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1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昆虫的多样性和昆虫与人类的关系。能力目标 :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 ,自学能力 ,思维能力 ,与人合作…  相似文献   

8.
五年制第七册的“小数乘法”是小数四则计算的重要内容之一。切实学好这部分数材,既为学习小数除法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扎实的基础,又进一步巩固了整数的乘法知识和技能。但是,本节教材共有十个例题,数学内容是分散安排的,如何理解小数乘法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呢?下面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分析重点,把握联系教材重点是指教材中最重要的内容,能集中表现教材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小数乘法这一节教材,共有十个例题,是按照小教乘法计算法则的形成和应用进行编排的,都是围绕着计算法则进行教学的。由此看来,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本节教材最基本的内容,而且是本节教材编排的主线,所以它是本节教材的重点。但是每个例题还有自己的重点,如例1至例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述了玻尔理论的发展过程和基本内容.分析了教材中对"能级"一节各知识点的处理.对本节知识的教学方法,教材的分析、利用,难点的突破,以及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等进行了探讨.并对本节知识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如何突破本节的教学难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曹会刚 《考试周刊》2009,(7):218-219
一、背景分析 教材与教学内容:必修2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第一节《常见结构的认识》第二课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根据物体的结构形态能够区分这三种基本的结构类型和受力特点。在这一节前面,教材已安排了一个课时:从力学角度了解结构的概念,并且分析结构如何受力。经过前面的了解,学生对结构有了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一次次的教材解读,我们的教材解读能力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初次解读教材,我们克服了吃甘蔗,吃一节剥一节的教材解读方式,基于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对教材中的各单元进行具体的分析。首先,了解和学习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与目标,了解这一单元在教材中的位置与联系,理解单元教材编写的特点,单元知识体系,各单元的重、难点及知识点,再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分析和学生情况分析设计每一课时的教学措施。通过这样的教材解读。我们做到了心中有数,感受到教学时的轻松和有效,尝到了这种解读方式的甜头。  相似文献   

12.
说大纲精神。就是对教学大纲的理解和领会,这是说课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搞清教学大纲规定的目的和要求。说教材分析。就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说出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重点、难点,以及本节课的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与前后章节的知识联系。说课堂设计。说出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步骤。如何安排演示、实验、参观、调查等实践性环节,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说教学方法。说出选什么教学方法,包括如何提出问题、创设情境、激发疑问、引起动机、启发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一次次的教材解读,我们的教材解读能力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初次解读教材,我们克服了吃甘蔗,吃一节剥一节的教材解读方式,基于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对教材中的各单元进行具体的分析。首先,了解和学习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与目标,了解这一单元在教材中的位置与联系,理解单元教材编写的特点,单元知识体系,各单元的重、难点及知识点,再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分析和学生情况分析设计每一课时的教学措施。通过这样的教材解读。我们做到了心中有数,感受到教学时的轻松和有效,尝到了这种解读方式的甜头。  相似文献   

14.
教学设计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是落实新课程理念、实现课程改革的基本条件。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材分析——即教学内容分析,分析本节课内容在本书、本章的地位;分析教材内部的结构和联系。学情分析——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态度的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先于教学过程,是教学准备、实施的指挥棒,也是教学评价的依据。教学目  相似文献   

15.
教材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必备技能.文章以人教版教材(2019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为例,从微观层面对教材的知识结构、内部联系、外部联系、能力构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材表述结构6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32页《两种分法的对比》这节教材,为使学生初步掌握“等分”与“包含”两种分法的区别与联系,初步从整体上理解除法的意义,对长期以来两种分法分散出现、相隔甚远的编写方法进行了改进,把两种分法集中安排,教学之后再进行对照比较。适应教材的这一编写特点,本节课应注重学生动手实际操作,培养学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的"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为例,通过分析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所处地位、与新课程标准之间的契合度、具体内容组织结构与表述结构等来解读教材。这不仅有利于我们能够了解如何进行地理教材分析,也有利于提升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分析及教学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电学和磁场知识的基础上自主认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认识这种联系是提升学生认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不同的物质和不同的运动形式之间又发生着相互作用”的物理观念的绝好实例。  相似文献   

19.
1教学背景分析本节为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2第5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中的教学内容,考纲要求为Ⅱ级,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以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本节内容可以与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遗传规律等知识相联系,知识综合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包括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共4节内容。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利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2.认识简单的组合图形,并能计算出它的面积;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二、各节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第一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教材分析教材通过主题图引出一个长方形和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