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是帮助学生掌握消化酶在食物消化中的作用,进一步理解酶在新陈代谢中作用以及酶的特性等知识的一个重要实验.为了让学生灵活掌握运用这部分知识,不少作者对这个实验的方法、步骤和内容作了修改.比较常见的修改是将原实验“向淀粉液先加唾液后加碘酒,溶液不变色”改为“向淀粉液中先加碘酒变蓝色,后加唾液  相似文献   

2.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在新编教材中占有相当的地位。如何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观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就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为例谈点粗浅看法。 一、课前准备是基础。 1、备教材:“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是让学生知道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并验证通过化学性消化可将食物分解成可以吸收的营养成分。其中有两个知识点是延伸的,一是淀粉经淀粉酶消化成麦芽糖后,再由相应的酶消化成葡萄糖。二是酶的消化过程必须具备温度等适宜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1引言在“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时,笔者给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实验材料,比如含淀粉较多的食物:馒头、米饭、土豆、淀粉糊等,让学生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并实施自己的方案,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结果大多数选择馒头的同学几乎观察到了同样的的现象:三支试管都变蓝了!也就是说馒头不管是块状还是碎屑,滴的无论是清水还是唾液,遇到碘液都变蓝了,这显然与实验原理不符。到底是什么影响了唾液对馒头的消化?  相似文献   

4.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是“消化和吸收”中的一个探究实验,本实验将可能影响馒头变甜的3个因素——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和唾液的分泌,融合在一起进行探究,通过检验淀粉的存在来推测馒头变甜到底与其中的哪一种或几种因素有关。在考虑实验比较综合和学生的实际探究水平的基础上,尝试对某次实验的教学设计进行如下调整,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5.
《人的消化》是《自然》第四册生理单元中的重要内容。教学的重点是认识消化的意义、消化器官的组成和功能。教学的难点,是指导学生用鱼鳔实验探究消化的概念,用唾液消化淀粉实验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现就本课鱼鳔实验和唾液消化淀粉实验的教学,作如下设计。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新课标“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进行研究,探究淀粉溶液浓度、唾液淀粉酶溶液浓度和水浴温度对淀粉褪色时间的影响。建议使用0.5%淀粉溶液、2.0%唾液淀粉酶溶液,在37℃条件下开展定性、定量实验。对师生基于新课标开展本实验探究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殷晓珊 《生物学教学》2010,35(12):46-46,39
“食物在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是苏教版七年级生物学教材中的探究实验,通过探索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让学生了解大分子物质在体内是如何变成小分子物质的。教材中是这样进行实验对照的:(1)适量馒头碎屑+2mL清水,37℃保温;(2)适量馒头碎屑+2mL唾液,37℃保温。由于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生物学实验,在理解生物与化学知识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按照教材中实验的用具与方法,耗时过长,教师无法在一节课堂教学时间段内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为此,笔者对本探究实验进行相应的改进,缩短了实验时间,降低操作难度且结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淀粉”实验,是高中生物学课程中一个基础且重要的教学实验。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深入融合生物学核心素养,作者尝试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开发淀粉快速检测试纸来检测不同生物组织中的淀粉。  相似文献   

9.
高二《物理》演示实验“观察布朗运动”是证实分子无规则运动现象的一个重要实验。该实验要用到显微镜,而中学使用显微镜实验时一般只能供一人观察,课堂上除少数几个学生代表能观察实验现象外,其余同学只能听学生代表和老师来“说”实验。“百闻不如一见”,如何增加实验的可见度,让全班同学在短时间内都能观察到布朗运动,笔者经过探究,觉得有两个方法可行。方法一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1可行性虽然目前中学物理实验室没有配备学生实验用的显微镜,但同期高二生物课许多学生实验都要用到显微镜,学生经过几个实验的训练,已基本上掌握了显微镜…  相似文献   

10.
刘卫红 《物理教师》2005,26(4):3-24
凸透镜成像规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是重点内容.凸透镜成像实验是学生必做的“学生实验”.学生在进行实验观察、探究的过程中发现一些与本实验目的相悖的怪现象,这些怪现象的存在是事实.探究这些“怪现象”虽非本节课主题,但真正解释好这些“怪现象”,既可以使学生将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又可以培养学生“刨根问底”的探究精神,对成就学生的良好科学素质是十分有益的,也是难以回避的.  相似文献   

11.
实验教学一直是生物学教学的软肋,尤其是教材中的探究性实验,名为探究,但因教材中有详细的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很难真正体现科学探究的过程。怎样使教材的探究实验对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有所助益?怎样能让学生有机会参与设计实验探究过程?能不能尝试着改变教材中的“按实验步骤操作实验”为“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步骤并自主操作”呢?本文报告了笔者在实验课教学中的一个实例: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自然课,有些课型属于“实验课”,就是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找出规律获得知识。但也有一业一课属于“观察课”、“观察实验课”,像《消化器官》内容,就属于“观察实验课”。 《消化器官》一课,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认识人体消化器官及食物在消化器官中的消化过程,再通过实验认识唾液消化淀粉的作用。就观察和实验两种教学方式而言,本课的重点在观察部分。为此,笔者利用形象化的材料,让学生直观、具体的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13.
如何提高“唾液消化淀粉”实验的成功率张建辉(南昌县莲塘一小)学生在做小学自然课本“唾液消化淀粉”这一实验时,往往是失败的多,成功的少,既便有成功的,也带有程度很大的偶然性。因此很有必要认真研究这一实验的机制,用它来指导实验教学。纵观整个实验,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4.
李存杰 《生物学教学》2005,30(12):33-33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观察种子”一节主要是以观察种子结构的实验为基础,在实验基础上介绍有关种子结构及其功能等方面的知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构想如下: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取有关种子结构方面的知识和探究种子结构的方法;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思考、讨论、总结的基础上自主地获取知识;联系生活实践,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课堂教学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15.
学生实验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新意识,初中生物学实验应力求步骤简明、操作性强。因此,作者认为初中教科书《生物》第二册中,“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一实验的方法步骤设计,对于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显得过于繁  相似文献   

16.
高中《生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是加深学生对渗透作用理解的一个重要实验,上海二期课改工程中也将“探究植物细胞外液的浓度与质壁分离的关系”实验列入《生命科学》高一第一学期新教材。实验选用的材料是植物细胞,无疑给学生留下了知识拓展和实验探究的空间,如:①动物细胞所发生  相似文献   

17.
以"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为例,从实验探究、设置问题情境及构建思维导图三个方面阐述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8.
姚叶青 《江西教育》2004,(15):48-49
将“科学探究”作为教学活动的要求,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出现在《自然教学大纲》中。该大纲在“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部分就明确指出:“教学内容应便于学生观察、实验、操作,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许多教师从上世纪的80年代中期以后就在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并取得了一些好的效果。今天.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新理念和新要求.反思我们过去自然教学中进行  相似文献   

19.
高中生物学生实验“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的实验中,所需用具过多、操作不当易造成烫伤等安全隐患。为了克服以上不足,笔者对该实验的方法和步骤进行了一些改动,现将改进后的实验方法和步骤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崔贞 《生物学教学》2003,28(7):26-27
有关“酶”的实验包括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和探索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不妨将其称为“酶系列实验”。酶系列实验既是验证性实验,又是探究性实验,首先它是对已经存在的定论的验证(如验证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其次在验证定论的同时,课本提供的一些实验设计方法,实验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又引发学生去思考、探究,从而提出更加完善、合理和科学的实验设计方案。这是一组很有探讨价值的实验内容。我们的学生在完成酶系列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在与教师共同商讨之后,提出了如下一些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