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放束缚,学生敢问。敢问是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一种表现,敢于产生疑问,表明学生已投入到学习的状态中去了。一位教师教学古诗《登鹳雀楼》时,教师把鹳雀楼的图像投到屏幕上。这时,一个学生举手发言:“《登鹳雀楼》里说诗人已经上了楼,而要‘穷千里目’还要‘更上一层楼’,这说明鹳雀楼应该有三  相似文献   

2.
一话说在唐代,有一些地方,是诗人们PK谁更猛的地方,就好像武林中的华山。当时,在山西蒲州有一个楼,叫作鹳雀楼,一共三层,挺壮观。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说,唐代很多诗人都一窝蜂跑到鹳雀楼去写诗。他们互相PK,看谁最猛。  相似文献   

3.
唐朝名诗人王之涣所写的《登鹳雀楼》,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诗,诗云:  相似文献   

4.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诗 ,堪称唐诗中的珍品 ,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这首诗写了诗人登临鹳雀楼时所看到的壮阔景象和诗人急欲登攀绝顶放眼祖国千里山河的心情 ,从而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全诗四句 ,可分为两层意思。前两句为一层 ,写诗人登临鹳雀楼时所看见的自然景色。第一句“白日依山尽”,写诗人向上望 ,向远处望 ,只见一轮明亮的太阳已依山而落。这一句点明登临的时间是在傍晚 ,同时暗点题中“登”字。第二句“黄河入海流”,写诗人向下鸟瞰 ,是近景。“入海流”是诗人的想像 ,并非目力所及。…  相似文献   

5.
王之涣《登鹳雀楼》一诗是古今传诵的名作。前二句写诗人所见,描绘了登临鹳雀楼所看到的壮阔雄浑景色,豪放雄劲,气势磅礴,形成了一幅粗犷明快、意境深远的山水画。后两句写诗人所想,阐发了朴素易懂而意义深刻的哲理,渗透着诗人昂扬向上的奋进精神,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反映了盛唐时期与时俱进的积极进取精神。  相似文献   

6.
王之涣是盛唐时代的重要诗人之一,他虽然留下的作品仅有六首绝句,却以《登鹳雀楼》和《凉州词》两首诗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登鹳雀楼》脍炙人口,千古流传。诗人登上鹳雀楼,看落日西下,观黄河东流,“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对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写,意境壮阔,气势磅礴。要想望得更  相似文献   

8.
一话说在唐代,有一些地方,是诗人们PK谁更猛的地方,就好像武林中的华山。当时,在山西蒲州有一个楼,叫作鹳雀楼,一共三层,挺壮观。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说,唐代很多诗人都一窝蜂跑到鹳雀楼去写诗。他们互相PK,看谁最猛。  相似文献   

9.
备课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音乐第四册选唱歌曲《登鹳雀楼》。一、教材特点简析(一)音乐角度分析歌曲《登鹳雀楼》,词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写的五言绝句,曲由现代作曲家黄国群先生创作编配。此曲为大调式,第一、二乐句(5612|3-|2126|1-|)的旋律比较平稳,跳跃不大,比较优美、抒情地勾勒出登上鹳雀楼  相似文献   

10.
王之涣是盛唐时代的重要诗人之一,他虽然留下的作品仅有六首绝句,却以《登鹳雀楼》和《凉州词》两首诗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登鹳雀楼》是一首五言绝句。诗人所咏写的鹳雀楼,前瞻中条山,下瞰黄河。《大清一统志》曾经这样记载:“山西蒲州(永济县)府:鹳雀楼在府城西南城上。旧志:旧楼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鹊栖其上,遂名。后为河流冲没,即城角楼为匾,以存其迹。”它本在高处,临山濒水,又有楼三层,颇具“高出尘世”之势。文人墨客登临此楼,自然会有千般思绪,无限感慨,故历来咏写此楼者甚多。沈括《梦溪笔谈》评曰:“唐人留诗…  相似文献   

11.
《登鹳雀楼》注释廓疑太湖县玉珠乡马安山小学吴明开盛唐时期著名边塞诗人王之涣写的《凉州词》和《登鹳雀楼》,世称绝唱,垂名千载。自实行全国统编教材以来,这两篇就被编人中、小学教科书,近年来,中、小学语文教材虽经多次重编,这两首诗均未被淘汰。九年义务教育五...  相似文献   

12.
鹳雀楼     
先来看一首大家熟悉的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读了这首诗,大家马上会想到这首诗的题目──《登鹳雀楼》,作者──唐代王之焕。诗因楼名,更多地却是楼因诗名。因为,在一次对影视名星的考核中,主持人问这首诗中的“楼”指的是黄鹤楼、鹳雀楼还是岳阳楼?明星的答案竟是黄鹤楼。唉,不说这些明星们学识疏浅的话了,单说咱的鹳雀楼,它的确有点“默默无闻”。你知道鹳雀楼在什么地方吗?它就在山西省永济县,也即古蒲州。楼因何而得名呢?据《蒲州府志》记载,“时有鹳雀栖其上”,故名。鹳雀楼始建于南北朝时…  相似文献   

13.
(接上期) 三、运用实践智慧,灵活化解难点在课堂教学进程中,教师会遇到一些始料不及的难点问题,这成了课堂遭遇的另一种尴尬。由于这些难点问题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充裕的时间思考,没有办法找资料或与同行切磋,而必须解决于片刻之间。这就必须有赖于教师实践智慧的运用。如教学古诗《登鹳雀楼》时,教师把鹳雀楼的图片映到屏幕上,并有感情地指导朗读了全诗。一个学生提出了疑问:“登鹳雀楼是说诗人已经上了楼,如果要‘穷千里目’,还要‘更上一层楼’,这样楼就应该有三层,可图上为什么只有两层?”莫非是图错了?教师怔…  相似文献   

14.
笔者曾去书店给儿子买了一盒《学古诗》的磁带(上海音像出版社),其中选入了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五绝《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着笔描绘祖国山河的雄奇壮观,表现了诗人宽宏豪迈的情怀。后两句直笔书写启迪人生的深刻哲理,表达了诗人开拓进取的精神,更有朗朗上口的韵律,故为千古传诵。  相似文献   

15.
一年来,上了几节“下水课”。原以为轻车熟路,问题不大。不料想,学生却提出了不少难题,使我当堂出了“洋相”。如教唐朝诗人王之焕《登鹳雀楼》一诗时,学生提出:“书上画的鹳雀楼只有两层,那怎么能说‘更上一层楼’呢?”教《梅雨潭》一课时,学生们说:“课本上说仙岩有三个瀑布,这一个叫梅雨瀑,那两个叫什么呢?”教《将相和》“完璧归赵”一节时,学生对“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一句竟提出了两条意见:1.书上插图明明是蔺相如双手紧握着“和氏璧”,为什么书上却说是捧着呢?2.书上所画蔺相如根本就没挨柱子,书上说“靠着柱子”  相似文献   

16.
形象与哲理     
优秀的作品,其中常常有深刻的哲理,所谓哲理,就是有关宇宙和人生的根本原理。读着这些作品,人们可以获得对于人生对于世界的辩证的认识,进而更好地前进,更好地体现自身的价值,更好地为人类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青少年朋友大都读过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诗人形象地表达了登高才能望远的思想,这一思想,充满了人生的哲理。它写的,虽然是在鹳雀楼上  相似文献   

17.
《登鹳雀楼》是一首五言绝句,字少句短,可以说字字千钧,句句九鼎,体现了诗人非凡的驾驶语言文字的能力,其语言特点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选词眼界开阔。登楼所见景物众多,诗人独独选中“日”和“河”作为主体景物,这是因为“日落西山”的壮观深深地吸引了诗人“大河奔流”的气势激荡着诗人的胸襟。登楼所感也是多方面的,可以怀古,可以抚今;可以忆旧,可以追新。而诗人所感很特别,观落日还不够尽兴,视奔流还未纵情,还要为穷  相似文献   

18.
从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角度出发,对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和其两种不同的英译本进行经验功能分析。通过这种分析,试图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一些翻译问题,从而检验功能语言学在翻译研究方面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诗人王之涣咏出的千古名诗《登鹳雀楼》。那么这诗中的楼在哪儿呢?鹳雀楼.又名鹳鹊楼,这楼在山西蒲州(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处,即今山西省永济市西北的古蒲州城遗址上,时有鹳雀栖其上,遂以为名。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这样记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甚多。”王之涣的这首五言绝句正是“唐人留诗”中的不朽之作。诗中所说的“山”即今中条山。“流”即此段由北向南的黄河急流,“千里”是指由此向西略南的中条山、华山、西安一段。这里地处山西的西南端,面临黄河湾,周围群山环列,风光甚佳。[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家教世界》2013,(3):49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唐朝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后赋得的一篇名诗。然而,我们仔细想想,上一层楼,到底能看到方圆多少里的景致?真的是千里吗?圆圆的地球半径约6371公里,王之涣登的鹳雀楼高约73.9米,计算可知,到顶之后大概可以看到方圆30公里内的景物。而要"穷千里目",则差不多要登到20公里的高处——还是坐飞机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