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教版六年制教材第九册“练习二十”有这样一题,求右面图形的面积(用两种方法解答)。这道题的意图是让学生先把图形分割成两个梯形来求图形的面积,然后把原图形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来求图形的面积。但抄在黑板上让学生做时,竟把“20厘米”这个数据给漏了,使得两个梯形的高无法分出多少。因此,学生一开始就分成长方形和三角形  相似文献   

2.
一分为二     
今天的数学思维训练课上,马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组合图形(如图1),然后对同学们说:“图中的三条横线互相平行,三条斜线也互相平行,怎样画一条直线,把这个图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呢?”过了一会儿,“数学大王”聪聪首先发言  相似文献   

3.
组合图形是各种基本图形通过拼接、内含、交错等形式的组合。学生计算组合图形面积时,主要困难就是不善于把组合图形正确合理地分解成几个简单的基本图形。因此,复习时要在学生掌握基本图形特征和计算公式的基础上,通过典型例题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引导学生动手拆拼,合理想象,弄清组合图形的组合成份和计算方法,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规律。复习过程可分四  相似文献   

4.
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一章教材,学生往往会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和周长计算混淆起来。教学时可采取下列一些方法予以防止和纠正。(一)多举实例加以区别。比如老师可指着黑板说:这块黑板的四条边长之和表示这块黑板的周长;而用来写字的黑板面的大小才表示这块黑板的面积。又如篮球场的边界线的总长表示周长,而边界线所围的平面部分的大小表示面积。(二)通过画图加以区别。老师可在黑板上画出如下图形,学生认真地进行观察和比较: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先生说过 :“真正的教育要培养出能思考会创新的人。”素质教育不但要落实“双基”,而且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因此 ,小学数学教学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引领学生走进创新的殿堂。《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一课的教学要求我们学会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要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只要通过割、补、拼 ,把组合图形转化为已学过的面积计算图形 ,再计算面积。要注意的是所添的辅助线必须能把组合图形分成已学过的面积计算图形。一、在温故中知新温故而知新。在新授课教学中 ,往往要进行复习 ,而极大多数教师…  相似文献   

6.
在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时,学生感到非常吃力。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除了让学生加强练习以外,还应教绐他们一定的解题技巧。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平移变换法 把组合图形中的一部分图形位置作水平移动,使之与组合图形中的其他部分合并,拼成一个较简单的组合图形,然后求出它的面积。 例如:求下面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相似文献   

7.
为了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启迪学生智慧,培养他们探索未知世界,发现客观规律的创造能力,我们在教小学数学第六册94页练习“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时,作了一次尝试。为使学生不仅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算,而且能掌握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思维规律,我们决定把这个习题作为例题来教。先分别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具各一个,让学生观察后说出它们各是什么图形,怎样求它们的面积。继而进行演示,将它们拼合成一个组合图形。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继续观察,问:能不能利用已学过的面积公式直接求出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学生说不能。接着要求学生动脑筋想办法,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复杂转化为简单。我们采取以下办法帮助学生实现这一转化。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5~76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认识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计算出面积。2.综合运用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9.
徐金星  张莉 《课外阅读》2011,(3):134-136
《组合图面积》是北师大版五年级第五单元的第一课。学生在前面已学习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在本册的第二单元又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与梯形的面积计算,本课时的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是这两方面知识的发展,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学习组合图形,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则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教材在内容呈现上突出了两个部分,一是感受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必要性,二是针对组合图形的特点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探索性。  相似文献   

10.
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80页“梯形面积的计算”第一课时。一、说教材梯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学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教学不仅是为学生总结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思维方法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研究平面组合图形、平面曲线图形和立体图形做好知识上、能力上、思维方法上的准备。教材的编排没有安排用数方格的方法求梯形的面积 ,而直接给出一梯形 ,引导学生想 ,怎样依照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把梯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  相似文献   

11.
面积是初等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各类考试中涉及到面积问题的题目经常出现 .由于解决图形面积问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图形的基本公式 ,还要具有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在课堂教学上我们不仅要学生掌握各种基本图形面积的计算法 ,也有必要在复习课上或竞赛辅导时对面积问题作一专题讲授 .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下面本人就平面几何中的面积问题的解法作一初步探讨 .1 策略一———复杂图形简单化在实际问题中 ,我们遇到的往往不是基本图形 ,而是由基本图形组合、拼凑成的组合图形 ,它们…  相似文献   

12.
<正>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的综合应用。如何利用分割法、拼补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帮助学生感悟转化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呢?可以设计如下教学过程。一、操作感知,分类提炼1.自主探究教师出示题目:求图1中草坪的面积,画一画,算一算,把能想到的方法都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13.
通用教材第六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一章节里,安排了组合图形的初步认识及其面积的计算。我认为编者安排这一内容的意图在于:1、通过分析组合图形的组成,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与想象能力;2、使学生在弄清图上所标的尺寸和计算面积所需要数据之间的关系时,进一步明确长方形、正方形概念的内涵;3、通过组合图形  相似文献   

14.
电教在求“组合图形面积”中的作用凤台城关一小黄敬华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是在学生已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学生思维空间比较小,对于单一的图形计算比较容易掌握,而较复杂的组合图形则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产生很大...  相似文献   

15.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一章的内容为:平行四边行的面积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梯形面积的计算;实际测量和做为选学的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是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三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面积计算的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图形特征的理解,强化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也是进一步学习几何形体知识的必要准备。这部分知识内容,教材在编排上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并且把这两个特点体现于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一是转化。就是把新的平面图形转化为…  相似文献   

16.
求面积与求周长,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是学生十分容易混淆的概念,其主要原因是对长度、面积的概念不清楚和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不甚理解造成的。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系列观察活动,适时点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取新知。一、形成“面积”概念1.动手摸一摸,感知物体表面的大小。请每一位同学摸一摸数学书面,再请一位同学摸一摸粉笔盒底面,老师用手摸一摸黑板面。使每一位同学感知并比较出这三个物体表面的大小。2.画图比一比,观察封闭平面图形的大小。老师把粉笔盒底面画在黑板上得到一个正方形;  相似文献   

17.
平面组合图形面积的教学,是在小学生系统地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及扇形等简单图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在小学数学中是一个难点,怎样突破“难点”呢?第一,复习简单图形的特征、面积公式等知识;第二,着重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启发学生完成由几个简单图形“组合”成一个图形和由组合图形  相似文献   

18.
一、激趣引入 师:老师请大家欣赏一段录相。看看你能不能在闪动的画面中发现我们曾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大家可以边看边说出你的发现。 (师放录相,学生边观察画面边说自己的发现) 师:谁来谈谈你的发现。 生1:我发现了正方形、三角形。 生2:我发现了长方形、梯形、圆形。 生3:还有平行四边形。 (师根据学生的口述,在黑板上贴出六种平面图形,见附板书〈一〉) 师:今天,就请大家一起来整理和复习六年来我们所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有关知识。 (板书: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师:哪位同学愿意到黑板前来,选一个平面图形…  相似文献   

19.
[案例]一位教师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时,出示了如右图形:紧接着教师让学生估算出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学生的答案有三种:(1)大约33平方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多边形面积计算”内容中把“组合图形面积计算”作为选学内容,教材中只出现由两个简单图形组合成的图形,并且在图中标明了如何分解成两个简单图形。对大多数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来说,不过是对简单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演练,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挥、想像力的培养和空间观念的发展。在现行教学中如何贯彻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笔者就此节内容进行了初步尝试,不仅对教材内容作了较深层次的挖掘,将“使学生学会恰当分割和添补求组合图形面积”作为教学重点,还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安排了动脑观察、动手操作、动口讲解的活动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