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城镇介于城乡之间,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沟通城乡物资交流的纽带,加强城乡联系的桥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左”的错误,给小城镇建设以新的推动力,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使之得到了更快的发展。目前,繁昌县有三个县属镇,十七个公社集镇,连同公社以下的工矿点、小集镇,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小城镇体系。这个县小城镇建设情况表明:小城镇建没在促进农村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实现四个现代化,逐步消灭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福州市滨海地区小城镇大多位于河流下游的低丘、平原地带,开发历史悠久,人口密集,劳力充裕,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城镇分布密度大,不少城镇有小型港口码头,对外交通主要靠水运和公路运输,在我省对外开放中占有一定地位。本文通过福州市辖滨海几个县份小城镇(县属镇和公社集镇)建设、布局的初步调查和分析,企图探索我省城镇化的进程中,小城镇的地位、作用,地域类型,发展中存在问题及解决的途径,以期对我省小城镇发展和建设规划提供某些有益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发展小城镇是河北省城市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河北省小城镇是从农村衍生而来的,其主要环境问题同农村环境问题类似。从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地表水污染情况、乡镇工业污染情况、农业污染情况、畜禽养殖业污染情况、生活污染情况几个方面阐述了河北省小城镇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经济经济相互促进,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根本。老河口市和襄阳县依托农产品、自然资源和农村劳动力优势,形成以农副产品和资源加工、贸易来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思路。以农兴镇、以镇促农,实现小城镇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正确理解《决定》的这一科学论断,充分认识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制定和完善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是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现实选择。我们要抓住世纪之交的历史机遇,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推动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环节,作为加快县城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及时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6.
湖南农村城镇化要将中心村镇的村庄建设作为城镇序列体系的基础层次。中心村镇建设能有效地改造农村面貌,培养农民城市化意识,为湖南农村特别是边远和落后地区农村城镇化作好准备。规划科学合理、功能分区明显的中心村镇能够克服过去小城镇建设中的问题,成为湖南农村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2012年以来,青岛市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开镇街合并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推进县域城镇化。目前普遍存在小城镇和村自我发展能力不足,政策支持和落实力度不够,在操作层面上建设规划的科学性不高、搬迁困难、农民进城办事不方便、基层管理和服务压力大、沟通协调和执行力弱等一些具体问题和困难。建议切实为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做大次中心城区(县城),提高其聚集力;因地制宜,重点培养和扶持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典型;强化小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撑。  相似文献   

8.
加速农村城镇化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佳选择。依据河南省小城镇建设现状 ,应着眼于“两手抓” :一手抓乡镇企业的发展 ,努力实现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和集聚 ;一手抓特色镇建设 ,形成具有较强辐射功能的区域性经济中心  相似文献   

9.
加速农村城镇化,促进农村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现代化主要由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三个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部分组成。农村城镇化是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农村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过程。小城镇对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小城镇的规划、建设与发展不仅仅是考虑自身的现代化,更要将其置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村现代化的大框架中来思考,来谋划。围绕促进农村现代化,小城镇的规划、建设与发展要有新思路,要勇于创新。健康发展小城镇,必将有力地促进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是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认真总结和分析小城镇建设中的成就及问题,以“两个根本转变”为原则,正确处理小城镇建设过程中一些关系,探究小城镇建设的相应政策,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小康目标的实现以及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我国小城镇建设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建国40多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小城镇建设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目前全国各种类型的小城镇已发展到55000多个(其中建制镇14500多个,乡政府所在地集…  相似文献   

11.
宋代小城镇是在农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城乡经济的联结点;农村市场培育和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小城镇同时又对农村起着反馈作用;小城镇经济也是城市市场的基础,地市市场通过中转市场(小城镇)联结广大农村市场,形成农村-小城镇(镇市)-城市的商业流通网,小城镇就是通过这样的商业网刺激着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制度设计影响着经济绩效的发挥。发展小城镇,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是我国实施城镇化战略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影响小城镇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很多,而体制约束是其重要的一方面。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的"扩权强镇"和"强镇扩权"改革,西部农村小城镇的体制改革还相对缓慢和滞后,突出体现在财政、行政、规划、土地流转和投融资等方面。一方面,我们应该研究和借鉴东部发达地区在小城镇体制改革方面的经验和启示,同时,要结合西部地区小城镇内部自身特点,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民和、平安、湟源、大通等14个贫困县中小学实验教学情况的调研表明: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县属完全中学、初级中学(含民族中学、藏族中学)的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县属小学、乡(含乡级镇)属初级中学、中心小学实验室建  相似文献   

14.
武汉“十五”计划纲要确定了小城镇建设的战略重点。本文分析了发展小城镇对发展整个地区经济和城郊经济带的战略地位、以及小城镇的功能特色 ,并在探索小城镇建设与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内在统一问题上 ,提出了六大城镇化战略。强调市、区、镇三级领导的创新精神和务实作风是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国的小城镇建设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就,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目前,我国的小城镇建设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小城镇是农村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起到沟通城市、辐射周边乡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发展小城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又反过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推进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发展小成镇为实现农村剩余劳…  相似文献   

16.
国家级重点镇作为城镇化五级城镇体系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不仅对周边农村地区起到辐射与带动作用,并且可以缓解人口过快流入大城市,这使其成为联系城乡的中心环节、区域协调的关键支撑以及推进城镇化的核心环节。从河南省国家级重点镇的城镇化发展现状出发,通过对于国家级重点镇人口聚集状况及工业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可以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产业链条普遍较短;产业支撑能力不足,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有限等等。为了促进河南省国家级重点镇在整个城镇体系中的支撑作用,首先是要高度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其次是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重点镇工业发展加强引导和控制:对特色农业型的小城镇,发展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现代化的高效率农业是传统农业升级的主要途径;对旅游型小城镇来说,发展旅游业应是小城镇主导产业的最佳选择,对依托一个或几个专业市场或市场群落为基础形成的专业市场型小城镇,应考虑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其产业升级方向;对一般工业型小城镇,其产业升级应注意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对于资源型小城镇,最关键的一点是对原有衰退主导产业的优化、升级,另辟蹊径,重新选择高成长的朝阳产业。  相似文献   

17.
创建教育强镇是创建教育强县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教育强镇对于提升农村教育水平和综合实力,促进镇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助推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新集镇地处南郑县城以西12公里,辖34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地域面积104平方公里,总人口5.2万  相似文献   

18.
小城镇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加快小城镇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小城镇建设必然推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应根据小城镇建设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在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专业设置、职业培训制度、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与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实现小城镇建设与职业教育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教委幼教处于1995年底在沧洲市召开“河北省推动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现场会”。这次大会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推动全省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加速农村幼儿园(班)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对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诊断,并运用系统工程原理与多学科融合理论,抓住关键性问题。揭示了在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中,可持续发展是主线,区域优势是支撑,特色建城是根本,优化结构布局是关键。体现了市场择镇,优势立镇,产业旺镇,管理强镇的发展思路,并提出了小城镇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