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越来越多地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江泽民同志在北大建校100周年庆典上,向全国的大学生提出了"坚持学习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的殷切希望,为高校如何培养人才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因此积极开展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高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已经被高校、学生和社会普遍接受.社会实践活动在取得了显著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文章对当前大学生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针对社会实践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重要性、社会实践现状与存在问题以及加强社会实践活动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途径,进行了相关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由于高考的束缚,当今我国大学生普遍缺乏实践意识.这种意识的缺乏严重影响着学生全面发展.本文通过将中外大学生实践活动进行对比,找出了我国大学生实践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其原因所在,最后提出了增强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5.
论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积极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培育大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大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主要过渡方式.然而,目前我国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仍面临实效性不佳的问题.文章对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对如何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社会实践应该加强与专业的联系,与就业结合,以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导的长效机制:建立科学的社会实践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6.
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德育是学校德育的继续和延伸.本文通过分析现状,提出了从德育目标的定位、德育内容的设计、德育环境的优化等途径来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德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前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实意义、状况调查、活动模式、运作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当丰硕,但对于具有特色化和创新价值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模式的实证性研究则稍显薄弱。北京理工大学依据本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既往经验,结合专业设置和学生特点,整合学校教育资源,在内容创新、队伍组建、项目运作、机制保障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特色。概括起来就是,始终遵循"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两个宗旨,切实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实效与开拓创新相结合"两条原则,由此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全员参与、两级管理、三方联动、总结表彰"的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注重实效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根本要求,科学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因素,对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大有裨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理念、环境、制度、方法、素质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和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会实践是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有效载体,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积极方面主要是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氛围提供了有益的支持,提升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效果,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知识结构,提升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职业精神等.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有:和学校教学环节脱节,缺乏完整的项目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缺乏时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应遵循专业性原则、广泛参与原则、具体对待原则和与大学生成才就业相结合的原则,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应该建立和大学生专业特点相配套的社会实践基地,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项目来管理,纳入到学校实践教学的体系中,并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从社会实践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当前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建全实践育人综合工作机制、建立实践育人干部队伍、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增强理论研究,对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艺术院校大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应该遵循培养目标的递进性、培养方式的主体性、重视社会实践的教育原则。通过"两课"教育、社会实践,丰富校园文化,发挥教师表率作用等途径提升艺术院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2.
研究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影响因素和增强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影响研究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导师、学校、研究生自己及实践单位四方面因素,探讨了研究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增强途径:努力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研究生教育计划;加强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性;组织管理上的专业化和制度化;内容形式上的丰富化和多样化。  相似文献   

13.
陈玲  谭玉成  梁军 《高教论坛》2011,(10):11-12
本文从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因素出发,深入分析观念因素、管理因素、人本因素等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康树元 《教书育人》2011,(36):48-49
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符合人才成长的重要规律。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已产生高度认同。各级政府在政策制度层面、财力物力方面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正逐步配套完善和予以保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共重庆市委、市政府在2010年9月为此专门下发了《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工  相似文献   

15.
1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 高校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依赖于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实现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同样也是大学生成才的必经之路。知识的学习本身就要付诸于实践,而且只有在实践中才能锻炼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更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中重要的部分是社会实践。加强并改进大学生实践活动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只有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磨练自身的品质,才能使大学生更健康成长,同时也是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需求。  相似文献   

16.
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着形式单一、内容空泛、基地建设薄弱等方面的问题。为此,应提高认识,整合资源,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形式和载体,建立多种形式的经费和制度保障机制,增强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杭州师范大学501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角色类型、是否受老师重视、参加集体活动程度与社会适应能力存在关联(P<0.05)。结论:学校、家庭应积极引导培养学生双性化性别角色类型,加强对学生的重视程度,鼓励学生参加集体活动。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参加高等院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让学生亲身接触社会、深入社会,而且还能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社会实践的作用及目的,探讨了高等艺术院校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意见》充分体现了新时期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主题,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高校德育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学生工作也提出了  相似文献   

20.
影响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社会文化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玲 《江苏高教》2003,(5):127-127
当前 ,我国正处于历史转型时期 ,在这样一种特定的社会环境中 ,我国青年学生的自我意识受到三个客观因素的影响。一是社会主题文化的影响。所谓“主题文化”是指在某一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文化 ,它影响和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 ,是这一社会的灵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又处在社会转型的时期 ,因此 ,社会变迁或社会意识变迁中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无疑是目前我国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受这一社会主题文化的影响 ,当前青年学生自我意识中投身改革、奋发向上、报效祖国、推进社会进步成为其主流。从总体上来说 ,他们的个人目标和社会前进方向是一致的。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