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和田野调查法,对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蔡李佛拳的保护和市场开发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总结.发现非遗所在地广东江门和佛山目前都未制订蔡李佛文化产业具体的发展规划;两地在蔡李佛文化推广中存在着武术技术流失、传承群体萎缩、传承思想狭隘、传承空间缩减和缺乏政策支持等问题.提出建立蔡李佛文化与旅游业、教育业、竞赛娱乐业、传媒业、体育制造业和风险投资产业相结合的市场化推广路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由于社会、生态环境的变化,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面临巨大挑战,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运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等,对佛山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问题进行了探究,阐述了佛山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佛山蔡李佛拳)的价值特征;提出了佛山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郑怀贤武学,并非单指郑怀贤个人的武学技艺,而是指以郑怀贤为代表的成都体育学院老一辈武术家集体技艺的结晶.研究立足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宏观视野,提出:(1)传承与研究郑怀贤武学,有助于继承与延续老一辈武术家的武艺精华,丰富课程体系;(2)有助于形成武术领域的行业话语权,筑牢专业优势;(3)有助于构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品牌,彰显学科特色;(4)有助于传承中华文脉,弘扬优秀传统武术文化.在此基础上,针对于郑怀贤武学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点面结合"立德树人"多维对接"的构想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摘要:孔子思想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武学思想,与孔子的教育思想、治国理念相互辉映,共同构成孔子思想的有机整体。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和逻辑的方法,对孔子的武学思想体系进行了梳理和解析。认为孔子武学思想是孔子对于军事争战及相关武术实践的思想观点和价值主张的集合,孔子武学思想体系是一个一以贯之、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其内涵包括:“不战”是孔子武学思想的出发点,“善战”是孔子武学思想的立足点,“慎战”是孔子武学思想的基本主张,“智战”是孔子武学思想的实现策略,“仁战”是孔子武学思想的价值追求,“无战”是孔子武学思想的最终归宿。在此基础上对孔子武学思想“不为人重”的原因进行了简要而全面的剖析,并总结了孔子武学思想对后世中国武术的影响。该研究填补了孔子军事武学思想系统研究的空白,对于继承中华民族尚武精神,传承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和影响力,都有着鲜明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公众传媒的武术期刊,在现代意义上的武学体系的构建与研究中,有其特定的位置,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本文对武术期刊在武学研究中的任务与作用做了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6.
以文献资料法和综合归纳法分析跆拳道精神所包含的儒佛哲学思想。古代花郎道为现代跆拳道的前身,主要受佛家理论思想影响,形成以“禁欲主义”和“克己思想”为主的花郎道十戒。现代跆拳道在继承古代花朗道佛家思想的基础上融合儒家“以仁为本,体用不二”、“天人合一”及“内圣外王”的理论,形成“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跆拳道精神,目的是挖掘跆拳道古代哲学理论,为其今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张载是宋初诸儒中最激进的佛老思想批判者。其崇儒斥佛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申儒学“天人合一”、“体用一源”之旨趣,斥佛学“天人异用”、“体用殊绝”之谬妄;赞儒学“穷理尽性”、“推己及人”之博大,斥佛学“不思穷理”、“溺志虚空”之浅妄;扬儒学“大心体物”、“不萌见闻”之理性直觉,斥佛学“以六根之小因缘天地”之认知形式;彰儒学“均生死”、“通阴阳”之无畏精神,斥佛学“死生转流”、“厌苦求免”之偏狭自私。但是,处在“三教合一”的文化背景中,张载的思想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宋代武举武学研究四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对宋代武举武学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很多问题尚有争议.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解决了宋代武举复置时间、武举考试程序、四川武举类省试始置时间、武学设置时间及县级武学的存在等长期悬而未决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武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外籍习练者的文化认同。方法:运用访谈法对广东新会蔡李佛的海外外籍习练者进行访谈,对其访谈原始资料进行编码分析。结果:蔡李佛外籍习练者的文化身份可分为“普通学员、准弟子和入室弟子”3类,其文化认同构建过程可分为“被动性文化认同、主动性文化认同和形成性文化认同”3个层次。结论:蔡李佛外籍习练者文化认同的构建是一个漫长的、逐渐递进的过程,其过程具有集体性、递进性、内隐性的特征。因此,武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跨传播的现实意义并不在于文化的征服,而是“求同存异,各取所需,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在对《中国古典武学秘籍录》中所收录的明清武学资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数理分析与唯物辩证法,结合逻辑推理对中国武术中所存在“势”的机理进行了理论探研与阐释。研究发现:“形”与“神”,“气”与“节”是“势”的一对互补概念,“形”“神”兼备是“势”的构成要素,“气”“节”合一是“势”的转化条件。并认为在“形”“神”兼备的基础上,只有做到“气”“节”合一,才能“势”“势”相连。这一研究使武术中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势”能较清晰地展示出来,为进一步理论构建提供一定启迪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郑板桥的研究历来颇受研究者的关注,然奇怪的是,对板桥的研究更多的是局限于诗文研究,对其《道情十首》的研究涉及颇少。究其原因,并不是其没有研究价值,由《郑板桥集·小唱》后面的跋所叙:“是曲作于雍正七年,屡抹屡更。至乾隆八年,乃付诸梓。”可见,对此精心力作有探讨之必要,现从其摄取佛道思想之形式、内容和风格三方面来阐述其与佛道思想的融合点。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传统武学是自古以来在中国产生发展的“武”文化形态,即指在中国传统文化指导下以提高技击能力为表征、以人生修为目的的文化体系.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武学封闭自修的环境基础被替换,传统武学的价值建构、运动形式、理论基础、传承方式、物质基础都普遍遭遇到西方化的冲击,面临着沦为西方价值观或西方体育理念下的产物.传统武学要适应当代生活,本身也存在有现代化的语义障碍、体制障碍和练习手段的障碍,只有在克服以上障碍的基础上重建民族文化精神,才能在当代西方文化的包围中突围.  相似文献   

13.
中华武学以中国哲学的根本理论太极阴阳学说和元气本体论来指导和创生拳法。与此对应,西方传统哲学中的形式逻辑和形而上学与西方任一项体育运动决无这样的深刻联系。这和西方的体育项目有着大不同,中华武学因此包含有区别与其他体育项目的独有特性。古老的、连续不断的文明保存了人类早期的感知世界的方式和经验,这是非连续性文明(西方文明)难以做到的。这有助于说明形成中国的历史形态、文化形态的原因和发掘武学的独有特性。  相似文献   

14.
通备武学是一门文武兼备的武术文化流派。五十多年来通备武学在全国"武术之乡"武山县得到了大面积的普及与发展,成为引人注目的当代武术文化现象。但进入21世纪以来,通备武学的传承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通备武学传承后继乏人,武学绝技面临失传,支持武学活动的硬件与软件不足。出现这些问题有通备武学自身传承理念和传承方式方面的原因,也有外部文化政策缺失及商业化冲击等原因。转变保守的传承观念,改进传承的方法和手段,制定通备武学品位制考评制度,因材施教,加强武术协会和政府的沟通,发扬和挖掘通备武学的文化价值,是促进通备武学进一步传承和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中华武学心法不仅可以提高武术技艺,而且可以提升人的心性修养。应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调查研究法对武学部分拳种和禅宗知识进行研究。禅宗与中华武学的融合的历史背景及其现实条件进行探析,认为中华武学以禅宗的修持方法为心法基础,对武学的内功炼气、运气方法和实战技击进行了有机的融合,使内功炼气与功夫技击相为表里,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和禅宗提倡的"定慧一体、道由心悟、契自心源、回光就己,返境观心"理路相通。同时看到禅宗与中华武学的融合的矛盾:"武"毕竟以格杀为手段和目的,而禅宗则是品格人生的华育,一生一杀正是截然相反的对立面,"武"终究以动彰显,禅宗静默不言之教。在中华武学中相融就要有着本质的转换。研究中华武学心法为研究中外文化融合的历史轨迹和内在机制提供了参考,同时对当代人提升心性修养和武术技艺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武学的体系最终成熟,如太极拳的出现使中国的技击术不再仅仅停留在格杀制敌的层面,而是跃升到以武入道的生命升华层次。这样就使武学具有了由术进于道的三种认感知方式的完整进化序列。使现实、实在的格斗和人类对生命自由的理想境界相联接,使中国哲学现实化、清晰化、直观化。使中国武技成为中国哲学的行践,生命科学的探索之路。它展示给世界人民一个新的广阔的领域;一种新的探索生命和宇宙的感知方式,对现代养生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以经济全球化为时代背景的体育全球化进行了归纳、分析、总结,认为在当前西方体育文化占据世界体育“话语权”的历史背景下,以中华武学为代表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华武学只有“返本开新、综合创新、推陈出新”,才能在世界体育的大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8.
少林寺作为中国著名的佛教禅宗祖庭,始建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其创立者为少林寺初祖的跋陀。而作为跋陀接班人亦即少林寺二祖的僧稠,因其卓越的武功,成为了少林寺历史上“禅武合一”的开创者。根据历史学的方法,采取文献资料与部分文物资料结合分析的手段,通过对少林寺禅学中心创立与少林武术肇始、唐元明清时期少林武术史料辨析等不同历史阶段资料的分析,对少林武术的产生与发展、少林武学的形成与内涵特征进行了整体探讨。研究认为,嵩山少林寺建寺1 500多年来,历代高僧薪火相传,严格保持着佛教的传承法脉,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发展奠定了基石;由少林武术角度而言,其武术技击肇始于北魏少林寺创建初期的少林二祖邺下著名武僧稠禅师,得名于少林寺,并经过唐、元、明、清时期的发展,逐渐将“武”由“术”上升为“学”的高度,最终使“少林武学”成为包含完善运动技术、制度与思想的完整文化体系。当代,中华武术体系中的少林流派已经遍及全国乃至全世界,其层出不穷的拳法器械,表明在中华武术的发展过程中,少林武学起到了集结武学精华,教习天下武人的核心作用。直到今日,习武者仍在享用少林武艺的历史成果,接受它的文明信息。  相似文献   

19.
佛教孝道思想中国化的进程大致经历了"在家与出家之别"、"孝贯儒释"、"孝心即是佛心"这几大阶段。在此过程中,佛教伦理的宗教内涵逐渐淡化,世俗内涵越来越突出。这意味着当代佛教伦理只有与目前的世俗生活相结合,才可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儒、道、佛各自的精神实质就是"克己复礼为仁"、"有余为害者"、"凡夫即佛"。在功用方面儒家学说用来处理自己与外界的关系最合适,道家学说用来处理自己与身体的关系最合适,佛家学说用来处理自己与心灵的关系最合适,它们分别协调社会关系、自然关系和心理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