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性采访,就是记者为了完成某一特定的采访任务,而把自己的身份和意图隐蔽起来的一种采访方式。隐性采访,可以准确、真实地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诸多有作为的记者、通讯员运用隐性采访的方法,获得了大量宝贵的材料,创作出一批具有重大价值的新闻精  相似文献   

2.
3.
(一) 我们平时在编稿中发现,有些同志抓新闻不错,但写出的东西不厚实。出现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材料不足。而产生这个问题又往往是因为采访前准备不足。因此,我们在采访之前,要尽可能地把该考虑到的问题都考虑到,这是采访切入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新闻采访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宏 《新闻知识》2001,(12):38-39
(接上期) [7]新闻采访的提问 提问可以说是新闻采访的核心,怎么强调它在新闻采访中的重要性都不会过分,新闻采访的生命力和迷人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提问的精彩,电视采访尤其如此.对新闻采访提问的研究就可以出一本书.  相似文献   

5.
要把稿件写得充实,关键得有丰富的材料,而丰富的材料来自哪里呢?这就要记者、通讯员到发生新闻的单位、地方去了解,有计划地去进行材料的搜集,这就是采访。“先搜集材料,越多越好。”(老舍语)日本一位著名的记者这样说过:“要写一百行的报道,就要积累两千行素材。如果用一百行素材写一百行报道,就会失之肤浅。想写出深刻的报道,必须用两千行素材垫底。”(辰浓和男:《用脚去寻找》)采访技巧,是新闻采访经验的结晶,是记者智慧地获取新闻材料的一门学问。新闻界的行话说:“七分跑(采),三分写。”采访是新闻报道的第一道工…  相似文献   

6.
7.
8.
记者因为采访对象的权力、地位、金钱、名声不同而“变脸”待人,其实是做人上的低等和失败。  相似文献   

9.
尴尬生存:隐性采访的历史必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采访是特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迎合了社会和时代的需要,有着特定的历史作用。隐性采访不仅使报道更加深入、有现场感,而且成为“揭露黑幕”的杀手锏、成为“新闻监督”的利器。  相似文献   

10.
11.
12.
胡耕 《新闻前哨》2003,(4):34-34
进入新世纪,荆门电视台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传媒业,一方面按照国家广电政策积极进行电视整合;另一方面着力在精办频道、精办栏目,努力扩大节目,尤其是新闻节目影响力上做文章。其中,克服重重困难,不断探索易地采访,适时推出相关新闻报道,受到受众和领导的好评与肯定。特别是2002年,电视台在上年分三批派记者远赴陕西、江西、重庆同时开展《寻足迹·忆党史》大型系列采访报道的基础上,相继开展并推出了《挂职上海》、《走进西藏》、《仙桃民营经济扫描》、《随州纪行》、《利川支教》等易地采访报道活动。易地采访的作用1、有…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在新闻界,有个不成文的惯例,那就是,采访对象知名度愈高,这条新闻的价值就越大。所以,当记者的总想采访名人,以便使自己的报道播、发于重要时段或版面。然而,名人们要么公务繁忙,要么被身边的警卫团团围住,采访他们,谈何容易?那么,怎样才能把握住难得的机遇,出色地完成对名人的采访任务呢?经验丰富的记者们大都有这样一个共同感触:仔细琢磨好采访时的第一句问话,力争有一个漂亮的开场白,这对整个采访来说,如同初战告捷,即奠定了整个战斗胜利的基础,作用至关重要。采访名人时第一句话应该问些什么,这要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及其学识、性格、心…  相似文献   

19.
刘峰 《视听界》2002,(6):83-83
我有个习惯,每天都要买好几份报纸。很快发现,其实买一份也就够了。虽说现在报纸很多,又是晚报又是晨报的,但可看的内容大同小异,常常是相同的那样几条消息,甚至连标题都只字不差,是一个模子克隆出来的。不由得就想,干嘛要花钱买那么多报纸呢,这不是瞎耽误功夫吗? 有时候也能看到“独家新闻”。比如几家报纸都登了同一个消息,有的不以此为满足,又多了一个或几个电话,不论电话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