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教育史"学科对于师范生、教育科研人员、广大教师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更好地学习、理解教育理论和掌握教育规律,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师范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必修课,在进行教育史学素养、教育史学意识训练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在培养师范生的民族意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等方面发挥着直接的作用。根据教师教育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需要,整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教育史学科教材建设的成果,总结该学科教材建设的基本经验和特点,展望该学科教材建设的前景和改革方向,探索该学科教材建设的理论问题,是编写、编辑出版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教材必要的前期准备。  相似文献   

2.
由传统集权政体向现代立宪政体的转换,是梁启超的宪政理想。他在立宪、议会制度以及选举制度等方面都有自身的见解。其思想一方面是对当时历史情势的回应,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试图将西方宪政化引入中国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刑法建设的成就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刑法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大体可以归纳为如下四个方面:颁布了两部刑法典,建立了基本完备的刑法立法基础;保障人权的观念逐步确立;刑罚制度改革逐渐与国际化趋势相协调;修改完善刑法典的模式基本成熟。我国未来的刑法现代化建设,尤其需要着重研究和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正确把握刑法建设的方向;二是要着力解决刑法建设的重点;三是要积极完善刑法建设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着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宪政是以宪法为依据治理国家的民主政治。宪政建设或宪政发展就是对宪法进行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生活的修正,修宪必须兼顾到宪法的至上性、稳定性和适应性。我国的宪政建设曾经走过一段迂回曲折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1982年立宪和此后的三次修宪,我国的宪政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宪法中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对社会主义初  相似文献   

5.
试论我国的宪政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宪政建设的现状,阐述了宪政、宪法、法治三者之间的关系,针对我国宪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我国宪政建设的现状,阐述了宪政、宪法、法治三者之间的关系,针对我国宪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确立改革开放这一总方针的客观依据是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模式亟需改革,封闭落后的中国社会需要对外开放。改革开放30年大致经历了起步、全面展开和加快步伐三个时期。呈现出的基本特点为:改革开放伟大事业贯穿于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根本上讲得益于总设计师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理论指导;改革开放是紧紧地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行的,是在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相统一中进行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步骤地、稳妥地进行的,是在挑战和机遇同时存在的国际国内背景下进行的。改革开放30年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少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归根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来解决。在新世纪新阶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们指明了改革发展的方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从而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9.
以选自于1978~2009年间13种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中的303篇文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从研究性质、研究方法、研究主题、研究主体等入手进行详尽的内容分析.辅以文献资料、历史分析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针对以往我国教练员研究的内容分析得出:研究方法以及统计方法由单一薄弱变得丰富多样,资料收集方法过于单一,教练员与社会、大众、媒体之间的人际关系,残疾人教练员研究等领域没有学者进行研究等结论.  相似文献   

10.
辅导员职业化水平综合反映了辅导员制度建设的完善程度。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高校辅导员制度建设历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978年到1989年的前职业化时期;1989年到2000年的职业化准备期;2000年至今并正在持续的职业化时期。30年来辅导员制度的主要经验有:对辅导员身份的明确界定为辅导员职业化奠定了基础;专职化建设的起步为辅导员制度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各高校在辅导员的制度建设方面的科研以及辅导员相关制度的试点为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主要不足在于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速度较慢,辅导员职业化水平较低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辅导员队伍不稳定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是从新世纪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体现了规律探索与社会实践的辩证统一,体现了总结历史经验与解决现实问题的辩证统一,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2.
高校校园规划建设是随着历史的变革、教育的发展而转型的,经历了跨越式发展的三个阶段。新时期校园规划建设应坚持14个方面的原则,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科学发展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原理,蕴涵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即辨证法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形成了科学体系,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4.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适时地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唯物史观的科学运用和发展,其科学性就在于其哲学基础是唯物史观。本文从科学发展观对唯物史观的运用和发展说明其科学内涵,其科学内涵主要表现在体现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思想.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及其人的全面发展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的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在立足中国国情,按阶段,快速发展;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抓改革,促发展;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抓教育,重人才等诸多方面。深刻理解邓小平的科学发展观,对贯彻十六大精神,深层次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是执政党的根本发展理念。这一发展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础之上的,是唯物辩证的发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理论、两种生产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依据。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去思考、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髓。  相似文献   

17.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一个完整的新的科学发展观,它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是对我国以往发展观坚持和发展的结果,实现了在发展原则和内容上的综合创新。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包括实践论基础、唯物论基础、历史唯物主义基础、辩证法基础和人民主体价值观基础等方面的内容。其中,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构成科学发展观最主要、最根本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发展虽然可以作为经济的、政治的、技术的或社会的现象来进行有效研究,但其最终目标是存在本身:为全人类提供充实美好的人类生活的机会.所以,发展归根结底是一个伦理问题.从伦理的视角来审视经济发展就是要把发展与作为目的的人的美好生活统一起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从认识和把握发展的伦理内涵的层面上,对加快发展的本质要求进行了新的揭示.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与民族院校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民族院校应以特色创优作为巩固学校发展的基础;协调发展作为提供学校发展的保障;不断创新作为激发学校发展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