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走”,是非虚构创作的坚实基础,也是作者应当坚守的精神信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几乎所有优秀的非虚构作品,都是作者坚韧不拔地“走”出来的。非虚构开山之作《冷血》是这样,梅勒的《夜幕下的大军》是这样。中国作家张正隆用20年的时间完成了100万字的《雪冷血热》之后,其最大的感叹也正是:“《雪冷血热》是用脚走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人民文学》、《钟山》、《十月》、《中国作家》、《厦门文学》、《长城》等期刊纷纷亮出“非虚构”或“纪实”旗号加以倡导。这些文学期刊希望借助于“非虚构”写作,弥补当前文学与现实疏离的状态,探讨一种“新的文学可能性”。非虚构写作强调在场性与审美性,但理论与实践往往是背离的。综观所发表的“非虚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都对非虚构存在着某种误读,就像有论者指出的,“非虚构”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非虚构”又是一个“框”。束缚着作者的文体创造性。现结合具体作品。就非虚构作品内容的真实性与非虚构文体建构的缺失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3.
有“中国特稿教父”之称的李海鹏一手打造的“ONE实验室”,最近解散了. “ONE实验室”专门生产非虚构故事,团队成员可谓熠熠生辉.大学三年级时在《南方人物周刊》采写出《少年杀母事件》的林珊珊,阅读量超过3000多万的《太平洋大逃杀》作者杜强,曾获2015年腾讯传媒“年度特稿”奖的《大兴安岭杀人事件》作者魏玲,《在北京,2000万种死法》的作者钱杨……他们来自于《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时尚先生》等著名媒体,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记者.  相似文献   

4.
最近出版的北京大学孟昭晋教授的《书评概论》一书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全书结构完整,既是一本论述书评理论的专著,也是一本理想的教材。全书除正文7章外,还有《中外书评作品选读》、《课程教学法献议》两个附录和“参考征引书目”,更值一提的是作者还编了一个此书的“人名/主题索引”,不仅便于读者查检,而且也为其他教材、学术著作的出版开了先河,因为“索引少”是中国大陆书籍出版的通病。 该书之结构特点,首先是它提供的《中外书评作品选读》省去了查找原文作品的时间,可以使读者更好地领会正文中的分析文字;其次是《课程教学法献议》使“书评”课的讲授易于为人们按受、掌握:再其次是书后所附之“索引”,免去了读者查找标注之苦,例如笔者在研究作者与  相似文献   

5.
形式主义害死人。老百姓对形式主义深恶痛绝。3月8日《扬子晚报》“焦点新闻”版上《人大代表“会诊”形式主义》(作者慎海雄、潘海平)一稿,“穴位”找得准,“针”也扎得猛,读了让人拍案叫绝,大有吐了在喉骨鲠之感。  相似文献   

6.
电视连续剧《编辑部的故事》和前《文学故事报》副主编黄伊新出版的文集《编辑的故事》只有一字之差,却迥然不同。前者的故事是虚构的,谁也不会从其中寻找编辑工作的参考材料:后者却是真实的,正因为如此,所写的故事情节更感人,更有声有色。作者称他的这本书不是“堂而皇之地写编辑学”,但与某  相似文献   

7.
祝贺与希望     
《新闻知识》自从1984年创刊以来,就因为它内容丰富,可读性强而受到读者欢迎。特别是它能继去年被列为“全国新闻学十大核心期刊”后,今年再次被列入“全国20个新闻学核心期刊”之中(排名第七),可见,其影响之大。由此表示衷心祝贺!近年来,我尤为喜读“卷首论坛”、“甜酸苦辣”、“并非求疵”、“总编辑角色谈”、“通讯员经验谈……”等30多个栏目,因而称之为自己的“良师益友”。 做为贵刊的作者和读者。在喜读之外认为:贵刊  相似文献   

8.
去年从书摊上买了一册《李敖评传》(董大中著,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年出版)。这也许是出自祖国大陆作者之手的第一部李敖传记。但是读了这个《李敖评传》,我觉得有一些问题值得提出来讨论。例如“取材”,正如作者所说,材料主要是来自三本书:“《李敖自传与回忆》、《李敖回忆录》以及《李敖快意恩仇录》。”撰写一个人的传记,尤其是评传,仅凭传主个人的“自传”,似乎有“模拟”  相似文献   

9.
最近读了《青年记者》 2012年1月上刊登的《关于稿酬标准的调查》,颇有感触.我是个已届耄耋之年的农村土记者,这里想说几句关于“稿酬”和“记德”的浅识. 关于稿酬问题,自古至今,均有之.因为劳动分为两类,一类是体力劳动,一类是脑力劳动.后者并不比前者轻松舒适,论贡献也有过之而无不及.作者撰写一篇有分量的稿子,不知要付出多少心血和汗水.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百花文艺出版社编审徐柏容来信:读7期,愿献疑一、二。第13页“香港《史记》出版”条说香港出版了一本写香港历史的书,书名就叫《史记》,我觉得这事未必妥当,《史记》是中国史籍名著,不应再出一本内容迥异的《史记》,不容《史记》出现双包案。否则应属于取书名不当。因此,颇疑“香港《史记》”是否为“《香港史记》”之误,另外,写香港历史的《史记》,似不能如该文所称之为“香港版《史记》”,“香港版《史记》”只能以之称由香港出版之司马迁《史记》。 第11页言书中之序应排于目录之前,甚是。不仅“现代书籍”如是,据我印象,中国古籍似亦大多如是。这种排列次序是合乎逻辑的。但如目录排在序言之前  相似文献   

11.
黄萍荪在自己办的《越风》杂志第五期上(1935年11月16日)以“冬藏老人”之名发表《雪夜访鲁迅翁记》,后来被验证为“虚构之作”,黄萍荪自己也承认:“这篇文章有招徕读者之心。”他并没有到过鲁迅家里。近年已有曹震《鲁迅与黄萍荪》,倪墨炎《关于黄萍荪》,徐重庆《我所知道的黄萍荪》诸  相似文献   

12.
美籍华裔学者、耶鲁大学教授余英时先生所著《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一书,是一本值得一读的理性分析之作。它原是作者为台湾联经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十册巨制《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所作的一个长篇序文。在不到5万字的篇幅内,作者以严肃理智的“思想史的分析”的态  相似文献   

13.
2016年2月14日,一则题为《春节纪事: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返乡日记》的“新闻”在《财经》杂志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文章在开头写道“:春节期间有各类温馨和怀旧故事,我要写的故乡杂记却显得些许残酷和悲戚,可惜这并非杜撰虚构,而是真实的写照。”文中绘声绘色地描述了种种触目惊心的“村风村貌与民风”,如赌博打麻将成风、农村妇女利用微信“约炮”等,一时公共舆论沸腾,微信、微博、门户网站甚至传统媒体纷纷转载,新闻学者参与其中热议。然而,这则“新闻”最后被证实是作者虚构的,其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节等要素皆为虚构,作者今年春节期间并没有回过家乡。  相似文献   

14.
《大昭评论》是《人民日报》体育版的一个专栏,作者是人民日报资深体育记者汪大昭同志。我是《大昭评论》的热心读者。这不仅是因为和大昭同志交往甚洽,经常就体育方面的问题请教于他;更因为《大昭评论》写得好看,读之如饮酸梅汤顺溜爽快。或许还有一点好奇,《大昭评论》似乎有些另类,常让我茅塞顿开:评论原来可以这样写。字如其人,文如其人,这其实并非通例。很难从宋徽宗俊逸的“瘦金体”中看出他羸弱的性格,也很难从乾隆的方头圆脑的碑帖领略什么雄才大略。可大昭同志确是“文如其人”。他温和,所以文章极少见面折人过的“利辞”;他敏锐,…  相似文献   

15.
读大学时在《中国青年》上读到《北大,魂兮归来》,淋漓酣畅,切中时弊。只有爱之深,忧之切的人才写得出来。现在读《五百年来谁著史》,才知道此作者正是彼作者韩毓海,时光流逝,他依旧目光如炬,这不是书生意气,才子情怀,而是一位严肃的思想者,身居书斋,心怀天下,位卑未敢忘忧国。他曾说过“任何民族也必定有它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献身于这个将终生忧心如焚上身清贫的行列”。他正是这样的哀痛者与幸福者。  相似文献   

16.
论据乎?     
语文出版社出版的《社会科学论文选》中,《王勃生卒年考辨》一文,认为王勃集中《与契苾将军书》非王勃所作,理由之一为:王勋为王勃之弟,而《与契苾将军书》却称王勋为“舍弟”,故知是信非王勃作。(见该书第23页)此考证读之令人不以为然。舍弟,对他人称己弟之谦辞,乃极普通之常识,该文作者何连此亦不知?  相似文献   

17.
也谈“衣食父母”魏世弟【武汉】读《出版科学》杂志,一位学者因自己的专著稿无法出版,求售无门,后来一位编辑慧眼识金,终于使之变为铅字,变为沉甸甸的书本,于是这位作者感慨系之,叹道:“编辑真是作者的衣食父母!”时隔不久,又一期《出版科学》上,登出了一位编...  相似文献   

18.
读《出版工作》1988年第11期《录“像”还是录“象”》一文,作者亦均同志认为应该作“录象”而不应该作“录像”,对此我有不同意见。按“象”、“像”二字在某些意义上本来相通。亦均同志文中引《说文解字注》也说:“按:古书多假象为像”;又说:“似古有象无像,然像字未制之前,想像之义已起,故《周易》用象为想像之义。”而亦均同志下文却据《现代汉语辞典》中“想象”一词的释义,推论出由“想象”派生出来的表示形状、样子意思的“图象、印象、形象、影  相似文献   

19.
虚构类 2011年虚构类图书市场中的新热点并不多,大部分畅销作品或从属于早已畅销的系列作品的新作,或是以往一些经典作品的再版等,而当年上市就能够进入虚构类榜单前列的作品大多数还是来自于知名作者. 青春文学类图书依然是虚构类榜单中一个重要的门类,在榜单的前30名中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席位.而从上榜作品来看,全部出自于郭敬明和江南两位作者,其中排名最高的《临界·爵迹Ⅱ》是年度监控销量最高的作品.  相似文献   

20.
今年第二期《中国记者》的“外国新闻佳作赏析”专栏中刊登了熊昌义同志的文章《“没有什么新闻”的好新闻——介绍美国新闻史上的一篇名作》。“赏析”也好,“介绍”也好,属于评论的范畴应该无疑。然而,先读过被评论的佳作,再来读这篇评论,却使人产生一种憋闷之感,不鸣不快。首先冲到舌尖的话是一个问句——这篇新闻名作的新闻究竟是什么?《“没有什么新闻”的好新闻》,这是一个绝好的题目,然而读到最后,欲从评论中获知“好新闻”内容的读者恐怕会大失所望:这“好新闻”无非是用了巧妙的文学笔法写出的“旧闻”,真真地“没有什么新闻”了。评者(为下面叙述方便,姑以“评者”和“记者”分别称评论的作者和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