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武府于雍正三年(1725)设置,隶属山西省。(乾隆)《宁武府志》卷六"职官"中的"知府"条首次记载历任知府,但仅至乾隆十七年(1752)。从乾隆十七年至宣统三年,时间跨度达159年,均无宁武府历任知府的成体系记载。鉴于地方文献的散佚,历任宁武府知府的任职离职年限亦残缺。通过查检雍正至宣统朝的相关史料文献,考究并理清历任知府的任离时间,既可弥补其缺漏,又可为相关学者提供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史料。  相似文献   

2.
清代乾隆年间,甘肃有两位诗人曾被袁枚在《随园诗话》中称道过,一位是狄道的吴镇,另一位是武威的张翙。张翙,字凤扬,号桐圃,武威人。约生于乾隆十五年(一七五○)。乾隆三十四年(一七六九)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户部郎中。出为江西吉安府知府,调湖北荆州府知府,护理荆宜施道,历宜昌府知府,郧阳府知府,湖南长沙府知府。卒年不详。著有《念初堂诗集》四卷,嘉庆初刊行。潘挹奎的《武威耆旧传》卷三《刘明府统张太守翙合传》中,叙述了他的生平。  相似文献   

3.
简单是智慧     
<正>古时有一位知府新上任不久,他想考察一下手下的三位官员,向朝廷举荐一位。一天,他坐在正堂召集三人开会,开完会对三位官员说:"我需要一根针,你们准备一下。"说完,便走出了正堂。"知府新上任,只要一根针,这是什么意思呢?"三位官员都摸不着头脑。第二天,三人都没来办公,知府便差人询问三人去向。不一会儿,差人回来,向知府报告说:"大人,李官员昨天买了一根杵,正在家里光着膀子磨针,要告假一段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史学界对云南土司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丽江木氏土司和元江傣族那氏土司的研究,而对蒙化彝族左氏土司研究甚少。蒙化土知府与丽江、元江土知府并称"云南三大土知府"。可见,蒙化左氏土官与丽江木氏土司、元江那氏土司一样曾对云南历史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古代某州知府贾文忠自恃才高八斗,曾夸口:“吟诗作对乃文苑小技,可信手拈来,书后即答。”事实也是这样,很少有人难住他。一年春日,贾知府出城踏青。正行走中,忽报有一小顽童挡路,要求与大人对对子。贾知府一听,  相似文献   

6.
趣史夜读     
蠢子对对子 明朝时,河南某地有个知府,名叫刘秉权。这刘知府膝下有一子,虽老大不小的了,可整天稀里糊涂,蠢笨无比,连最简单的事理,也是似懂非懂的。对此,那知府老爷可费尽了心机,伤透了脑筋。也曾先后请来了一些知名的饱学之士对孩子言传身带,谆谆教诲,无奈那傻小子智商太低,始终不见有多大的长进。到头来,先生们不得不无可奈何地摇着头离去了。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南阳知府衙门公廉堂入手,通过介绍知府衙门以及公廉堂的缘起,然后以史实为依据进一步深入论述了公、廉两字,在当前具有的现实意义,折射出作者希翼以史为镜的深刻寓意,对现今社会具有相当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刘知府因得罪皇上被摘掉乌纱帽,回乡后去拜见当地知县。这个知县原是他的下属,曾受过他不少气,如今想让刘知府尝尝受奚落的滋味。  相似文献   

9.
谐趣园     
虎落平川被犬欺刘知府因得罪皇上被摘掉乌纱帽,回乡后去拜见当地知县。这个知县原是他的下属,曾受过他不少气,如今想让刘知府尝尝受奚落的滋味。于是,知县安排酒宴,并请了两个陪客。  相似文献   

10.
刘凤苞,湖南常德人,清代庄子散文研究家、诗人。同治四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历任云南省云南府禄丰县知县、元江直隶州知州、大理府知府、永昌府知府、顺宁府知府等,后因事遭黜。晚年积极致力于地方文化与教育事业,撰修《桃源县志》,主讲常德朗江书院,担任长沙城南书院山长。一生与王闿运和王先谦等交往密切。  相似文献   

11.
张国学 《现代语文》2003,(12):45-45
郑板桥为官清正,体恤百姓,他最看不惯那些仗势欺人、横行霸道的人,即使是高官显贵也不例外。传说他在山东潍县当知县时,他的顶头上司———一个以鱼肉乡民为能事的知府路经此地。郑板桥因鄙弃他的为人,就装作身体不适,故意不出城迎接。那知府也素知郑板桥心高气傲,便厚着脸皮进了城。衙役们报说知府已到,郑板桥只好勉强设宴招待他。宴席上,知府见一壶薄酒,几盘素菜,只有那一小盘中的几只螃蟹还算是点荤腥,就气不打一处来。他指着盘中的螃蟹说道:“本府虽不谙风骚、拙于诗赋,但遇到郑大人,可能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缘故吧,今天倒想吟诗…  相似文献   

12.
明朝初年,有一知府姓曹,自称曹操后代。一日,他去看戏,正逢演《捉放曹》。扮演曹操的赵生把曹操的奸诈阴险表演得惟妙惟肖,曹知府见自己祖先被辱,不觉大怒,当即派差役传赵生治罪。  相似文献   

13.
很早以前,在白河岸边住着个穷秀才,他种了一片桃树和李树,对它们培养得十分精心,还给这片果园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春园。当那些桃李的果子成熟的时候,就招惹来好多的孩子。穷秀才十分喜爱孩子,就摘来果子给他们吃,并给他们讲故事,教他们认字。后来,他就在这桃李林中盖起了几间房子,办起了学馆。几年之后,他教的学生中有的中了秀才,有的中了举人,还有的中了进士。这么一来,他的名声更大了。这事惊动了知府,知府就请他去当坐馆先生,可他恋着他那穷学馆,执意不去,知府也只好将两个娇儿送来让他教。单说这知府的两个儿子,大桃,二的叫怀李,均是娇…  相似文献   

14.
明潮州知府李栻著《伤寒述微》 《潮州府志·职官表上》:明天启四年(1624年),潮州知府李栻,福建晋江进士。清理鹾政,商人德之。升本省岭西道,祀名宦。(后一任为天启七年(1627年)马鸣霆任。) 《潮州府志·祀典》:李祠,在府巷,祀知府李栻。 贤守合祀,顺治十七年庚子(1660年),知府吴颖[顺治15—18年(1658—1661年)任),合祀贤守陈瑄、郭春震、郭子章、樊王家、李栻、黄廷猷。今废。  相似文献   

15.
抛欲     
周小华 《学子》2004,(1):53-53
在清代曾经有这样一则故事:在一个繁华的街头,有一乞丐坐在一座墙角,捧着一个馒头慢慢地啃着。早上的阳光温暖地抚在他的身上,他不由得大发感慨——生活多么的美好!脸上露出了惬意的微笑。刚好他说这句话时被一个知府听到了。知府觉得一个馒头就能让人感到满足,很难想象,于  相似文献   

16.
宁王府好事之徒借题发挥,唆使仆人到南昌府告状。状词写着八字:“鹤系金牌,系出御赐。”事情难住了南昌知府。状词写得这么重,不敢不受理。若昧良心处罚居民,又怕民心不服和士人舆论。此时,正逢苏州才子唐伯虎在南昌,府吏建议请他来商议。知府依允。唐伯虎看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中国古代史教科书上,讲到清朝中期由盛转衰的政治原因时,常引用当时在百姓中流传的一句有名谚语:“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说是清朝中期以后。由于吏治腐败黑暗,土地兼并严重,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纷纷起来造反,社会矛盾尖锐激化。这句谚语反映了当时官场当中贪污成风,官吏大肆搜刮钱财,说当了清王朝三年的知府,可刮得十万  相似文献   

18.
南京栖霞寺是很有名的古寺,据说庙门上"栖霞寺"三字是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的手笔。遗憾的是天长日久,风吹雨淋,"寺"字的下半截剥落了,只剩下"土"字。从京城传来消息,康熙皇帝要下江南巡幸。知府老爷着急了:皇帝喜欢游山玩水,到处题诗写字,特别重视楼台馆所的门面,更重视寺观庙宇的门面,如果来到我们栖霞寺,一看成"栖霞土"了,不要说寺里住持要治罪,我这知府也吃不了兜着走。  相似文献   

19.
谐趣园     
《老年教育》2008,(6):38-39
唐伯虎妙语断案明代宗室朱震濠,袭封南昌宁王,权势显赫。府中养一鹤,为皇帝所赐。一次仆人陪鹤上街游玩,路过东门,一民家突然窜出一条狗,将鹤咬伤。仆人仗势欺人,到府衙告状,状词上写道:鹤系金牌,系出御赐。此事难住知府,正逢江南才子唐伯虎来府衙,知府请来唐伯虎商  相似文献   

20.
北宋时期,太原府既是河东路首府,又是西北地区军事重镇,在抵御辽、夏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太原府吏治的好坏,对西北地区的稳定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宋廷对太原知府给予极大的关注,既赋予他对属官的行政监察,又委监司等对其监察,以促其向良性发展。在错综复杂的相互监察中,太原知府得到锻练,为太原府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