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品玲 《科教文汇》2014,(33):163-164
作为一门初中基础课程,历史与社会具有很强的人文性,此课程既让学生掌握了历史文化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质。本文通过对该课程人文性的分析,为初中学校开展历史与社会人文性的教学指出方法,以期对初中阶段的人文教育与学生教育工作产生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程丽红 《科教文汇》2008,(24):155-155
“现阶段初中的《历史与社会》已是一门人文社会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其基本特征是综合性。它取代了历史、地理的基础性课程,融入了历史、地理、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多视角、多维度地反映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正如此,现阶段的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与以某一门学科作为支撑而开设的分科性文化知识课的课堂教学理应有所不同,由于其课程知识的综合性,涉及知识多,反映社会面广,因此课堂必须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延伸、向多类知识拓展,方能多角度的向学生阐述所授知识与社会生活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
丁润芝 《科教文汇》2009,(20):86-87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环境保护,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加强对中学生的环保教育,提高学生的环境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的要求,提出加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主要内容与途径。  相似文献   

4.
初中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将美术作为一种语言,运用技能把学生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使美术作品体现出时代性、人文性、情趣性、品味性。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关爱社会。这就需要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的更新。  相似文献   

5.
由于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对中小学师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免费师范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也就成为了师范院校教改的重要议题。近年来,中小学新课程改革要求强调课程的整合性,要建立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科学人文性课程,乡土历史课程的开设契合了这一核心理念,颇受教育界的关注。免费师范生历史专业课程的改革可以与中小学乡土历史教育相结合,探索人才培养新的发展方向,并应对当今乡土史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钟勤 《科教文汇》2009,(11):115-115
语文素养是初中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初中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贯穿人文性、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意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赵金石 《科教文汇》2014,(14):181-181
随着我国社会水平的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对于我国农村初中学生的思想教育也有了更进一步的重视。而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当中,对课程资源开发程度的高低也会对整堂课程的教学质量带来重要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本文中,将就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资源开发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王欣 《知识窗》2016,(4):57
儒家人文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教育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几千年的教育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时至今日,儒家人文思想在教育思想与现代教学理念之间仍然存在契合的内容。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儒家人文思想对初中政治教学的影响,旨在提高初中政治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强化人文教育儒家人文思想认为,教育的本源在于文化对人精神的滋润,能够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  相似文献   

9.
陈玉亭 《科技风》2023,(10):10-12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培养学生人格和人文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和班主任都十分重视情感教育,我们要充分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本文主要阐述了初中阶段情感教育的内涵和重要作用,探讨了初中生情感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初中班主任情感教育的方法,以期对初中班主任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初中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阵地,学习技能是初中学生逐渐培养的一种能力。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建立学习型社会并提倡终身受教育的理念,这与初中教育教学目标是一致的。卫生学校相当于高中学历,学生的层次有初中生、高中生以及社会再就业人员。起点不同,接受知识的能力也不同。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研究、总结、归纳和人文知识所呈现的内涵。人文知识的深浅决定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可持续性,是否能在职业生涯中厚积薄发。人文知识丰富是提高职业能力的前提,人文知识的获得离不开语文的学习,语文教学就要与时俱进,改革教法。下面就初中语文教学的现象进行分析、探讨,给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陆海  张雯艳 《大众科技》2015,(2):179-181,197
人文、社会、自然三大学科三足鼎立,是生成现代大学三大课程系统的基础,在大学教育中人文课程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大学课程应该是大课程观,显性教育课程与隐性教育课程相辅相成。在今日大学教育格局中,课程应课程设计应下沉到基层教学单位,突破专业的限制。文章探讨了大学人文课程应该成为享受课程,体验课程,人文课程更应该重视隐性课程所具有的育人作用。泛人文课程涵盖多个子课程分类,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给予基层教学单位更多的课程设置自主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当前教学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入,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作为初中教师,应及时调整自身的观念,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从而帮助学生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当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期间存在着"重技术,轻人文"的情况,教师以自身作为教学主导,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从而减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简要探究了人文关怀的内涵,分析了目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以后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大学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而过分强调工具性,忽视其人文性是当前课程教学的突出问题。自上世纪末,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认识到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并就如何实施进行了讨论。本研究从实证研究的角度,以人文教育、现代教学论和自主学习理论为基础,通过历时一年的大学英语课堂人文教育,探究其对英语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文精神发展以及英语学习效果的影响,以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全面成长。  相似文献   

14.
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涵盖了社会、民族、历史等多方面文化,融伦理道德、艺术审美于一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基本的语言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注重对学生的个性情感、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的培养。从挖掘教材人文因素,陶冶学生情操;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尊重与发展学生人性;张扬学生个性,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三个方面探讨了初中语文教育的人文化。  相似文献   

15.
学生初中学习阶段是获取知识、培养独立思考习惯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开设历史课程、开展历史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跨越时空维度进行独立思考与培养人文情怀,还要将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家国情怀这一核心价值在新一代人身上传递。历史教学培养爱国的人,以育人为主要目的,关注个人的成长与可持续发展,也关注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历程与未来。本文主要阐述在新时代教育下以"家国情怀"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质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而历史课是一门人文社会学科,思想性、政治性很强的学科,用它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和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本文结合一些案例,谈如何加强历史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挖掘人文教育素材、丰富人文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7.
美术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人类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特殊方式。目前,在我国初中的课程教学中都包含有美术课程,将现代美术和课程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初中美术的课程教学中,合理、科学的穿插一些情感教育,可以提高美术教学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8.
现代美术课程是人文性质的课程,美术欣赏课教学应注重体现人文性,并将教育教学活动放在一种人文背景中加以理解。努力从中发掘人文内涵。从而帮助学生通过美术的学习更好地汲取不同时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通过美术的方法与媒介表达自己对人文精神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课程目标是课程教育与社会需求对接的基石,体育课程目标的多元整体性是社会需求赋予体育教育的意义.体育课程建设必须创建多元目标整体教学模式,重建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学管理制度,强化体育强大的人文教育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需求和学生所具备的能力脱节,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能有效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满足社会需要。为了保证传统文化课程按质按量开设,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国家政策法规的保障;二是高职院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保障。其中包括课程设置的保障、教材与师资的保障、人文环境的保障、质量监督体系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