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鼎钧是台湾当代屈指可数的优秀散文作家之一,所著散文集《碎琉璃》、《左心房漩涡》、《情人眼》和《人生三书》等脍炙人口。他显然是继承了中国新文学的"文学为人生"的传统,以"写出全人类的问题"的胸襟来关注人生,  相似文献   

2.
林语堂著《苏东坡传》,是20世纪四大传记之一,从中可以读出东坡的快乐。东坡的快乐,不仅体现在他能享受人生的每一刻时光,更体现在贬谪期间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上;还源自他对人生的理性思考,并用一种审美的诗意的眼光去审视人生;带给我们极大的精神启迪。东坡构建的精神家园,也正是现代人苦苦寻觅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3.
韩丽霞 《科教文汇》2015,(2):181-182,202
林语堂著《苏东坡传》,是20世纪四大传记之一,从中可以读出东坡的快乐。东坡的快乐,不仅体现在他能享受人生的每一刻时光,更体现在贬谪期间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上;还源自他对人生的理性思考,并用一种审美的诗意的眼光去审视人生;带给我们极大的精神启迪。东坡构建的精神家园,也正是现代人苦苦寻觅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4.
晨曦 《今日科苑》2014,(12):36-36
<正>由知名报告文学作家、本刊总编辑刘书良,传记作家、本刊副主编陈家忠联袂创作的《强国之梦——程连昌人生几个片段》一书,由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于2014年12月出版。出生于1931年5月的程连昌,吉林省吉林市人,现为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会长、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在他的人生驿路上,他在业已走  相似文献   

5.
甘文泉 《今日科苑》2010,(18):67-67
李白的诗无论从其数量上,还是其艺术魅力上,在中国古代诗坛上都是佼佼者,他的诗不仅给人留下了艺术上的享受,而且也留下了他所处年代历史和他人生追求历程的烙印。通过他的诗,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了李白复杂的人生以及他多元化的思想,认识了李白在坎坷中乐观、豪放的人生态度,以及对人生积极进取追求人生理想的人格魅力,给后世人们在精神上和文学创作上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文学史上具有深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科学中国人》2008,(6):10-15
人生,可以是一堵墙,固守着自己,也阻住别人的去路;也可以是一座桥,成就了别人的道路,也成就了自己。以旁观者的眼光看来,王炜的人生很顺畅,无论是在他的求学历程还是研究、管理和教学上,或许这同他的专业暗含一种联系吧。他为自己的人生建了一座桥,而他的人生也成为别人的桥。  相似文献   

7.
“他在学术上寻突破,成为系统科学理论与应用相互促进的拓荒者;他在管理中闯新路.是办学规模与教学质量、学科建设协调发展的倡导人;上万个日夜.无数滴汗水.他的人生在系统科学这条科研之路上不断升华。”这是科学中国人2011年度人物活动组委会给予陈潮填教授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正>他是中国多项科普事业的开创者,他是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卡林加奖"设立60余年来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75岁的他至今仍默默耕耘,写下了他科普人生光辉的30年。他第一个率领他的团队将"科学中心"理念践行于中国,他第一个发起在全国开展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他就是中国科技馆原馆长李象益教授一一个不折不扣的科普达人。2014年4月9日,李象益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为我们讲述了他的30年科普故事。  相似文献   

9.
他的传奇人生与我国航天发展史上的多个第一密切相连: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次绕月探测……他被业界公认为中国的“卫星之父”;在他领导下所发射的卫星,几乎占到中国航天飞行器总数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0.
他是我国油气勘探和开发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他曾经跋山涉水,在野外勘探找油找气,到现在对热点油气问题仍然坚持不懈地关注、思考和研究,他用全部的身心在"为国家找资源",书写自己的勘探人生……  相似文献   

11.
《科学生活》2009,(1):42-43
改变人生的简单法则无论你是处在进退维艰的境地,还是处在心海迷茫的当口;无论你是因跌入人生低谷看不到希望而苦苦挣扎,还是在为不能激发自己的潜能而苦恼,这些简单的人生法则,给你提供精神营养和实施手段,引导你走向内心的平和与安宁,领悟成功的奥秘与本质。一个人若身处隧道,他的视野就会非常狭窄。视野开阔,就能看得高远。美国的一个摄影组,想拍一部关于中国农民生活的纪录片。于是他们就来到中国某地农村,  相似文献   

12.
钟荷 《科协论坛》2013,(4):26+2-28
郑哲敏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还是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他是中国爆炸力学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也是中国力学学科建设发展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2013年1月18日,这位为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不遗余力、倾尽全力的著名力学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登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  相似文献   

13.
《今日科苑》2009,(23):99-100
他是2007年"绿色中国年度人物"中唯一的企业家;他曾是中国最富有的人之一;由于从事环保产业,2008年他被美国《时代》周刊称为"全球环保英雄";他就是被誉为"全球最环保富豪"的施正荣。  相似文献   

14.
《金秋科苑》2009,(23):99-100
他是2007年"绿色中国年度人物"中唯一的企业家;他曾是中国最富有的人之一;由于从事环保产业,2008年他被美国《时代》周刊称为"全球环保英雄";他就是被誉为"全球最环保富豪"的施正荣。  相似文献   

15.
海岸 《知识窗》2008,(9):9-9
网络流传讨论“B级人生”的文章,引述了日本经济专家森永卓郎的观点。他把人生分为三级:A级人生是“有钱没闲”;B级人生是“钱少一点点,但是有闲”;C级人生则是“因为缺钱而生活质量很差,有没有时间都已经没有意义。”他所指的“B级人生”,并非“Bad”,而是“Better”,主张降低对物质欲望及社会成就的追求,给自己更多休闲时间,享孽毕活盾暑.  相似文献   

16.
<正>张华民,一位致力于中国储能事业发展的中国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液流储能电池技术的首席科学家、储能行业的领军人物,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储能人的价值观:推崇绿色储能,改善生态环境,服务社会人民,在事业发展中提升人生的价值,实现个人、企业、社会、自然的和谐共融、协调发展。"产业报国,造福中国"是张华民的人生理想,海外归国15年来,他一直怀揣着对储能技术的激情和国产化的梦想,为开启"电力银行"新时代,带领团队向着目标一步步地坚定前进着。  相似文献   

17.
刘宜庆 《百科知识》2013,(19):36-38
陈立夫(1898~2001年),浙江省吴兴(现湖州市)人,名祖燕,号立夫。陈立夫是20世纪中国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大半生纵横政海,曾历任蒋介石机要秘书、国民党秘书长、教育部长、立法院副院长等各项要职。陈立夫本来可以成为采矿工程师和学者,其志向也本不在政治,但陈家与蒋介石的渊源改变了他的人生航向。  相似文献   

18.
易南英 《金秋科苑》2010,(15):36-43
提及中国“三钱”,无不令人肃然起教,他们为祖国乃至人类作出了贡献,若以年龄排序,前有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后为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居中者系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为确定中国力学的发展方向和力学人才的培养,他与周培源、钱学森及郭永怀一起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是参与制定中国第一个“十二年科技规划”的主要执笔者之一,中国第一个力学研究室的创办者;他还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  相似文献   

19.
陶渊明、苏轼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伟大诗人之一。他们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使他们在中国士人阶层中有典型意义和深远影响。苏轼一生宦海沉浮,非常喜欢、仰慕陶渊明,深受陶渊明的影响。但他们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代表着不同的类型。文章从他们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的追求的四方面来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20.
他的名字,横跨亚洲美洲——出生与启蒙于中国,学成与起步在美国; 他的名字,系着两弹一星——提及中国航天事业,谁都绕不过他开创的理论; 他的名字,结缘浩瀚苍穹——中国科协将一颗国际编号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 仰望星空,“他”眨眼微笑:俯瞰环球,他心如凡夫:平视人生,他凭修为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