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对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01-2009年有关中国农村问题研究文献检索的数据分析.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如何根本解决农村发展中不断出现的问题的同时,学术界对中国农村问题的研究日益升温,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农村问题的研究中.农村研究的学科支撑为跨学科综合性研究,研究阵地主要集中在高校,特别是几所重点大学和中国社科院,但研究资源主要集中在北京.中部在农村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西部地区影响力不足.同时,关于农村研究的基础理论重视不够,对农村政策的影响力有限.  相似文献   

2.
以SSCI收录的2000-2010年间的题名含有“高等教育”(HigherEducation)的研究文献为样本,运用科学计量学的方法,借助CiteSpace可视化软件,绘制高等教育研究的知识图谱,揭示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以期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使用引证分析法,基于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2013—2017年)的数据分析发现: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整体发展较平稳,保持着很强的学术论文生产能力和较大的学术影响力,但高等教育学术影响力主要集中于学科内部,对其他学科的影响相对较小。尽管出现了一批学术影响力较高的基金项目、研究者、研究机构和省份,且"卓越少数"的学术影响力表现突出,但由于多种原因,我国高等教育学术影响力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萎缩。建议高等教育学术共同体重视对高等教育学术影响力的研究,强化高等教育学术传承,提升高等教育知识创新能力,打造高等教育学术品牌。  相似文献   

4.
基于CNKI数据库2001~2009年度的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的刊载论文总量及被引用的具体情况、载文学科分布、高频被引论文、地区分布、核心作者群、载文机构分布、期刊总体排名等七个维度进行定量分析,对该刊学术影响力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的学术影响力不断提...  相似文献   

5.
文章根据我国40年高等教育学论文聚类分析,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分为三类,进而分类阐明其学术影响力。其一,设置高等教育研究院的高等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主要阵地,其融合度和向心度最高,其中,又以“双一流”大学最为显著,综合性大学相比师范类大学更具优势和潜力。其二,高校内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专门机构学术影响力差异巨大,“智库型”高等教育学研究院所影响力突出,重点建设政策下的绝大多数高等教育学研究机构的产出效能仍有极大的挖掘空间。其三,高产其他机构学术影响力也呈现层次性,错位发展的学术生态初步奠定了这些研究机构的影响力格局。在各类高等教育学研究机构中,与高等教育学科应用性相契合的“智库型”研究机构学术影响力优势明显,对于未来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乃至高等教育学科发展方向有一定预测作用,但高等教育学研究的系统性和连续性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本文借助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CSSCI),对中国教育学研究领域的学者的发文和被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可以得出我国教育学领域有重要学术影响的学者;将2005-2006年被CSSCI收录的教育学论文和所引用的期刊论文和专著汇总、归并,并根据被引次数排序,从中遴选出中国教育学领域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论文、中国著作及外国著作;通过与2000-2004年的统计分析报告的比较,分别对有重要学术影响的学者、论著进行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7.
2005~2006年我国教育学期刊影响力评价-基于CSSCI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术期刊既是教育科学研究者发表科研成果的平台,又是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教育发展与改革实践的重要中介。因此,对教育学期刊学术水平、编辑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的评价,也就成为教育科研评价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利用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提供的数据资料,通过"被引总量"、"影响因子"和"被引广度"等指标,分析、评价2005~2006年我国教育学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运用Cite Space绘制CSSCI数据库2000—2014年1048篇高等教育质量研究论文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发现:过去15年,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研究表现出明显的政策导向性,研究与政策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从研究话题看,除围绕历次教育改革精神进行宏观探讨外,相关话题主要集中在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观问题、高等学校教学管理问题、人才培养问题,以及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问题等。其中,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问题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的主流,并呈现出越来越强调学校内部质量保障、重视学生参与及学生学习效果评估的态势。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的话题在2010年以后重新引起学者关注,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将成为今后研究的热点,但相关研究亟需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9.
《比较教育研究》的学术影响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借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1998年~2007年的统计数据,从总被引次数、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论文地区分布、论文机构分布、基金论文数、高频被引论文分布等多个角度,分析了《比较教育研究》在教育学科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利用CSSCI数据库对《高等教育研究》2002-2006年刊载文章的被引情况与相关高等教育刊物的对比分析显示,其被引用率、篇均被引和期刊自引率明显高于同类刊物,引用期刊多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选题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创新性。该刊影响程度高,传播范围广,在我国高教领域的领先地位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1.
龚放  邓三鸿 《教育研究》2006,27(9):8-18
利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所提供的数据,从我国教育期刊的数量及所刊载文章的数量、引文情况等角度,对2000年至2004年我国教育期刊及所发表论文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虽然我国教育期刊的数量和所发表论文数量较多,但论文的引文数及引文语种、引文文献类型等较少。通过对期刊所发表文章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所收录文章的引用情况统计,从绝对被引用量、相对被引用量和影响广度等的排序中,可以看出2000年至2004年我国教育期刊的影响力情况。  相似文献   

12.
学术自由既是高等教育办学的理念,又是政府其进行管理的基本原则。本文从学术自由产生的背景、原因分析入手,认为高等教育评估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一个有力的工具,满足了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控制,也保障了高校的一定的学术自由,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14.
15.
依据CSSCI数据库,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统计分析全国艺术学科2001—2010年收录的文献。重点统计分析收录文献的数量、平均被引频次、高被引期刊和文献学术影响力。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艺术学科学术影响力2001—2005年缓慢增长;2006年尤其是近些年来呈现较快发展态势。统计数据客观显现出我国艺术学科近些年的期刊和作者高被引现状,证实了高被引论文与学术影响力的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为了保证高等教育质量,世界各国都采取相应的措施,开展高等教育评估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教育评估是一门学问,自从开展高等教育评估工作以来,评估理论研究受到关注,发表了很多论文。本文通过对近五年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分析与梳理, 透视了我国近五年高等教育评估研究的发展状况,揭示其成就和隐性缺失,进而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18.
在高等教育评估备受关注的背景下,探索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研究的进展与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文献计量法和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法,对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期刊上1985-2014年发表的关于"高等教育评估"的文献进行研究发现:国家政策对高等教育评估研究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在使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研究产生众多研究热点的同时,也影响着研究发展的趋势;学术机构对高等教育评估问题的关注和相关研究成果数量的增长,反映了其在该研究领域的重要影响力;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共同推动了高等教育评估研究的深入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稳步提升;研究者对国外高等教育评估的研究主要是对美国和英国经验的研究。深入推进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国家应进一步加强对高等教育评估的政策导向,激发学术机构和研究者研究的积极性;研究者应使理论和实践进一步紧密结合,更加注重对国外可借鉴经验的探索和对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实践中实际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评估与学术权力联系紧密,在学科评估、科研成果评估、教学水平评估等方面都突出体现着在高教评估中学术权力的参与。当前我国高教评估面临着评估人员的学术性专业性不强、评估的技术水平不高、学术上官本位思想严重和缺乏元评估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评估工作者重视高教评估的理论、技术、方法的学术研究工作以及评估专家的学术性和学术权力建设。  相似文献   

20.
以CSSCI为统计源,对河南科技学院在2004—2012年间发表的论文被CSSCI收录和被引情况进行了定量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论文总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年均论文收录数量不高,和省内知名高校差距较大;学科、院系发展不均衡,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是社科类中的优势学科,经济与管理学院、文法学院是社科类优势院系;论文被引频次较低,缺乏影响力较高的论文和作者;缺乏校内外的科研交流和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