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3 毫秒
1.
李梦生先生的《左传译注》是近年较有特色,影响较大的一本古籍整理专著,然璧有微瑕,在古文异例、修辞、通假字、句读等未曾措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四库全书总目》元人诗文别集提要是一部既丰富又珍贵的元诗批评文献,不仅代表了清代四库馆臣相当客观的元诗批评观点,更展示了他们很高的元诗批评眼光。他们对元代诗文特点的认识,对元代诗文价值的评判,对元代诗文风气发展演进的认识和描述,都有很高价值,值得今天的研究者借鉴。  相似文献   

3.
《四库全书总目》系统而准确地阐述了唐宋古文革新的过程,完成了唐宋各个时期古文运动主要人物承继谱系的构建。《总目》对唐宋古文革新扭转文风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同时也对唐宋古文革新流于僻涩的倾向、骈散的态度进行了批评。近现代文学史接受了《总目》唐宋古文革新的评述,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唐宋古文革新的骈散主张逐渐被强化、革命化,影响了后世文学史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古文批评的"神"论--茅坤《史记钞》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茅坤《史记钞》被遗忘近四百年,与《唐宋八大家文钞》俱是探索古文批评的资源。《四库提要》严重歪曲《史记钞》,掩盖了其特色。本文立《史记钞》于集部。《史记钞》强调“神”,是继《唐宋八大家文钞》的“本色”批评而发展,是理解《史记》的文学性的关键。“本色”和“神”的观念,均特出文学的主体性。正视《史记钞》,清代古文的“神理”论才能找到源头。  相似文献   

5.
<正>由黄擎教授领衔撰写的专著《"关键词批评"研究》,即将由商务印书馆付梓。在该著杀青之际,黄擎与我联系,请我为之写序,但因文事与庶务繁多以致拖延至今。黄擎教授长期从事文学理论批评研究与教学,勤于著述,出版有《废墟上的狂欢——"文革文学"的叙述研究》《视野融合与批评话语》《文艺批评话语研究:20世纪40—70年代》等学术专著多种,发表有《时代铭纹深重的话语风貌》《文学研究中的"关键词批评"现象及反思》《文艺意识形态本性论研究检视》等学术论文数十余篇,是一位具有较为敏锐的理  相似文献   

6.
一 元代是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但却还不是戏曲批评与理论的黄金时代。尽管伴随着创作的繁荣,元代已出现了一些批评与理论的著作,但它们还比较零碎,而且并不成熟,如钟嗣成的《录鬼簿》,虽间亦含有对戏曲家的品评(如“方今已亡名公才人,以《凌波曲》弔之”部分),但整部著作主要还是对作家作品的著录,其价值在史料而不在批评。至于戏曲理论则此书基本未涉及。又如燕南芝巷的《唱论》,只是声乐与演唱法的理论,而且很简短;《缀耕录》中偶有“今乐府作法”一类创作论,但仍是零星的。元代较值得注意的曲论  相似文献   

7.
《三国演义》问世后,掀起了一系列轰动效应,围绕着对《三国演义》的思考,揭开了我国历史演义小说批评的序幕。初始的演义小说批评史学意识深重,但是由于《三国演义》体现了社会上全新的审美观念,决定了初始的演义小说批评必定有美学新质出现.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堪称明清演义小说批评的专著,是社会理想与美学理想交融的批评。文章对明清演义小说批评进行了美学归纳。  相似文献   

8.
湘乡派代表作家通过编纂《经史百家杂钞》《古文四象》《续古文辞类纂》等散文选本来构建和宣扬湘乡派文论,这种选本批评视野对于深入考察湘乡派的"宗经致用、经济入文""汉宋兼采、骈散并重""‘古文四象’说"等文论思想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对历代诗歌进行了多层面的批评,而对元代诗歌的批评更具有兼容性、不平衡性的特点。限于篇幅,不对历代诗歌作出讨论。通过《总目》对金元诗歌的批评,对《总目》的诗歌批评内容、特点和所体现的诗学观进行简要论述,并简析其中所反映出来的儒家诗学观。  相似文献   

10.
《青楼集》是中国戏曲史上最早的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记载演员,特别是女演员生活的专著。笔者试从《青楼集》对元代女演员的最终归属及她们的婚姻状况的记载入手,结合相关资料分析元代演员坎坷不平的人生历程和整体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11.
《舞赋》并非宋玉所作:一、除唐人无名氏所编类书《古文苑》之外,自战国晚期至清朝的文献典籍中,未见宋玉曾撰写《舞赋》的记载。且《古文苑》将《舞赋》作者题为宋玉,并未被后世学者所接受。二、《舞赋》记载的《激楚》、《结风》是汉代初年方才在楚地流行的舞曲,宋玉不可能是其创作者。三、《舞赋》所记载的"材人",亦称"才人",即宫中女官名,多为妃嫔的称号,最早设置于西汉汉文帝时期。因此,所谓宋玉《舞赋》,实为后汉傅毅《舞赋》的摘录。唐代类书欧阳询《艺文类聚》、徐坚《初学记》二书均将所收《舞赋》的作者题为傅毅,当确凿可信。而唐代总集《古文苑》成书时间较晚,其编者将所收《舞赋》作者题为宋玉,实为在传抄时失察而造成的讹误。  相似文献   

12.
清代阮元主编的《经籍纂诂》是一部专门收集古书注解的工具书,在书前《经籍纂诂姓氏·分纂》和《经籍篝诂补遗姓氏·补纂》两个文件中所公布的被收入《经籍饕诂》的主要训诂文献,有一部分表述不清,今对其进行考辨,并统计被收入的主要训诂文献总数。  相似文献   

13.
顾炎武身当明清鼎革之际,标举经世致用之实学,其金石学著作《金石文字记》博赡通贯,在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三个方面都取得了很高成就,体现了其以小学明经通史的学术路径.《金石文字记》一书的音韵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正韵书之误,确定字音,利用音韵学知识考证石刻文字变化过程;其文字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正字之误,利用文字学考察文字变化;训诂学成就则主要体现在以义训为基础,着重考察词义源流及词义分化.  相似文献   

14.
《诗经》的毛传、郑笺、王逸的《楚辞章句》都注重解释作品中比兴手法的含意,为中国古典诗歌注释开创了释意的传统。宋代任渊《山谷诗集注》继承了上述传统,并克服了李善《文选注》"释事忘义"的缺点,结合作诗的背景,考证诗歌的本事,从而解释了黄庭坚诗歌中的典故与比兴意象的含意。作为"宋人注宋诗"这一文学现象中较早产生的作品,任渊重视释意的注释思维及其释意模式对宋代诗歌注释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文人崇尚山水之风由来已久,于元代尤为炽烈,并集中表现在描写山水景致的散曲作品和大量山水画作中。由于元代文人生活极为苦闷,对现实充满了无奈与恐惧,使得他们把目光和感情转移到大自然之中,寄情山水,挥毫泼墨。共同的社会感受使个体情感具有了趋同性。相同的时代精神.趋同一致的文人心态,加之“诗画一体”——文学艺术本身的共通性,造就了元代山水散曲与山水画在思想和艺术上的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6.
元明清三代的《文心雕龙》序跋文。对《文心雕龙》的思想、理论价值、历史地位等问题进行了角度不同、程度各异的探讨,从中可以理出一条中国古代《文心雕龙》接受的简要历史线索:以元至正本为界,此前并不为世人所重,此后则影响力不断增强。究其原因,既与古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的批评态度有关。也与各时代文学创作的不同面貌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7.
宋代常熟文人著述颇富,尤以诗歌、政论文写作及学术研究见长.赵公豫诗以名胜题咏和咏史怀古为主,庄绰的笔记不乏史料价值.元代常熟文人瞿孝祯、时太初等诗文俱佳,与文学大家杨维桢、张伯雨、顾阿瑛有交游.大画家黄公望善作题画、咏画诗,诗僧清珙多写隐居生活和山水景致.  相似文献   

18.
不同时代和语境下的散文概念,反映不同的散文观念。宋元时期古文运动与文章评点之兴等外部因素,加上文体自身发展的内部因素,促使宋元散文最接近古典散文概念,即古代散体文,后世散文大抵沿袭宋元,故宋元散文最有资格代表散文的文体概念。直至近现代西方文学理论思想引入我国,散文文体与文法才发生变化。现代散文纯粹是文学意义上的散文,与宋元散文有着实质性的差别,除了语体之异,二者最突出的差异乃文体观念之异,具体表现为现代散文文体等级的倒退、文体层级的倒错。  相似文献   

19.
律赋作为唐代科举考试文体之一,受到士人们的高度重视,并于中唐达到兴盛的局面,成为唐赋中数量最多的一体.然而,过于程式化的写作要求,其弊端也显得非常突出.元稹作为诗文大家,在中唐诗文革新大背景下,与好友白居易一起,旁骛别趋,不受拘束,放笔直干,以古赋为律赋,以其积极的文体革新精神为唐代律赋创作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唐顺之编纂的大型古文选本《文编》旨在授人以古文之法,本文通过对《文编》选文及评点的研究,揭示出唐顺之“文法”说主要包括“文必有法”、“有法之法”和“文无定法”这三个层面的内涵.《文编》的编选勾勒出自秦汉至唐宋八大家的古文创作正统,唐顺之的“文法”说正是对此古文传统的总结和继承,为清代集大成的文法思想作了理论铺垫.“文法”说是唐顺之文学思想中最为成熟和重要的理论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