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百六"与"拉皮条"的词义是明确的,但其理据则众说纷纭,迄无定论。本文认为"马"隐喻女子,"百六"既有才华出众的含义,又有灾祸的意思,拉皮条的人在为男子牵"马"方面很有本事,而其行为属于祸水,故称之为"马百六"。"百"写作"伯、泊、八"都是音近借字。拉皮条古代又叫"牵马""拉马","牵马""拉马"即牵拉着马的缰绳,而缰绳大都是皮条做的,所以"拉皮条"不过是"牵马""拉马"的另一种说法而已。  相似文献   

2.
《旅游世界》2014,(1):58-58
Step1:做好准备工作如果要骑马,当天不要穿太长的衣服,否则飘起来可能惊吓到马;将有可能掉落的物品都放下,如果从马背上掉下会使马突然朝反方向闪避将人摔下;有条件的话可以向旅游点租用马靴或是绑腿,这样不仅能防止磨破腿,一旦落马也可以避免将整只脚套入马镫。Step2:上马要安稳即使是在景区经常工作的马,见到生人都会紧张,不要在马的附近打闹,动作也要放缓;马的眼睛可以看到270度的范围,即使驯化好的马也容易大惊和后惊,所以上马时一定要从马的前方绕过,并  相似文献   

3.
如何驾驭一匹马? 最初的时候,也许是因为好奇,人们才跳到光溜溜的马背上.然后马开始疯狂地奔跑、跳跃,试图把背上这个突如其来的重物甩掉.因此,为了能让马学会适应这样的情况,后来的骑手给它增加了不少装备. 首先增加的装备就是控制马头的缰绳.缰绳一般由皮带或绳索制成.缰绳的一头套在马嘴上,另外一头拿在骑手的手中,他只需要拽拉缰绳就可以控制马的行为.最初拴在马嘴的缰绳是简单地缠在马嘴上,但这样会妨碍动物呼吸.  相似文献   

4.
舞马和马舞     
作为人类亲密的伙伴,舞马是马匹在社会生活应用中最有特色的一种;马舞活动则因马匹役用与艺术结合起来而写就灿烂的文化篇章。舞马主要来自出产良马的亚欧草原地区,而马舞艺术也伴随舞马传播进来,并在中原地区发扬光大。到唐代时,朝廷对舞马的训练和管理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而舞马艺术也达到灿烂的鼎盛时代。  相似文献   

5.
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是该民族语言词语产生的背景和渊源,又决定着词语意义引申发展的方向,所以,汉民族马文化研究常常是汉语中含有语素"马"和某些无语素"马"这一类词语的意义产生和发展的渊源。本文以有关的历史、文化、文学、文字的广博知识作基础,旁征博引,考察论证,对词语的意义进行了马文化探源,从而探得词语的文化涵义,简称文化义。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各种家畜的起源问题中,马的起源争议较大,“本地起源说”和“外来传入说”是两种最主要的观点。旧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我国出土马骨的数量有明显的断层现象,从而暗示家马在本地被驯化的可能性较小。Y-DNA和mt-DNA分析显示,家马存在有限的父系起源和多个母系起源。田野考古和科技考古工作证实哈萨克草原波太遗址中存在已被驯化的马,为人类养马史提供了最早的考古证据。因此推测野马在中亚地区最早被驯化,在传入我国的过程中吸收本土基因,形成我国早期家马群体。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马城子文化的界定和对辽东地区其他遗存的文化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马城子文化在存续期间,与辽东地区及西北朝鲜的诸早期青铜文化都有不同程度的相互影响和受予关系。下辽河流域只能梳理出三种文化类型,即高台山文化、马城子文化和顺山屯类型。辽东壶文化系统区主要存在着三种文化,即辽南沿海区的双砣子三期文化、千山山地区的马城子文化和下辽河区的高台山文化。  相似文献   

8.
围棋界的1995年是马晓春年。5月24日,马晓春从汉城捧回了“东洋证券杯”;8月5日,又在东京摘走了第八届“富士通杯”桂冠。“东洋证券杆”半决赛遇上了韩国曹薰弦,国内棋迷无不为马晓春捏把冷汗。马晓春气定神闲,终于战胜曹薰弦.与自己的老师聂卫平在决赛中会师。这场胜  相似文献   

9.
说马     
说起来有些让人吃惊——马的历史比人类的历史还要早5000多万年!而毫无意外的是,据史料考证:人类最早驯化的一种动物就是马.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的考古发现证明,4000多年前的先民已开始有意识地养马.这与古籍中“相土作乘马”的记载的时间差不多.  相似文献   

10.
马髫山赋 崖壁上有棵很大很大的树 长得像条青龙。深山无人 那只白鸥千万次地飞出幽谷 空穴来风竟是这匹绝尘的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