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西欧农奴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探讨农奴制的起源人手,对西欧中世纪的这一特有现象进行了重新估价.文章认为,中世纪农奴制与罗马帝国的隶农制没有质的区别,只有形式上的不同;日耳曼人的征服并没有给西欧造成一套全新的社会经济制度,而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西欧社会的正常发展,使原有的隶农制凝固化,最终形成为农奴制;农奴制与奴隶制之间也并不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农奴制中的劳役经济在本质上体现了奴隶制剥削,因此,以劳役剥削为核心的西欧中世纪农奴制远非典型的封建制度.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奴隶制和俄国的农奴制在本质上都排斥自由,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本质的不同,所以它们都是前资本主义方式.但它们又是在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的时候出现的,所以它们又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着一定的联系,尤其是美国的奴隶制.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笔下,亚细亚所有制是原始公社所有制的残余形式,是古代的、日耳曼的所有制的原型,具有普遍意义。亚细亚的、古代的、日耳曼的这三种所有制在形式上不同,但本质上相同。亚细亚的、古代的、日耳曼的这三种所有制与奴隶制和农奴制有本质差别。亚细亚的、古代的、日耳曼的这三种所有制不等于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生产方式。同时,亚细亚所有制没有被奴隶制和农奴制败坏,且长期存在,直到19世纪,这与古代的、日耳曼的所有制被奴隶制和农奴制很快败坏的那种社会形态有明显差别。因此,古代东方社会与古代西方社会在马克思笔下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学术界关于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这部手稿中论述的亚细亚的、古代的、日耳曼的三种所有制有本质差别的观点提出质疑.并认为一、三种所有制虽然形式不同,但本质相同,都是与原始公社所有制有密切关系的残余形式;二、三种所有制既不是奴隶制,也不是农奴制,但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三种所有制与奴隶制和农奴制同时并存着;三、原始社会的残余有惊人的坚韧性和耐久性,亚细亚的所有制中无奴隶制和农奴制,也无专制政府和以专制君主为代表的国有制,但亚细亚生产方式或东方社会中有专制政府及其国有制,同时也有亚细亚的所有制,因此,亚细亚所有制不等于亚细亚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5.
十八世纪末是俄国社会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时期。当时,“无论从农业方面或从工业方面来看,俄国农奴制经济都已达到了发展的顶点”①;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因素在国内经济发展中的社会经济意义继续在增长”②。但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教材中,在论述俄国农奴制危机时,对农村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或涉之过简,或根本忽略;而要讲清农奴制危机的原因,不具体阐明农村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就不能追其根,究其源。本文拟就有限材料,对十八世纪后半期至十九世纪前半期俄国农村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作一概述,以期有助于理解十九纪世六十年代初沙皇政府废除农奴制的经济根源。  相似文献   

6.
由于本国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中世纪英国农奴制在具体内容及表现形式上与西欧其他国家有很大差异。英国农奴制发展中所呈现出来的农奴化过程缓慢、农奴制繁盛期短暂及农奴制地域性差异明显等特点,对英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产生都发生独特的影响。正确认识英国农奴制发展特点,有功于相关研究的客观开展。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马克思论古代亚洲社会经济形态与家长制家庭公社问题》①中指出,“马克思阐明了如下事实:在理论上,农奴制与奴隶制的历史起点相同,即同时起始于剩余劳动的出现;在历史事实上,农奴制与奴隶制同时产生于同一个社会形式,即父家长制的家庭公社。古代亚洲主要是印度,同样也存在着奴隶制和封建农奴制这不同社会经济形态的演进,只不  相似文献   

8.
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1861年2月19日宣言》和由17个文件构成的《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法令》,宣布废除俄国的农奴制,给农奴以人身自由。对俄国历史上的这一重大事件.1956~2000年的我国初、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多称之为“1861年改革”.仅偶尔用“废除农奴制”来概括和反映。  相似文献   

9.
农奴制的村社基础——以中世纪英格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两种解释农奴制兴衰的思路,一种认为,尽管农奴制存在管理成本高昂的固有缺陷,但其具有的某些优势足以弥补这一缺陷;另一种则认为,农奴乃是自愿为奴,因此并不存在监督管理困难的问题。从中世纪英格兰的情况来看,领主通过强化村社组织和农民相互监督,确实降低了管理成本。其他地区亦有类似现象。这些事实表明,将村社视为农奴制的重要基础,的确是解释其兴衰原因的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老年教育》2008,(5):17-17
民主改革前的西藏,长期处于政教合一、僧侣和贵族专政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其黑暗、残酷与中世纪欧洲的农奴制度相比,有过之无不及。西藏的农奴主,主要是官家、贵族和上层僧侣三大领主,他们不到西藏人口的5%,却占有西藏全部耕地、牧场、森林、山川以及大部分牲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