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大革命的胜利进行及其失败有着复杂的原因,其中共产国际的因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共产国际对中国大革命有着正确的指导,同时对革命的失败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苏联《真理报》有关中国大革命的评论报道充分体现了共产国际对中国大革命的政策方针,从而为公正客观的评价共产国际在中国大革命中的功与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是近年来党史学界新开辟的研究课题。本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第一次大革命紧急时期共产国际的对华政策,章着重阐述了共产国际与中国大革命失败的关系,结论是:共产国际和斯大林对中国大革命的失败负有重要的领导责任。  相似文献   

3.
大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是否应该加入国民党的问题上,陈独秀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存在严重分歧。马林提出中国共产党加入国民党的方案,得到布哈林的支持,并以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形式确定;在西湖会议上,陈独秀等人以服从共产国际纪律原因,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在中共三大前后,陈独秀一度支持了马林的党内联合的主张;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认为马林提出加入国民党是导致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陈独秀、斯大林矛盾根源于大革命失败的历史责任,由谁承担问题。斯大林认为,共产国际和苏联的政策“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唯一正确的政策”,大革命失败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没有“执行共产国际执委会的指示”。陈独秀则认为,无论自己还是共产国际,都不应该推卸对大革命失败应付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共产国际在指导中国革命时,对中国国情缺乏深入了解,错误判断中国革命主体,在坚持联合高于一切的原则下,对国民党右派势力妥协退让,导致大革命失败。本文从共产国际与共产党的关系和对中国革命的认识角度,分析共产国际的指导对中国大革命失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共产国际对大革命失败造成的影响,历来是史学界研究的禁区。共产国际如何“褒国抑共”,在这一思想支配下又如何将领导权集中于国民党,最终导致大革命的失败,文中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共产国际与中国第一次大革命的发生、发展及结局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它对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多年来我们在总结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时,多侧重于探讨中国共产党自身的责任,而对于共产国际在这个时期的错误没有给予足够的分析。其实,共产国际的“扶蒋抑共”政策是大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运动,1927年夏天失败了。这次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史学界基本上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把错误完全归罪于陈独秀,认为共产国际路线一贯正确,对大革命失败一点责任也没有;另一种认为中共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中国革命的成功与失败完全由  相似文献   

9.
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是国民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民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共产国际在指导中国革命时,对中国国情缺乏深入了解,只从苏俄自身的利益出发,它制订的“党内合作”的政策是国民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它为维护国共合作的关系,不惜牺牲中国共产党而扶植蒋介石  相似文献   

10.
土地革命是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原则。但是在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始终都是想依靠国民党及其领导下的国民政府来执行土地革命政策。由于国民党与共产国际在对中国农民土地问题的认识上存在分歧,因此共产国际的想法始终没有实现。对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指导中国土地问题这一过程进行疏理.指出其失误并分析其原因.对于认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讨论革命的成因,特别是晚清革命的成因,认为现存政权统治衰弱、社会广泛不满和新思潮兴起、以及社会结构变化是历史上革命发生的基本原因。就革命与改良的关系来说,有时改良会避免革命,但更多的情况是改良引起了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的冲击造成清政府衰落加剧,清政府无力抵抗列强侵略导致广泛的社会不满,从而引起了清王朝的统治危机,而晚清新政引起的社会结构及社会思潮变革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与民族革命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是一场带有浓厚民族革命色彩的革命,这可以从辛亥革命时期独立各省颁发的文件告示、人民群众的心态和态度以及革命领袖反满思想中可以看出。辛亥革命时期的这些民族革命色彩是辛亥革命难以避免的历史局限性,同时还是辛亥革命迅速失败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3.
14.
Two separate groups from Japan visited Communist China in August 1968, ostensibly to survey the educational situation on the Mainland. One was the 118-member Student-Exchange Tour Group, the other was a 37-member Educational Fact-Finding Mission, and, not surprisingly, both appear to have pro-Chinese leanings. The article that follows is a report of a discussion that was held on August 31 with six members of these two groups. Either because parts of the dialogue may have been omitted, or because the participants did not always respond to the questions, the article sometimes lack continuity. Nevertheless, the report does contain some interesting and revealing observations and is worth including for its uniqueness. The last short section of the article, entitled "Discussion About Stalinism," is omitted because it is not relevant to education and seems to be particularly disjointed. When the "Q" is followed by more than one "A," several persons are commenting on the same question.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从英法两国革命中封建势力、资产阶级力量强弱的对比 ,以及两国革命所处的国际环境迥异等方面 ,分析两国革命进程激烈程度不同的原因 ,揭示革命进程并非越激烈越容易成功 ,一切都依据国情而变 ,离开具体客观事实来评价历史 ,是难以得出科学结论的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到今年,已经整整一百年了。一百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关于辛亥革命的研究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站在一百年的当口,我们的中国近代史研究,还能拿出怎样的成果奉献给读者呢?一百年的学术研究不可能穷尽辛亥革命的全部内涵,随着研究的进展,许多深层次的问题还会不断浮现出来,需要给予关注和思考。下面的三篇文章,就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凭借百年中国社会嬗变和学术进步,对辛亥革命进行反思的新成果。张皓教授则对革命阵营内部的名位之争做了具体的考证,试图从这个角度给辛亥革命的失败一个合理而有力的解释。这几篇文章都有独到视界,见解也有一定深度,特以笔谈形式编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正>The days before Internet (BI) seem very distant now like another time in history. At that time, I avoided computers and never thought I would use them. My passion was selling musical gear. Not a very scholarly pursuit, I know, but it kept me out of trouble.  相似文献   

18.
"文革"结束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与政治转型的逐步展开,中国社会处在"后革命氛围"当中.在这一政治文化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革命历史叙事更加鲜明地呈现出多样的景观,在不同精神层面上展开了对经典革命历史叙事的重写,即革命历史再叙事.革命历史再叙事纠结在政治、市场、大众、知识分子等多重关系中.本文归纳、阐述了它们所表现出来的几种文化取向和书写方式--续写:文化怀旧中的英雄归来与神话再造;补写:历史疑惑中的思想偏转与话语突围;改写:批判视域中的理想解构与神圣祛魅;戏写:娱乐消费中的狂欢谐谑与传奇重构.当然这几种书写也常常相互纠结.  相似文献   

19.
20.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is in the process of defining its profile in respect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high-technology, and is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a decision to employ sophisticated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what will remain a campus-based setting. Many other Universities are of course engaged in the same process. The following paper points out the significant steps taken to mediate this change,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curious 'rank and file' academic, provides a commentary and critique of the measures taken. Although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is the case in point, the issues raised will have a currency in many University settin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