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写作古典诗词可以在陶冶性情、加强修养、提高情智(情感智商) 、丰富文化知识、培养创新意识诸方面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让中华诗词重归大学校园, 加强诗词的欣赏与写作的教学, 发挥传统诗词在人文教育方面的重大作用, 是当前古典文学教学值得深思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3.
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论建立诗歌鉴赏学之意义周金声一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长期以来只重视创作的研究,而轻视和忽略了鉴赏的研究,一向认为鉴赏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近世以来,由于唯物辨证法日益深入人心,系统方法和接受美学等理论使人树立了一些新观念,人们才发...  相似文献   

4.
天意君须会     
贺绍俊在他的著作《作家铁凝》中,谈到铁凝在文学道路上幸运地遇到老一辈作家孙犁,两次重复下面这句话:“这多半是上帝的安排。”  相似文献   

5.
<正>从小时候的摇头晃脑,到如今,时常沉浸于淡淡书香中,吟唱一句诗,陶醉于袅袅茶香中,诵读一段经典;从小时候的装腔作势到如今,时常思绪连篇,震耳发聩。不知不觉中,古诗文已经陪我走过了十几个年头,她推开了我心灵的一扇窗。读古诗文,我赞叹祖国的锦绣山河。郦道元游三峡,见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真乃巍峨逶迤,峭拔雄险,一  相似文献   

6.
正初春,绵绵细雨,漠漠轻寒,在这样婉约的天气,翻出自己心爱的古诗词,细细品味,只觉暗香浮动,心静如水……也许,我们需要古诗词,便是需要在这样的浮生,偷得片刻的清闲。让心沉静,目光便可以高远,可以越过俗世的烦扰,欣赏细瘦黄花中人淡如菊的美丽;品尝使人间有味的寂寞清欢;明白生活中还有,更重要的事。  相似文献   

7.
《战友纪念文集》一书是当年在二野军大五分校通信大队的战友们撰写的回忆录,经其中的作者之一严德慧老人转交与我,摆放到我的案头,当我打开翻阅之后,便有一种动力推动着我一口气看完此书,掩卷闭目沉思,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著名诗人、教育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词作者公木先生的一句名言:"我首先是战士,然后才是诗人"。  相似文献   

8.
《失街亭》说的是: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魏将司马懿率兵迎战;孔明遣马谡守街亭,由于马谡指挥不当,致使街亭失守,孔明挥泪斩了马谡。历来人们对马谡的评价是:狂妄自大,刚愎自用;而对孔明的评价则是:料敌如神,深谋远虑,执法如山云云。对此,我不敢苟同。以往,向孔明建议采用安抚人心的策略,平定南蛮孟获等叛乱而  相似文献   

9.
江南多雨的季节。暮色四合,窗外的雨开始一点点的飘落下来,飘得肆无忌惮,远处的虹霞,一片氤氲。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这一个丁香结,一声哀怨,一种离思,唐朝的李商隐吟到了我的心中,荡开了一片淡淡的遐思……丁香,缄结在哀怨中。它,只是淡淡的一簇白,只是幽幽的一抹紫,可它却凝在  相似文献   

10.
即使有一天,我受到种种不公平的待遇,我的生活充满了艰辛,我也同样应该庆幸,因为我毕竟还活着,这便是上天赐于我最大的恩惠,使我有机会感觉生命的美,创造生命的美。其实,活着就好。  相似文献   

11.
中考注重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素养,同时为了选拔人才,让成绩好、能力素质高的学生脱颖而出,一些中考题常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重在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意识.下面笔者就2003年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数学试卷的第27题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史上,云南所出现的精英人物中,影响最大(而不是官做得最大),乃至能得到世界公认和推荐的,恐怕只有艾思奇和聂耳等几个人。他们是我们云南的骄傲,他们的成就亦足可视为云南对世界文明作出的贡献。但遗憾的是,对于这样一些在历史上留下了巨大脚印的杰出人物,虽然过去也出版过一些类似小册子型的专著,但还没有一本比较详尽的巨著来满足我们了解这些“三迤精英”的欲望。最近,老作家杨苏同志洋洋洒洒长达35万言的长篇巨制《艾思奇传》,在一片商品大潮的冲击、明摆着出版了注定不会产生什么经济效益的情况下,却由云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这是很令人高兴亦令人崇敬的;对社会而言,这更是办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最近,笔者抽暇读完这部巨著,感到“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不避自己学术上的浅薄和哲学修养上的低档,姑且算是“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后一吐心声吧,愿意写下些拙劣的文字以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3.
对话不是单纯的语言之间的流动,更不是简单地以语音来填充沉默的时空,而是一种心灵相激、智慧相荡、灵魂相融的生命的共享与共生的过程。随着对话及对话教学的倡导,几乎所有的人一谈到课堂教学就要贴上对话及对话教学的标签。然而,大家对于对话及对话教学基本上是处于只闻其名,不知其实的状态,在一些粗陋肤浅  相似文献   

14.
平常讲一个人如何地没出息,爱说:“此人是扶不起的阿斗。”阿斗,指刘禅,其实据史料记载,刘禅的天资极高,早年还干过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可是为什么到后来即成了“扶不起的阿斗”呢?这其实是诸葛亮的失策啊!孔明一生尽忠为汉,九出祁山,七擒孟获,总握西蜀兵政大权,恨不得什么事情都亲自照顾一下,这样刘禅在他面前,反而显得无事可做。也确实如此,诸葛亮只要他管好后宫之事,朝政大事样样替他管了,要他操什么心?所以刘禅渐渐懒了起来,无事可管,只好对身边的太监发发牢骚。久而久之,他也就变成了后来的那副模样。诸葛亮什么…  相似文献   

15.
“故典今读”。读什么?其实这个问题始终是我们坊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大问题”。读得太深奥,谁会喜欢呢?读得太简单,岂非浪费各位的时间?读得零散不好,读得枯燥不行,读得乏味更是可恼了! 那么,我们“贤人雅座”小栏目顺着中国丈学的发展梳理一条简单的脉络,沿脉络来讲解“故典”可好?咱们不妨把这条脉络设想为欣赏“中国文学”这一风景的小道,沿途有山水风光,有人文景观,可驻足细赏,可走马观花,更可神游冥想,如此,岂不美哉乐哉?当然,小道虽小,要读出“今”人的眼光风致,殊非易事。你们有什么想法,一定要尽快告诉我们哦!“文言坊”要建设好,还靠大家同心协力啊!  相似文献   

16.
作者简介乔万尼·薄伽丘(1313—1375),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家。他的父亲是佛罗伦萨的商人,母亲是法国人。童年时期,薄伽丘就表现出桀骜不驯的性格,是个爱惹是生非的“孩子王”。成年后他拒绝父亲要他涉足商界的殷切希望,对古典文化的研究和文学创作情有独钟。薄伽丘的学习过程也与别人不同,他不愿意完全按照刻板的师徒教学模式按部就班地掌握知识,而是按兴趣和需要大量阅读、钻研古代典籍,自学成才。他是意大利第一个通晓希腊文的学者,对拉丁文和当时流行的俗语也掌握得炉火纯青。在商贾云集、世风开放的佛罗伦萨、那不勒斯等地,…  相似文献   

17.
在南宋末年,爱国诗人文天祥以独特的方式接受学习杜诗。一是学习杜诗的沉郁顿挫风格;二是模仿杜诗的“以诗记史”精神;三是集杜诗;最后,他还化用杜诗。在国难当头,生死存亡的关头,杜甫的忠义爱国精神进入文天祥的精神视野,成为他的学习榜样。南宋的灭亡,成就了文天祥在诗史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每每读起这诗句,我的眼前便浮现出一个风华绝代、才华横溢的美丽女子,她便是民国才女林徽因。而关于她的传记——《林徽因传》,更是让我爱不释手。1904年6月,林徽因出生在浙江杭州一个官宦人家,16岁时,她随父亲林长民游历欧洲,认识了诗人徐志摩,当时徐已结婚。面对徐的炙热追求,她理智地选择了退却。多年以后,她对自己的儿子说:"徐志摩爱的并不是真正的  相似文献   

19.
李欣雨 《高中生》2014,(4):17-17
披今览古识天骄,笔底风云意气豪。睥睨岛郊吟瘦冷,颉颃李杜竞风骚。  相似文献   

20.
我是在手术后的病床上读完了《遥远的啸声》的。这本收录了61篇文章和200多幅图片的集子,字里行间升腾着一位思想者的睿智.蕴涵着一位知识分子良知,浸透着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忠诚,感动,是情感的最高境界、在这个心灵被感动似乎不容易的年头儿,《遥远的啸声》竞感动着我,并陪伴我度过了手术后最痛苦难熬的一段日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