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张勃 《文化遗产》2014,(1):34-40
七夕节当下正经历着从乞巧节到中国情人节的蜕变,这是一种典型的文化重构.它融合本土资源与外来资源、传统资源与现代资源,并具有主动谋求的鲜明特征.这一文化重构具有重要意义:它有效帮助七夕节摆脱生存困境,促进了节日的重振复兴;中国节日体系中从此增加情人节的设置,丰富了社会成员的生活内容;由于多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七夕节的重构,客观上促进全社会进行特定的文化反思的.当下七夕节的文化重构不是终点,而只是一个阶段性成果.未来七夕节应该是情人节、乞巧节乃至小人节等更多节日主题在同一时、空间共生共荣.突破单一情人节的遮蔽,实现多种节日主题共生共荣的重要路径是七夕节历史记忆的日常生活化和目前仍然活跃的地方七夕节俗活动一定程度的普遍化.  相似文献   

2.
七夕节当下正经历着从乞巧节到中国情人节的蜕变,这是一种典型的文化重构。它融合本土资源与外来资源、传统资源与现代资源,并具有主动谋求的鲜明特征。这一文化重构具有重要意义:它有效帮助七夕节摆脱生存困境,促进了节日的重振复兴;中国节日体系中从此增加情人节的设置,丰富了社会成员的生活内容;由于多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七夕节的重构,客观上促进全社会进行特定的文化反思的。当下七夕节的文化重构不是终点,而只是一个阶段性成果。未来七夕节应该是情人节、乞巧节乃至小人节等更多节日主题在同一时、空间共生共荣。突破单一情人节的遮蔽,实现多种节日主题共生共荣的重要路径是七夕节历史记忆的日常生活化和目前仍然活跃的地方七夕节俗活动一定程度的普遍化。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的民俗节日中,七夕(农历七月七日)相传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观星祈愿、乞巧会等传统习俗流传已久,闽南一带甚至衍生"做十六岁"成年礼的习俗。但进入现代社会,七夕却已被视为"中国情人节",各地的活动逐渐偏向以爱情为主题,和传统习俗已有若干差别。本文将以亚洲的两个城市——台湾的台北、日本的仙台为例,对其七夕活动进行观察与比较。台北的七夕,以霞海城隍庙为一个聚焦点,板桥林家花园的七夕活动和大稻埕烟火节都和它连结在一起,形成强大的七夕节庆网络。仙台的七夕,以商业区的彩饰、烟火为重点,形成观光热潮,也代表日本七夕的特色。这两个城市的七夕活动都代表了现代都市、节日的创意文化。  相似文献   

4.
"七夕"节俗在农业社会的存在,既有着深厚的文化思想基础,也有着调节爱情与工作关系、密切夫妻情感、安慰人心以及崇尚劳动、尊重手艺等实际效用。在实体工业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和社会人群频繁迁徙的今日中国,传统节俗中的美好价值观和人生观仍然有着积极的意义。"七夕"节俗中的传统婚姻观和兢兢业业的工匠精神,就是一笔宝贵的遗产。将这些传统节俗功能予以创造性转化,对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有帮助的。此外,在七夕节俗仪式由私人仪式转为公共仪式的大背景下,借鉴日本的民俗祭典仪式并利用戏剧这种文艺形式,完成七夕节俗的现代重建,可以在保留七夕精神的基础上使其更符合时代潮流,以帮助现代人提升情感调节能力,更好地面对恋爱、家庭、事业等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出花园是潮汕地区一种成年礼,其起源存在着多种解释。近来有学者提出"出花园"是西域祆教成年礼的翻版,认为两者之间有着一定的渊源。其实,潮汕出花园习俗中出现的"祆教"文化因子,不仅出现于出花园习俗,在其它方面也常出现,故尚不足以证明潮汕出花园起源于西域祆教成年礼。对此,节日理论中的"核心元素"和"变动元素"概念为分析七夕节和潮汕出花园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思路。通过对七夕节的核心元素和变动元素进行分析,发现潮汕出花园习俗与七夕节的核心元素是对应一致的。同时,节日(七夕节)中的变动元素又可以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整体——"泛出花园"。在对南方地区的"泛出花园"现象进行横向比较之后,发现"泛出花园"习俗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在综合考察潮汕习俗中的诸多花崇拜现象之后,推导出潮汕出花园起源于花崇拜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羊艳 《声屏世界》2011,(11):197-199
2011年8月5日,七夕的前一天,《金陵晚报》推出了中国大陆首份玫瑰花香报纸,献礼七夕。这份创意新颖、灵气十足、内容打动人心的特刊在南京乃至全国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南京市委宣传部舆情通报把"七夕香味特刊"列为南京七夕七大文明活动之首,  相似文献   

7.
客厅里,当大人小孩共读的时间结束,属于妈妈们快乐畅谈的时间开始了,屋内秩序变得聒噪,不时扬起高拔的笑声."你们每次都很吵,笑得比我们还大声."在某次会议里,一名约6岁的小女孩说出了她的心声,妈妈们自知理亏,开始检讨读书会和小孩的关系.于是,这个台湾最早推动"亲子共读"的读书会,从原来的"大小"更名为"小大",大手牵小手,但小孩永远优先于大人.这是1995年. 今年10月,"小大读书会"20岁了,20年,等于一个小孩子从出生到成年.  相似文献   

8.
《海南档案》2006,(3):41-42
农历七月初七是传统的七夕节。今年是闰七月.于是便有了两个“七夕”——7月31日和8月30日。今年6月2日,国务院公布了首批国家的非物质化遗产名录。其中把七夕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5大节日并列,作为我国重要民俗予以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9.
储冬爱 《文化遗产》2008,(4):112-119
七夕节在岭南民间一度非常盛行,广州人称为"七姐诞"(七娘诞),或"摆七娘"、"拜七娘",其热闹程度可与春节媲美。在隆重热烈的氛围中,岭南七夕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本文以文献著述为基础,再现了珠村"七姐诞"全盛时期的历史概貌,并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节日的民俗特色。  相似文献   

10.
刘宗迪 《文化遗产》2013,(6):95-105,158
在东南地区闽、浙、赣、台诸省,七月七日不仅是乞巧节,还被视为"魁星生日",七日之夕,女子拜织女求手巧,男子拜魁星求功名。东南地区的七夕魁星崇拜始于宋代,是随海上贸易而来的西亚风俗与中土七夕节俗相互融合的结果。魁星崇拜源于西亚的天狼星崇拜,在西亚被视为文人保护神的天狼星,传入中国之后,就演变为主司科场功名的文运之神了。  相似文献   

11.
毕雪飞 《文化遗产》2015,(1):105-111,158
日本七夕传说除了以神话、故事、传说以及中世纪小说的形态传承于世以外,还以祭文的形态传承于高知县等地。七夕祭文通过民间信仰"いざなぎ(Izanagi)流1"得以活态传承至今,每逢七夕行事和病人祈祷时由"太夫(Tayuu)"诵读。从其讲述内容来看,是由日本羽衣故事加难题型故事再结合七夕传说而构成;从祭祀仪式来看,体现了与纺织信仰的结合。集祭祀、祈祷、占卜等仪式为一体的日本"いざなぎ流"民间信仰中的七夕祭文,以"太夫"诵读的方式保存和传承了七夕传说。  相似文献   

12.
"吉祥妈妈"     
去年圣诞节那天,东梅一家受邀到女友家参加Party.女友养了一条8岁大的母狗,名字叫吉祥. 聚会中,东梅3岁的女儿忽然跑去跟女主人打招呼:"吉祥妈妈,吉祥妈妈……"小孩子一连声地这样叫着大人,"呵,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叫我吉祥妈妈呢!"东梅的女友欣喜地夸赞着小女孩.  相似文献   

13.
书写青春     
凡知老妻准备要与人聊天了,我必提醒她:千万别跟人家谈小孩子。女人都喜欢念“妈妈经”,讲起来兴高采烈,逸兴遄飞。可是没小孩的人根本听不懂你在说啥;有小孩的,你说你的小  相似文献   

14.
新闻浮世绘     
︸、曰甲z一阿厂加人我们\公司吧!只要肯干,一片大叹好前途!另正宗美国进口配搴斗· 不可能.、我只是成熟得晚!理夕,忘乎研一以岁弓唱熬刃乡稼撇一尤》、/户护丫(帷滋我澡川今狱笋9户节立。毛e理夕,忘乎研一以岁弓唱熬刃乡稼撇一尤》、/户护丫(帷滋我澡川今狱笋9户节立。毛e理夕,忘乎研一以岁弓唱熬刃乡稼撇一尤》、/户护丫(帷滋我澡川今狱笋9户节立。毛e理夕,忘乎研一以岁弓唱熬刃乡稼撇一尤》、/户护丫(帷滋我澡川今狱笋9户节立。毛e理夕,忘乎研一以岁弓唱熬刃乡稼撇一尤》、/户护丫(帷滋我澡川今狱笋9户节立。毛e理夕,忘乎研一以岁弓唱熬…  相似文献   

15.
杨霞云 《新闻实践》2004,(11):56-57
今年9月10日,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在浙江召开。如何做好"七艺节"的宣传报道,并借此机会进行文化报道的创新,这对我们是一个考验。在"七艺节"的17天时间里,我们钱江晚报文艺部的记者奔忙于杭绍嘉宁温的各家剧院、展馆和社区,结合演出情况策划主题报道、特色报道和独家报道,力求使每天的"七艺节"版面都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16.
反其意而用之,是写诗为文者常用的写作方法之一。用得好,可以达到推陈出新、破旧立新、承先布新的作用。先说诗词。试举一小例。同是吟咏七夕,人们大多吟咏七夕牛郎织女相会之欢,可也有不少人另辟新径,发乎新声,别出新意。如有的吟咏“倘把重逢欢较昔,翻教添得别愁多。”一种相聚时难别亦难的情慷慨然笔端。有的针对世人将七夕定为送巧节的传说,写出了“一宵要活经年别,哪得功夭送巧来?”对这一习俗作了善意的调侃。还有的针对喜鹊搭桥的传说,写出了“作到神仙还怕水,等来有巧也无多”。直接把调侃的对象指向了牛郎织女O这些都…  相似文献   

17.
小人,即不道德、不正派、品行不端之人."开国承家,小人勿用"①就是说开创和治理国家不能信用小人.自古至今,小人虽素遭仁人志士抨击,且为民众所不耻,但是小人得势,小人干政的现象却屡禁不止,说明"小人现象"实在是根深蒂固,即使是我们共产党当政的今天,在一些单位、一些部门,小人为非作歹的现象也还没有根除,在个别地方甚至还十分严重.这对维护我们党的形象,树立党的威信,发展党的事业都是极其有害的,所以,我们共产党员认真研究"小人现象",防止以至随时清除小人对党的事业的危害,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李琳琳 《新闻传播》2009,(10):20-20
七夕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它与春节、中秋、端午一起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共同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但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世界全球化格局进一步完成,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七夕节等传统节日也无法逃脱日渐式微的命运。与此同时,包括情人节在内的西方文化传入并风靡。也在西方“情人节”的启发下。七夕节所依附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及其爱情寓意被重新发现,并以“中国情人节”面目被重构.而大众传媒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众传媒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包装、及再传播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客观看待大众传媒对七夕“中国情人节”的渲染,进而解析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2007年8月火热的上海书市,一边是请讲堂上的人,指导如何读大书,另一边则有个小人书摊,大人小孩在老式长条凳上排排坐,沉浸在连环画世界.对看动漫玩电游的孩子来说,"小人书"是有点陌生的阅读玩意.  相似文献   

20.
差点当上胡宗南的侍卫 1938年9月18日,我考入抗大,在集体赴延安途中,被胡宗南的咸阳盘查哨扣押,后被转押到西安"战干四团"(战时工作干部训练第四团),强制受训. 当时我名叫彭鼎煌,虽已21岁,但身材矮小,很像小孩,故假报为18岁,被编入"少年挺进队"(简称少挺队),上午读中学课程,下午受军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