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维宪 《历史教学问题》2006,(2):F0003-F0004
徽派建筑以牌坊、祠堂、民居为特色,其文化底蕴之深厚,令人叹为观止。①中国牌坊之最——许国石坊。位于安徽省歙县县城,建于明万历十二年十月(公元1584年)。这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牌坊,是历仕明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的内阁重臣许国所建。该牌坊气势恢弘,题额则苍迈古朴,乃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所书。②举世无双的棠樾牌坊群。位于歙县西乡,整个建筑群由7座牌坊(其中明代3座、清代4座)组成,系古徽州望族鲍氏家族所建。图为后4座牌坊,从排列次序上看,无论从东到西还是从西到东,其次序都是忠、孝、节、义,义字坊在中央,这充分反映出…  相似文献   

2.
歙县鲍氏石坊群,系鲍氏一门祖辈所建。它屹立在棠樾村东头一条约千余米的石板驿道上,共有建筑格调各不相同的七座石坊,首尾相接。据说,这样完美的古石坊群,在国内属绝无仅有的艺术珍品了。 牌坊,在封建社会中,是门庭显赫的标志,殊荣的象征。鲍氏石坊群  相似文献   

3.
《黄山学院学报》2006,8(2):51-51
徽派建筑以祠堂、牌坊、民宅最具特色,号称“古建三绝”。祠堂有宗祠、支祠、家祠等不同类型,建筑方面有严格的区分,不能随心所俗。一般都富丽堂皇,气势恢宏。牌坊以石制为主,仿木结构,有四柱冲天式、八柱式、口字式等多种式样,造型雅致。根据功用可分为旌表坊和题名坊两类。旌  相似文献   

4.
<正>本期我们给大家带来的社团是歙县长青中学科技协会。歙县长青中学科技协会成立于2001年3月,是歙县首家学生科技活动社团,该社团目前拥有会员300余人,其中有“中国科普志愿者”6名。社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活动日”“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等为契机,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技知识,提倡科学方法,为学校形成“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浓厚风气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5.
香港棠哥不姓棠,全名叫常绍棠,昵称“棠哥”,是香港的一名退休职员,今年61岁,他在香港的“棠哥基金会”已资助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的失学儿童26名,电脑3台,衣物、文具若干,现金20000余元,在当地被传为佳话。香港棠哥既不是什么大亨,也不是什么大腕,说白了也就是香港一家小单位的门卫,有妻子和3个儿女,退休后的收入也就是7000来元;棠哥也不是长得很“酷”的那种明星品牌,不管你怎么看,棠哥就是那种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平凡的棠哥为什么和龙胜大山里的失学儿童结下了不解之缘呢?3年来,棠哥为什么总是心系龙胜山乡,心系贫困儿童呢?这还得从2…  相似文献   

6.
发源于上世纪90年代,肇始于湖北省竹山县的农村十星文明创建活动是新时期党的农村工作巨大创新,是“来自基层的伟大创造”,更是悠久古老传统文明和旌表制度在当代的深远回响.无论是在文化思想基础、程序手段与方式方法,还是在旌表对象与标准、社会功能与价值等方面,传统旌表制度与当代十星文明都有着内在深远的联系.时值全国新农村建设高潮的迅痰到来,理性科学地厘清传统旌表制度与当代十星文明内蕴的宝贵经验和文化智慧,具有重要而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政治经济价值、社会发展价值和资源基础价值.  相似文献   

7.
重庆酉阳虽然是一个苗、土家族聚居的荒僻之地,但仍被贞节思想影响。龚氏是此地节妇之一,龚氏牌坊亦是此地节妇的旌表之一。从此坊的建造中足见当地所受贞节思想之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牌坊,是我国封建社会统治者为缅怀所谓的“忠臣”、“孝子”、“节妇”、“烈女”、“寿星”而修建的一科形似牌楼的石木或砖木建筑,它是我国古代“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封控伦理道德观念的产物。在古村尤其是清代,建造牌坊有着严格的规定,拟建前首先要撰文报县、府及省巡抚衙门,再呈报总督衙门转利部,由军机大臣请旨恩准后才能修建。故各地的牌坊上,都有“访旨族建”的匾额。《淑浦县志·牌坊》载:“彰善津恶树之,风声惩勤以励,风化其事原无异致,便因惩使人不为恶,固不如因功使人乐为善。是故显赫一时,国家不惜爵命…  相似文献   

9.
方仙风 《教育文汇》2010,(10):59-61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故乡。这里,以传承行知精神而闻名的教育单位有陶行知纪念馆——陶馆;徽州师范学校;安徽省行知学校——陶园。行知学校校园里有一座陶先生的雕像,还有一处景点为陶园。学校创办30年来,一直秉承陶行知先生“求真、生利、创造”的办学思想,在浓厚的学陶师陶氛围中构建“面向人人、校企育人、生利成人”的职教“行知模式”,培育一批批“生利成人”的新时代陶子。因此,称之为陶园乃名至实归。  相似文献   

10.
正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孝道的民族,也是一个以孝育德的民族。慈孝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在传统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慈孝不仅是自然的感情,而且被提升为重要的伦理原则,小至家庭关系,大到社会政治,莫不与之息息相关。皤滩,在这个被誉为"不可多得的瑰宝"的"浙江第一古街"中,林立的牌匾、镶嵌的鹅卵石、咿呀的古窗,优雅地讲述着属于古街的别样的慈孝历史。对于这其中的故事,原先,老师们不懂,孩子们更不懂。为了推进学校的慈孝教育,我们刻意将古街的慈孝历史纳入教育内容,并以学校附近的四大慈孝教育基地——胡公殿、陈氏祠堂、枫树桥村、万竹王村为切入点,通过感悟、传播、践行三个阶段的不断推进,带领孩子们找寻、品味和实践慈孝。  相似文献   

11.
沈坚 《历史教学问题》2006,(6):F0003-F0004
①歙县老城阳和门安徽歙县历史悠久,始于秦代置县,迄今已有2000年之久。因地近歙浦而获名。隋开皇9年(589)置歙州。北宋宣和3年(1121)改为徽州;元至正14年(1277)升徽州路。朱元璋时又改为徽州府,直至1912年废。“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步入徽州老城,(即今歙县县城徽城镇),古风扑面而来,行走城街,俨然置身历史,这里有著名的许国牌坊、练江大桥、斗山老街。图为歙县老城东谯楼阳和门,原为钟楼,建于明弘治年间,重檐式双层楼阁。阁内现已辟作古歙历史博物馆。②玉垒关位于四川都江堰市城区西玉垒山虎头崖上,下临岷江,地势险要,可俯瞰都江堰…  相似文献   

12.
《黄山学院学报》2007,9(4):F0002-F0002,F0003
歙县郑村有一座建于元代、徽州现存最早的石坊“贞白里”坊。这座集标志性和纪念性为一体的石坊,传说是因为在郑村这一里巷,曾出了一位勤政为民、清廉正直的好官,该里巷为百姓所景仰,于是竖了“贞白里”坊。  相似文献   

13.
坚强的留守     
伴着徽州雪梨的清香,我们来到有着“东南邹鲁”美誉的千年府城、徽商故里——歙县,在绿树成荫、粉墙黛瓦的歙县长青中学校园里,采访了一名14岁的留守少女,她叫汪灵芝,是该校八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14.
元代十分重视旌表,它的旌表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旌表贤臣良将,注重对军功以及治水、治蝗、屯田和定策之功的表彰,同时兼顾大臣的忠、直、言、能、廉。二是旌表孝子顺孙,出现了对儿童的旌表。三是旌表累世同居。四是旌表义夫。五是旌表烈妇、贞女等节妇。六是旌表隐逸之士和入粟补官者。元代旌表孝行人数之多,旌表累世同居数量之少,以及向顶峰过渡的节妇旌表,都使得它在古代旌表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绥化学院学报》2011,(5):198+193-F0002,F0003
绥化学院“慈孝文化研究所”成立于2011年3月化学院直属的综合性,是绥实体性、开放性学术研究机构。孝文化研究所共有成员15人慈,教授2人,副教授2人,博士2人,硕士11人。  相似文献   

16.
魏燕 《班主任》2003,(11):10-10
陶行知先生(1891-1946)是我国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民主革命家和大众诗人,安徽歙县人。他一生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在教育史上开创了一个新时代。1927年3月,为了推行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改革理论,他在南京城郊和平门外的一个名叫“小庄”的村子里创建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著名学校——晓庄师范。开学之初,学校没有校舍,陶行知带领师生们共同  相似文献   

17.
“什么员我都敢当,什么长我也当不了” 每当枝青叶绿时节,我就倍加思念我的良师益友刘绍棠。特别是近来,在纪念刘绍棠逝世10周年的日子里,这种思念之情变得尤为炽烈。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期徽州妇女的节烈观念最重,仅歙县一个县,历代受旌表的贞女烈妇,唐代有2人,宋代有5人,元代有21人。明代有710人,清代有7098人。清代休宁人徐卓曾说,徽州一府六县的贞女烈妇就占其它省的一半。徽州地区的方志集中也经常提到女子钦慕贞节的风气。直到现在仍然矗立在徼州各地的贞节牌坊。就是这种历史现象的最好证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慈孝类园本课程建设要让孩子从熟悉的家庭成员出发,感受父母、祖辈的慈爱关怀。从周围生活中的慈孝人物、事迹、故事中了解社会中的慈孝风尚,再逐渐上升到践行孝道,关爱他人,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慈孝课程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基于实践,挖掘慈孝文化的课程资源;面向未来,梳理慈孝课程的理念目标;基于儿童,探索课程内容体系与实施途径;基于发展,建立课程核心支持与评价。让幼儿在行动中体验孝心、践行孝心,从而培养孩子“慈爱、孝敬、为善、有信”的社会品质。  相似文献   

20.
比喻这个修辞格用途广泛,用于议论叫比喻论证,能把道理说得更透彻;用于诗歌,能把意境开拓得更深邃;用于记叙文,能使描述的事物形象逼真,使刻画的人物活灵活现。但不管用于何种文体,其作用可概括为以下三类:一、褒贬事物,情感分明唐代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生动地描写了唐末平定藩镇叛乱的一场攻守战。首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诗人以“黑云”借喻叛军,形象地渲染出敌军兵临城下,敌我悬殊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叛军黑云压城,气焰嚣张,守军甲光映日,严阵以待;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