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主要发达国家在小学教师培养模式、专业化、高学历化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比较各国小学教师培养的范式,参照其成功经验,有助于我国构建全新的小学师资培养模式,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培养课程设置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培养课程设置的现状 (一)法国 法国培养小学教师的机构为大学师范学院(IUFM),学院招收至少受过3年高等教育且获相应学位者,学制2年。 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培养课程由专业教育、普通教育、个别化教育和实习四个部分组成。专业教育的内容包括提供专业学术知识和传授相应的教学法知识两方面。第一  相似文献   

3.
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培养课程体系由普通教育课程、执教学科课程和教育学科课程三部分组成。在三者中要突出教育学科课程的设置。普通教育课程应辐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三领域,并强调其完整性、连贯性和成热性;执教学科课程应覆盖小学各门学科,同时重点突出1~3门学科,核心是语文和数学;教育学科课程应设置教育基本理论课程、各科教学法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见习、实习),对后二者尤其应当重视。  相似文献   

4.
我国小学教师本科化的培养还处于初期阶段,借鉴发达国家小学教师培养的宝贵经验显得尤为重要.发达国家小学教师多样化、综合化的课程设置,注重培养机构与小学的紧密联系,健全、完善的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对我国小学教师本科化的培养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师范教育和小学教师培养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高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由专科向本科层次发展,小学教育专业已成为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正式专业,我国有八百多万小学教师,是国内最大的一个专业团体,维持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小学教育。小学教师是最具专业性的职业,这是由小学教育的性质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小学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水平,  相似文献   

6.
小教专科培养将成为21世纪“二级师范”教育的主要模式。在这一模式的实践中需认真研究解决小教专科培养的生源与学制设置、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构建新的教育实践和管理模式等核心问题。本文着重从处理好现实与发展需要的关系、“大”与“小”的关系、全面发展与培养专长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这四个方面进行初步的分析探讨,提出几点初步的设想及处理方法,以供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徐颖  郑伟平 《教学与管理》2012,(21):154-156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根基,如何在专业化视野下和高等教育体系内探究适应小学教师这一职业需要并具有专业特色的培养模式,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发达国家和国内部分地区的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发展经验对我国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是很有启发意义的。一、发达国家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教师专业化与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化是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后,必须以教师专业化为目标,思考在高等教育背景下如何培养适应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新型的专业化的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9.
一、调查的起因。从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看,教师教育专业化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但对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如何培养,从目标的确定到实现培养目标的课程设置,目前还在探索中,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在小学教育专业创建初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对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的探索最终要走向成熟。当下要急于回答的是,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专业素质?它与中等层次和大专层次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区别何在?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直接关系到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教师培养目标的确定和课程方案的制定。我们认为,本科层次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如何予以阐述,既要从实际考察入手,即从优秀小学教师素质中概括提升出来,又要从时代发展的需要出发进行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的以人为本的基础教育改革向师范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构建适应我国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教育体系,培养创新型教师,是我国师范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因而,研究探索"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教育的培养"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只有构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教师培养的科学体系,才能实现以专家型、创新型教师逐渐取代传统的、知识型的"教书匠",有效实施新课程,培养出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师范司副司长宋永钢作客中广网时指出:教师专业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基本含义就是教师职业应该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应该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至少有四个比较明显的特征:第一,教师是双专业,既要求是所教学科的行家里手,同时善于把知识教给学生,所以要有教师教育专业.第二,应该有专门培养教师的教师教育机构.第三,国家应该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应该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这四个特征是教师专业化比较显著的特征.专业化是对教师职业整体性的、综合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专业化是一个不断超越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它对不断提升教师的素质.优化教育资源,尤其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小学教育及其对象的特殊性,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其他教师的专业化又有所不同。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具体体现在专业化的内涵、必要性及现状,及推进专业化的几种途径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14.
课程设置是高师院校小学教师培养模式中的关键环节。鉴于通识教育人文课程建设在目前高师院校小学教师培养模式中的重要性和不足表现,加强高师院校小学教师专业培养模式中通识教育人文课程的建设和设置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教师专业化的培养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特别是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形式下,教师队伍不断更新,不断发展、壮大,新的力量不断进入,给教育事业增添了不少活力和生机。文章探究了小学教师专业化培养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小教专科培养将成为 2 1世纪“二级师范”教育的主要模式。在这一模式的实践中需认真研究解决小教专科培养的生源与学制设置、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构建新的教育实践和管理模式等核心问题。本文着重从处理好现实与发展需要的关系、“大”与“小”的关系、全面发展与培养专长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这四个方面进行初步的分析探讨 ,提出几点初步的设想及处理方法 ,以供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英国课程学家斯腾豪斯(l.stenhouse)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观点,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如今,“教师成为研究者”已成为发达国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理念和目标。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课程实施主力军的教师必须面对新问题,探索新思路,谋求新发展,才能应对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相应的,“教师成为研究者”的专业成长理念在新形势下需有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师范教育已经基本完成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初步形成,但在生源、培养、就业等方面却存在诸多问题,出现小学教师学历水平不断提高,培养质量却严重下滑的现象。应认真反思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小学教师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教师专业化理论发展与教师教育模式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教师专业化,简而言之,就是教师职业争取成为专业的过程。专业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早在17世纪已在欧洲出现,它因在社会中享有优厚的经济待遇,良好的职业声望和较高的政治权利,使得它们的许多特质及其形成方式常常成为其他职业效仿的对象,许多职业把对专业的效仿视为改善职业地位,促进职业群体社会流动的主要手段。而教师作为社会上一种从业人数众多,工作重要性日趋显著的职业,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这种职业发展潮流的影响。只不过19世纪以前,西方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趋向,是在不自觉的、被动的、隐性的状态下进行的。到了20世纪,由于受到西方掀起的专业研究热潮以及由此带来的职业专业化潮流的影响,西方教师职业开始了主动的、显性的专业化过程。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教育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呼声以及专业化模式的转型,使得教师专业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伴随着这个教师专业化的历史,教师教育模式也大致相应地有三个类型——学徒模式、技能熟练模式与反思性实践模式。下面将分析教师专业化理论的发展是如何促进教师教育模式的演变以及适应当今教师专业化理论的教师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70年代,费拉维尔(F·H·Flavell,1976)及其他研究者提出了关于元认知(Metaeognigion)的研究以来.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数学元认知的研究走在了其他学科之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过,在当前的新形势下还需要培养元认知能力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