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说《宠儿》描述了美国黑人挣脱奴隶制阴影、成为真正自由人的复杂而曲折的心路历程。认为它揭示了奴隶制给黑人带来的精神创伤,唤醒了黑人缺失的记忆,还原了其主体风貌,对黑人主体建构和文化认同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敏 《海外英语》2011,(10):266-267
《宠儿》是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杰作。小说真实地再现了美国黑人在奴隶制压迫下的悲惨生活以及奴隶制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心灵创伤,并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个个性鲜明坚强不屈的黑人女性形象。该文分析了小说中以贝比·莎格斯、赛斯、丹芙为代表的祖、媳、孙三代女性意识的逐步觉醒的过程,并揭示了黑人女性意识觉醒是一个循序渐进而又艰难的发展过程,是建立在对前人自我意识探索的传承和自身发展的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3.
非裔美国小说家莫里森极具历史意识,十分关注美国主流社会对黑人历史的忽视与抑制。她的获奖小说《宠儿》通过挪用美国内战前玛格丽特·加纳的真实故事,用小说这种形式对奴隶制进行反思。关于这部小说的大多数评论是分析女主人公塞丝作为一名母亲因受奴隶制的压迫所表现出的畸形的爱,将人生经历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来解读塞丝的多重身份能更深刻更全面地揭露美国黑人奴隶制对女性的摧残。  相似文献   

4.
玛格丽特沃克历经30年完成的小说《欢乐》,以新奴隶叙述的写作手法,全面叙写了黑人奴隶的历史,尤其诠释了历经磨难并努力寻求自由的黑人的漫长而艰难的历史。通过讲述奴隶制下女性的生活和她们如何理解周围所发生的事情,玛格丽特沃克以全新的视角为读者呈现了真实奴隶制下的母亲们不畏困难抚养和爱护自己的孩子,展示了这个特定历史时期母性的伟大。  相似文献   

5.
托尼·莫里森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文学作家,也是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性,她创作的文学作品中有着丰富的神话原型,其代表作《宠儿》中就包含着各种神话原型。《宠儿》这部小说通过讲述美国黑人女性的生活,向世人展示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奴隶制社会,让世人对黑人世界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在展现美国黑人寻求自由的描绘中,莫里森运用了传统的希腊神话、非洲神话、伊甸园神话原型,借以展现出了美国黑人女性在奴隶制社会中的艰难困苦的生活环境和巨大的精神压力。通过这部小说,一直被忽视的黑人女性受到美国文化的重视,对美国历史有着重要的补充性作用,小说中也展示了人们对自由和母性的推崇,揭露了奴隶制的丑恶,托尼·莫里森的《宠儿》对现代人的认识和了解美国文化与历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从神话原型的角度,对该部小说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解读。  相似文献   

6.
王卓妤 《英语广场》2023,(12):47-50
艾丽斯·沃克的短篇小说《1955》以独特的女性主义叙事技巧向读者揭露了白人物质世界的矛盾与虚伪,同时也展示了黑人女性的创造力以及黑人布鲁斯音乐的魅力。小说既表达了作者对白人至上社会的批判,对黑人妇女文化的赞扬,又展现了女性话语权威以及女性意识。本文运用女性主义叙事学的理论,从叙述声音和叙述视角两方面着手,对小说进行解读,可以发掘出作品中的话语全文和女性意识,对作品更深地解读。  相似文献   

7.
赫斯顿的长篇小说《他们眼望上苍》叙述了奴隶制废除后,仍处在男性权威和白人至上的思想桎梏下,黑人女性寻找自我,发现自我,女性意识觉醒的思想和感情的故事。通过对小说主人公珍妮的"身份"解读,引导读者分享作者所特有的黑人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8.
美国黑人作家爱德华·P·琼斯的《已知的世界》是一部关于黑人奴隶制的著作,该书一出版就因其突破性的视角而备受关注,除了其鲜为人知的黑人奴隶主故事主题外,它新颖的非线性叙事手法也令人赞叹,本文借约瑟夫·弗兰克的空间形式试图讨论并置和反应参照在读者阅读该书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顾琳琳 《文教资料》2011,(26):19-21
《怪物》是美国作家斯蒂芬.克莱恩的一部短篇小说。故事叙述了黑人亨利在火灾中救火而变得面目全非。"黑人问题"在当时的社会备受关注。在这部小说中,黑人遭到了白人的歧视。小说通篇记录了对黑人的不满,白人认为黑人是扰乱他们生活秩序的"怪物"。美国内战结束以后,表面上黑人和白人享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对黑人的这种歧视则恰好反过来折射出了白人道德上的堕落。  相似文献   

10.
十七世纪起,国际奴隶贩子把非洲的黑人运到北美洲,卖给北部工商业者和南部种植园主做奴隶,于是黑人奴隶制在北美洲发展起来。美国独立后不久,由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北部废除了奴隶制,而南部则继续经营农业,奴隶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了十九世纪中期,由于黑人奴隶制已经成为美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而发生了南北战争。战争的结果,南部失败,黑人奴隶制被废除了。 黑人奴隶制的废除,已经有一百多年了。但是对于黑人奴隶制究竟是仁慈的奴隶制,还是历史上最残酷的奴隶制的问题,美国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们似乎还没有取得一致的结论。在现代美国历史学家中,认为黑人奴隶制是仁慈的奴隶制的,为数不少。例如,美国有一位著名教授科特里尔(R.S.Cotterill)于1936年写道:  相似文献   

11.
《宠儿》是当代美国文学史上一部经典著作。在这部小说中,莫里森揭露出奴隶制废除前后,黑人在白人主导的美国社会的遭遇。从后殖民视角下解读《宠儿》,可知黑人处于社会的边缘地位,是主流之外被他者化的群体。赤裸裸的种族歧视不仅使黑人身体上遭受白人的迫害,思想意识也被白人的文化霸权严重侵蚀,黑人最终从肉体到精神完全麻木。  相似文献   

12.
刘娟 《文教资料》2010,(15):15-16
托尼·莫里森的巨作《仁慈》无疑是一部匠心独运的小说.形象地展现了北美殖民地初期奴隶制下黑人、印第安土著及白人契约劳工的生存状态,深刻地揭示了不同肤色的人种在奴隶制下所遭受的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奴役。作者采用了多层次多视角的叙事手法,在文本中留下无尽意犹未尽的空白。激发读者进行能动性的联想.召唤读者展开创造性的“填补”。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小说文本的召唤性进行分析和探究.展示其独特且悠长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3.
《宠儿》因其艺术性和社会历史价值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小说中三代黑人女性的生活和遭遇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她们的个性各具特点,反映出在奴隶制和种族主义制度下美国黑人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4.
《心爱的人》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最优秀的小说。莫里森将笔墨集中于奴隶制下黑奴人性的泯灭以揭露种族主义的罪恶。男女黑奴们被白人奴隶主当作牲畜,被剥夺了人性,导致了人格严重的自我分裂。但他们为实现自由的生存方式,勇敢地挣脱奴隶制枷锁,担负起对自我的责任,不懈地追求满溢的人生,表现出坚强的生存意志。最后,在黑人社会的帮助下,他们开始获得充盈的人生。  相似文献   

15.
莫里森的第五部小说《宠儿》为她赢得了1988年的普利策奖,被公认为是她最好的作品。小说根据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改编,讲述了一个黑人母亲为了不让孩子遭受苦难而亲手杀死自己女儿的故事。《宠儿》充满了女性主义色彩,它不仅揭露了奴隶制下黑人女性所遭受的压迫,更体现了在艰苦条件下黑人女性的不屈奋斗和自我成长过程。本文试图从黑人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黑人女性苦难的生活经历和不屈的斗争,进而阐述她们的悲剧原因和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16.
《紫色》的叙述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紫色》是一部长篇书信体小说,沃克运用了双重聚集、复调技巧和自由直接引语的独特叙述模式揭示了黑人的精神世界及白人与黑人的异同,充分体现了她强烈的黑人民族思想和对民族团结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17.
<六月庆典>具有一种恢弘的叙述构筑,埃利森把他一生对黑人和白人两种文化的探讨和思索建筑在这部小说完整的叙述结构中,通过不同视角的转换,叙述层次的安排,使整部小说呈现出对话性,体现了作者对黑人命运的关怀和艺术手法孜孜不倦的追求.  相似文献   

18.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慈悲》不仅关注美国奴隶制最初时期黑人的生存状态,同时也将处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奴隶主,自由人以及白人契约劳工的生活状态呈现给读者。小说已经超越了简单的种族主义,探讨了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人们在奴隶制度下所受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奴役。以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生存心态理论分析处在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可以观照小说人物心态形成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9.
从18世纪黑人对非洲有正式文字记载开始,黑人对非洲的态度就截然不同,一部分黑人特别是较富裕的中产阶级不愿再回到非洲而极力想与欧洲白人文化融合,另一部分极力反对奴隶制及后来的种族歧视而力图回到他们的理想王国—非洲。他们努力从从他们的发源之地找出他们得以在这个世界上与其他种族平等存在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20.
<已知世界>是爱德华·P·琼斯关于美国奴隶制的长篇小说.为探索新世纪奴隶叙述文本的发展方向,文章将小说作为当代奴隶叙述文本,研究琼斯对蓄奴史历史真实和话语建构领域的关注.小说不仅再现了蓄奴史的历史真实,也参与其在话语建构领域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